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铭这次在叶氏船舶看得十分仔细,无论是带着的保镖,还是船厂接待的工作人员都不理解,为何这位太子爷,对于造船厂这种地方会如此感兴趣。
这一圈看下来,李世铭心中还是颇有感触的。
作为船舶专家,李世铭熟悉造船业的发展史,更熟悉船舶制造过程的没一个细节。
相比起后世他参与建造的各类军舰和船舶,目前叶氏船舶的造船设备、造船工艺都相当的初级。
大部分设备还是依赖进口,比如说从汉斯买来的二手dEmAG400吨门式起重机,
用于加工螺旋桨的数控机床来自脚盆鸡芝东,
激光切割机同样是高价买的脚盆鸡淘汰货。
这些东西在国内算顶尖,但在整个世界造船业业内,只能勉强算二流中得吊车尾水平。
在李世铭眼里,更是只能称之为原始。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叶氏航运使用的设计软件,目前绝对属于业界翘楚。
这款cAd是李世铭和小白龙在商用版cAd的基础上,升级了许多功能,包括简单的3d建模和基础的力学模型验证计算功能。
3d建模可以让船舶图纸显示得更为直观,力学模型验证计算功能可以减少大量的计算工作,让设计师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做更多船型设计的尝试。
李世铭没有藏私,这款软件同样向国内的其他国有大型造船厂开放,只收取象征性的费用。
不是李世铭送不起,而是免费的东西,时间长了就会习以为常,被人忽视。
软件升级需要收集用户数据,只有大家共同参与,这款船舶设计软件才能按照需求一步步升级。
在李世铭上辈子刚刚进入船舶设计制造这一行的时候,龙国造船业已经发展到独霸江湖的地位。
不然怎么会有军舰“下饺子”的戏谑说法?
但独霸江湖的地位,是龙国船舶人几十年努力的厚积薄发,而不是一口吃成胖子的。
认真看完叶氏船舶的各个细节,李世铭总结出几个限制造船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第一是材料,船舶使用的各类特种钢材,国内能自产的目前还只有一小部分,多数需要从脚盆鸡、汉斯等国进口。
价格昂贵不说,还有诸多限制,永远买不到最好的。
第二是各类建造设备。
叶氏船舶只建设五万吨的船坞,其实主要就是受大型设备的限制。
第三是船舶的功能性零部件或是设备,更是依赖进口的重灾区。
动力、电力、航电。
如果用进口的,造价高还被卡脖子。
如果用国产,实话实说,船的性能就会降低。
这三个方面,是造成叶氏船舶拿不到国际订单的主要原因。
叶氏船舶的产品,要么是造价昂贵,拿来给叶氏航运自用,要么是使用大量国产零配件材料,卖给主营内河航运的国内航运企业。
虽有盈利,但盈利能力比起脚盆鸡和南棒的造船厂,差距甚远。
这个现状,李世铭可以不在乎。
但叶氏航运毕竟是上市公司,如果不是在叶岚的掌舵下集团其他业务节节升高,叶氏船舶这个集团吊车尾的业务,被砍掉都有可能。
这次大首长突然要来巡视沪市的造船业,让李世铭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或许可以提一提。
。。。。。。
第二天一早,李世铭早早来到叶氏船舶的厂区等待。
昨夜已经接到通知,今天大首长随时可能过来。
这种操作很正常,大首长的行程,不可能通知到具体时间。
一方面出于安保考虑,一方面随时可能会有其他事情需要处理而被耽误。
毕竟身负一个庞大的国家。
李世铭的淡定与老胡等一众叶氏船舶高层的紧张,形成鲜明对比。
老胡被派驻到沪市已经有十一年,对李世铭的光辉事迹不太了解。
他只是好奇,这个年轻得不像话的少东家,为何面对大首长即将到访,能做到如此气定神闲。
他只能感叹,果然是大小姐从小带在身边培养的接班人。
上午九点,早已进入叶氏船舶厂区的保卫部门的工作人员收到通知,开始严阵以待。
很快,一个庞大的车队开进叶氏船舶的厂区。
李世铭跟着老胡等一众高管,站在了欢迎得到队伍里。
即使他没有去抢占c位,但他挺拔的身躯和年轻得面孔,在船厂一众上了年纪的高管堆里,还是显得鹤立鸡群。
大佬们与厂房代表握手的环节,比较公式化。
但众多大佬和李世铭如同老熟人一般打招呼,不仅让老胡等人诧异,让一些不认识李世铭的随行人员更加侧目。
纷纷猜测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特别是大首长握着李世铭手说的那句:“小李啊,我们又见面了,今天就由你这个东道主,带我们去见见世面吧!”
李世铭庆幸自己昨天做了准备工作,对叶氏船舶的具体现状和安排的参观路线都了如指掌。
参观路线很简单,只有三个地方。
一是设计师工作的设计楼,二是干船坞,三是位于海边的舾装场。
每到一处,李世铭能深入浅出地给众人介绍。
众人无不惊奇,这个年轻得船厂少东家,居然对船厂熟悉到如此程度。
最震惊的莫过于老胡等一众船厂高管。
李世铭在船厂来过几次他们心知肚明,可李世铭对船厂乃至整个造船行业的了解程度,简直颠覆了他们的三观。
就仿佛这个船厂是少东家一手脚建立起来的一样。
最尴尬的是原本作为讲述人的船厂总工刘庆海,他通宵达旦准备的解说词,完全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全程充当人肉背景板。
大首长听得频频点头,指着李世铭笑道:“你们可不要小看这个小子,他们叶氏航运集团,这小子可以当一大半的家!”
熟悉李世铭的大佬如马书记、谢部长等人对此早就心知肚明,不认识李世铭的其他大佬着实惊掉了下巴。
结束在叶氏船舶的行程,李世铭又一次被大首长叫上了中巴车。
能有次殊荣的,除了马书记和谢部长,只有另外寥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