“你确定那人是孟小姐?确定听到她叫夫君的人是唐大哥?”
小厮听沈玉阙这么说忍不住笑了起来:“小人虽然没见过几次孟小姐,但自打来了船厂就日日与唐公子相见,怎么可能认错!”
沈玉阙没敢说他二人根本没有成亲,想到孟蒹葭一个女子出远门,船上又都是男子,唐大哥此举兴许也是在保护她。
不过孟县丞最近因为没找到女儿急的热锅蚂蚁一样,现在有了孟蒹葭的消息她也连忙唤来阿迟,让他去县衙报备一声,顺便问问上次在沈家抓的伙计审的怎么样了,什么时候审南瑾。
阿迟走后,沈玉阙继续看信,可越看她的呼吸越急促,最后,她‘砰’的将信拍在桌上!
不光屋里人,连刚进饭厅的董乘风都被吓了一跳。
“怎么了这是?”他快步走了过去:“出什么事了?谁惹你了?”
“二哥哥!”沈玉阙看他,双眸明亮:“我想出一趟远门!”
“去哪?我陪你!”
能把一向好脾气的沈玉阙气成这样,必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云妆很有眼力见,招呼送信的小厮和伺候的下人都出去,将地方留给他二人。
沈玉阙便把信给了董乘风,让他过目。
“年初,沈家给朝廷造了两艘出使渤泥国的使船,然而出使不过十几日就在南方海域一夜间同时倾覆,据说那晚海上风浪很大,两船不抵风浪这才出事。”
董乘风一边看信一边皱着眉头说道:“我和我爹都觉得不可能。”
“我看过图纸,以那两艘使船的体量对抗海上飓风都、不会有任何问题,就算有不明因素也不可能同时发生在两艘船上。所以我一直好奇那晚的风到底有多大?使船出事不是小事,沿海百姓必然也都听说过,我让冯叔去闽州采购货物的同时沿途打听,看看二月十六那晚海况如何。”
不用沈玉阙说,董乘风已经在信中看到了结果。
冯叔说官府的人也来查过此案,也问过沿海百姓,甚至还告诫百姓若是有人再问就什么也不要说。所以他问了很多村庄,人人都讳莫如深,支支吾吾。
直到最近在海上碰到一艘出事的小船出手搭救,渔村的人为表感激宴请冯叔,在酒过三巡之后放下戒备这才说了二月十六那晚的风其实并不大。
起风的时候渔船察觉不对,大多都安全归港,有些还没来得及回来的在海上九死一生也并未出事。所以他们第二天听闻使船沉没之事十分震惊,沿海各村都自发驾船前去救人,可惜在汪洋大海中没有留下一个活口。
“风不大?渔船都不会出事,使船怎么可能出事!”董乘风也是又震惊又愤怒,立刻得出结论:“这是人为!”
沈玉阙点头,目光炯炯的看着他:“如果使船翻覆是人为,那我爹娘的船……”
使船出事后,沈家夫妻被朝廷勒令带着图纸进京,受工部核查是否是船的设计和建造出了问题,夫妻二人却在运河中遇难。
董乘风道:“说不定有人刻意想要掩盖背后的真相,所以杀人灭口……”
沈玉阙双眸含泪,重重点了点头:“我本想等阔船修缮完工之后再去运河打捞那艘出事的船,但我现在等不及了,我要去事发地看看!”
能造成一艘船沉没的外界因素有很多,水流,风向,河况,如果排除一切可能,那最不可能的就是真相。
“好,我陪你一起去!”
“可扬州那边。”
“扬州有我父兄呢,缺我一个天榻不了!再者说来,若我爹知道你要出远门,别说得把我撵来,兴许还得派百十号人跟着你呢!”
沈玉阙忍不住抿了抿唇:“那好,我安排一下船厂的事情,咱们不日出发。”
“没问题!”
沈玉阙当日去船厂就和关二叔、五爷、江恒以及其他一些管事说了自己要离开沙城一段时间,但没说要去哪里。
这段时间跟着沈玉阙众人已经对她极为信任,所以也不会问东问西,只是如果沈玉阙不在沈家船厂,众人都有点担心现在厂里这么多人会镇不住,说不定还有人趁机生事,若是发生了重大的事情也无人拍板决定。
沈玉阙虽然决定把船厂的事情暂时交由关二叔做主,但关二叔面对比之前多数倍的伙计也有点头疼。
等众人都散去后,她给沈玉阙出了个主意。
“既然是沈家船厂,没有沈家的人在,大小姐再怎么器重我这老东西,我也只是个伙计!不如请沈家宗族哪个德高望重的来坐镇,哪怕不主事,当个摆设,也能让人心生忌惮。”
沈玉阙想了想,觉得关二叔说的也不无道理。
“还是二叔想的周到,此事我来办,不过先说好,无论请了谁来,您都是我沈家船厂的主心骨,万不可推脱。”
关二叔听她这样看重自己,怎么可能还推脱,忙道:“不敢不敢,我这辈子都是要为大小姐,为沈家船厂拼命的!大小姐放心,不管您请了谁来,该我干的活,我一样不少!”
沈玉阙这就放心了,不过她和关二叔想的不一样,并不打算请沈家德高望重的长辈过来坐镇。
她又和董乘风去了一趟沈家宗族,找到现在的宗族族长沈家叔爷。
自他们上次来过船厂,看到沈玉阙改革了造船方式,又目睹了她在段时间内就造出十艘漕船全部交付出去的盛况,沈家上下对这个在船厂当家做主的女子已经鲜少再有反对。
有些人年纪虽然没有叔爷大,但脑袋却比叔爷腐朽很多,相对于他们,叔爷甚至好几次还当着晚辈们的面夸过沈玉阙。
所以沈玉阙一来就开门见山的说,她想请沈家人帮忙一起照应船厂,一来,船厂的生意会越做越大,她一个人恐怕忙不过来。二来,如果有人想要自己建厂造船,或者想做类似的行当,也能来船厂观摩观摩,学学经验。
叔爷自然乐见其成,沈家闲人不少,羡慕沈玉阙把船厂越办越大的人更是不少!如果趁着这个机会接触学习,将来族中人人都能有立身之本,他这个族长也算没白当!
但沈玉阙却说:“我只要年轻人,年纪与是差不多大的,最好不要超过三十岁,愿意学新东西,思想不那么迂腐。而且这样年纪的人大多与我同辈,方便与我调遣。对了叔爷,您也可以问问,如果有女子愿意来船厂学习,我也十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