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
贾张氏一个叫停,随即道:“先别让京茹过来,来早了得吃咱家多长时间啊。”
“临近年根底下再让她来吧,还热闹点,要是看对眼就让她在这过年。”
“不成过完年给她打发回去也没几天。”
听了贾张氏的话秦淮茹眼睛忍不住一翻:“您刚才还说不差她一口吃的呢,这改口就算计上了。”
“你就跟三大爷学吧,他是男老抠,你是女老抠!凑一对,全了!”
“好你你个秦淮茹,有你这么说你婆婆的嘛?”
“我抠?还不是为了给你们省口吃的?家里四个小的,不算计点能行吗?”
贾张氏听见秦淮茹说自己抠当即炸毛的回斥道。
她贾家可是大户人家,被人说坏她认,说她抠可是刺激她了。
“你不抠行了吧,是我小气,那你说让她哪天来?”秦淮茹找来笔,一边写着回信一边问道。
“腊月二十七八吧,来了先熟悉一下,还能上厂里看节目。”贾张氏回道。
“您这日子选的可真近,那就二十七吧,也不差这一天。”秦淮茹写着信头也不抬的回道。
她也挺长时间没回娘家了,也想和自己妹子多待几天。
“你自己看着办!”贾张氏说完三角眼一转,
看了一眼趴桌子上回信的秦淮茹问道:“胜利给你联系那换工作的,你俩谈的咋样啊?”
“正要跟您说呢,谈成了——明天拿证件去厂里办理换岗手续去。”
“好说歹说我又是卖惨,补了一百五十块钱差额钱!”秦淮茹停下笔看了一眼贾张氏回道。
“那钱呢?”贾张氏随即问道。
“我说您也太着急了点,这手续都没办呢,人家能把那么一大笔钱交到我手里啊?”
秦淮茹一副你想啥呢的表情回道。
“这倒也是,不过这钱到手了你得分我点!”贾张氏图穷匕见道。
“十块!”秦淮茹回道。
“十块钱?给我?”贾张氏不可置信,随即蛮横道:“你打发叫花子呢?最少一人一半!”
“没有,这家里不缺你吃不缺你喝的,每月还给你两块钱养老钱,你一个老太太要那么多钱干啥?”秦淮茹寸步不让道。
“就你这样的,我现在还能动呢你就这样对我,我要是动不了了还能指望上你?”
“我不得多存点养老钱?反正你不给我一半我就不让你换工作,你不给也得给!”贾张氏蛮横道。
“五十块钱,不能再多了,您要是还这么不讲理我就找个男人嫁了,你自己上班做饭养孩子吧!”秦淮茹斗嘴似的威胁道。
“你这个没良心,心咋这么狠啊,孩子都不要了全甩给我这么个老太婆。”贾张氏气骂道。
“那就这样说定了,别打扰我给京茹回信,我这思路都让你打乱了!”
秦淮茹回过头露出一个胜利似的微笑,继续给秦京茹回信。
没有外人她和贾张氏就是这样相处,你怼我两句,我怼你两句。
其实并不像外人看到的那样,贾张氏这个恶婆婆在家里无法无天,压的秦淮茹喘不过气来。
她们的表现更像一种分工,贾张氏撒泼耍混让院里人不敢招惹。
秦淮茹装可怜卖惨,让院里人同情,捞取好处。
第二天吃过早饭奶完孩子,秦拿好证件还有给秦京茹写的回信出了四合院。
先是到了邮局把信邮走,然后来到轧钢厂找到了王姐还有她的儿子。
因为是她儿子要顶替秦淮茹的岗位的,所以肯定是要来的。
秦淮茹对厂里机关不熟悉,不过好在王姐也是厂里老人了,一切办理还算顺利。
忙活了一个多小时,秦淮茹拿终于到了新的岗位介绍信,并办理了入职手续,还有王姐补的一百五十块钱。
告别了王姐,秦淮茹回了家,又拿着户口本和厂里开的介绍信等相关证件,来到了街道办。
无它——改户口。
晚改一天户口,家里就晚一天吃上平价粮。
贾东旭刚死没几天,街道办也都有参与,对贾家的情况还是了解的。
见秦淮茹拿来了轧钢厂的工作证明,也没有为难她,帮她将农村户口改成了城市户口。
四个孩子的户口也都随她改成了城市户口。
不过贾张氏却不符合标准,没能办成城市户口。
没办法,这两年政策太严了,又闹大饥荒,国家公安机关严格限制农村户口向城市转移。
贾东旭活着时是亲妈,想给贾张氏转户口都转不了,更不用说儿媳妇了。
“呼!”秦淮茹出了街道办抱着手里的新证件长出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
她终于是城市户口了,也有工作了,以后生活也有了保障!
这时虽然没有安全感这个词,可秦淮茹此时的感觉却是心安的。
——最起码以后饿不死了。
虽然有赵胜利,可当贾东旭刚死的时候,天知道她的心里有多乱,多无助。
时间一晃而过眨眼到了腊月二十七。
一个穿着花棉袄,扎着双马尾皮白大眼的姑娘背着一个小包袱下了长途汽车,手里还拎着一个小布袋子。
下车后找了个高地左张右望,突然面色一喜挥手喊道——“姐,我在这里,我是京茹啊!”
“嗯!”接站的秦淮茹闻言顺着声音一瞅,看见了正踮着脚对她用力挥手的秦京茹。
——“这呢姐!”
“呀,几年不见你这丫头都长这么高了,你不喊我,我都不敢认你了!”
秦淮茹拨开人群快走两步来到秦京茹身边,抓住秦京茹的胳膊惊呼道。
“哪有那么夸张,不过姐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你和三年前年回村时比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好看嘻嘻!”
秦京茹亲昵的笑道。
“不多说了,咱们先回家,你这拿的啥啊还挺沉?”秦淮茹拎起地上的布袋子道。
“嘻嘻粮食啊,我妈说了,现在城里都定量,我来归来不能给你们添负担。”
秦京茹眨巴着大眼睛笑着道。
“嗨,我这老叔婶子,这不拿我当外人嘛!你一个小姑娘家家的能吃多少?”
秦淮茹拉着秦京茹边走边说道。
不过话虽这么说,可感应着袋子里粮食的分量,秦淮茹心里还是很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