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首长的说法,成立联防军,部队番号最好统一。
联防军直辖,炮兵团,中央警备团,保安第1、3、4团,骑兵旅。
指挥部队有第385旅,辖第770团,警备第2、第7团。
第359旅,辖第717团、第718团、第719团,特务团,补训团。
教导旅,辖警备第3、第4、第8团,特务团。
警备第1旅(辖警备第1、2、3团)
警备第3旅(辖警务第7、8、9团)
独立第1旅,辖新编第1、第2团、警备第6团。
关中警备司令部,辖保安第1、第3团。
保安司令部,辖保安第2、第4团,骑兵团。
42年底,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共辖8个旅,6个军分区,l个河防司令部、1个抗大分校、2个独立团、3个保安团,共计总兵力人。
别说部队了,就是这些番号,看看就明白了。
主力旅、教导旅、保安、警备,甚至还有警卫团、独立团。
太乱了,根本没有任何体系,还不如原先的警备团,就从第一到第九。
关中警备司令部、保安司令部,可以等,其他部队要稍微动一动。
首长已经有了思路,四个主力旅,这是要打仗的。
385、359、12、20这四个旅,承担着抗击顽军、小鬼子的重任。
新成立的两个独立旅、两个教导旅,作为主力的辅助。
这四个旅同时兼任四个军分区,可以理解为地方武装。
警备两个旅,作为真正的警卫部队,负责总部、抗大、学校、医院甚至生产厂的保卫任务。
保安两个旅,有点像公安部队,管治安,剿匪。
跟几位首长讨论后,联防军做了统一规划。
取消359、385番号,独立旅、教导旅番号也同时取消。
当然,也不是取消,359旅、385旅一直都存在两支部队,一支在前线一支留在延北,没必要再留着番号了。
联防军直接整编成8个主力旅,就按照序号来,1旅到8旅。
每个旅所属三个团,也是按照番号来,从1团到24团。
保安旅虽然名字没有改,但是依然按照25、26、27团依次整编。
总部所属独立团,整合成34、35团。
方案出来后,联防军几位首长也都很认同。
就在部队整合的间隙,刘福全终于把人生大事解决了。
别看刘福全没在延北待过,老熟人不少。
前线不好战友被调回来参加学习,像教导团老团长张岳,晋冀豫的谢司令员,肖团长,十几个。
好几位首长送来了贺礼,笔、本子还有字。
刘福全收下后,让苏敏找个好地方全部收起来,开玩笑,都是传家宝。
总部给了一个小院子,让两人安家,也是巧了,两个有点陌生的熟人。
从山东回来开会的朱廷山,还有新疆回来的周文清。
刘福全脑子一转,有了主意,径直找到了首长。
强烈要求,把这两人暂时留在联防军帮忙。
“我就奇怪了,这么多干部,为什么一定要他们下来?”
首长盯着刘福全,好像要看穿刘福全的骨子里去。
“首长,我们联防军,老红军多,新兵多,冀中有,冀南有,还有晋察冀、晋绥的兵,说是大杂烩,不为过吧?”
首长点点头,刘福全确实没有说错,是大杂烩。
“朱政委,在山东的时候,7路土匪,就是他一个人收服的,您知道。”
“部队整合,短短三个月,部队战斗力高了一截,没错吧。”
“再说,这样的干部,又是您的老部下,舍得放出去?”
首长一脸无奈,看着刘福全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
“那周文清又是怎么回事?”
“首长啊,延北是什么情况,您又不是不知道,这么多张嘴,没有一个大管家,能行啊。”
“老周可是一个真正的行家,这几万人,有了他,肯定不会饿肚子。”
首长盯着刘福全,实在有点糊涂。
总觉得这里有事,又说不出来。
“你小子,肯定被你算计了。”
“首长,我,留干部,是帮着你干活呢。”
刘福全也冒汗呢,总不能说这两人回去后,都牺牲了。
这可是最大的遗憾,既然碰到,刘福全不想错过。
首长无奈,又去找了老军长,两人商量后,总算是同意了。
朱廷山担任联防军政治部副主任,周文清担任联防军后勤部部长。
确实,延北的局面不太好,特别是生存条件,非常难。
靠天吃饭,关键这几年都是大旱,哪有收成。
陕北能种土豆,而且产量很不错。
再就是花椒,还可以在花椒下面种红豆,不耽误。
蔬菜也可以,比如南瓜、辣椒、西红柿这些。
都是高产量的好东西,要是能做好了,陕北至少可以自保。
周文清留下来,真的能起不少作用。
三人没事的时候,也经常坐在院子里讨论。
一个军事,一个政工,一个后勤,真是绝了。
边上的好几个干部,也经常来,就跟原先在抗大一样。
后来,好几个领导都听说了,他们竟然在搞什么演练。
小鬼子接下来,最大可能打哪里,多少兵力,应该怎么应对。
每天如是,关键是每天次都有人做记录,也都报给了首长。
完全想不到,有好几次,小鬼子的行军计划一点都没变。
44年年初开始,小鬼子明显到了日暮西山,撑不住了。
但是,小鬼子不甘心失败,准备打通南下道路。
这也是早就被演练过的一种可能,总部几位首长犹豫了。
最后,总部首长终于决定了,组建南下纵队。
刘福全担任纵队司令员,朱廷山任政委,陈瑞担任副司令员,罗明贵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韩连升任参谋长,周文清任政治部副主任兼后勤部部长,韩宇任副参谋长。
南下纵队率第4旅、第7旅南下,也就是经过整合的滨海12旅、冀南独立旅。
因为南下的特殊性,两个旅全部做了精简。
6个团,每个团1500人左右,这里面红军比例占到了二成。
加上警卫营、侦察营,总兵力9300多人。
按照总部的命令,部队南下后,先到鄂豫皖,然后相机过江。
最终,南下纵队要在湘鄂皖赣建立根据地,迎接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