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柳镇扩建工业区占地的问题,请永河县革委李学国同志酌情办理!”
领导是不是都一个套路,先肯定工作成绩,然后随便挑个错打上一顿板子,最后再喂一颗甜枣,还得让人感恩戴德。
这招对别人或许管用,但是对李天明……
一样万试万灵。
将那张纸折好,放进口袋里。
放在过去,这张纸就算不是圣旨,含金量也相差无几了。
出发去西德之前,李天明就曾找过李学国。
李家台子的厂区扩建,这事李天明很早就在盘算了。
特别是电风扇生产车间,虽说出口国外赚得多,但国内的市场也不能丢下了。
将产能提上去,重新占领海城和周边地区的电风扇市场,已经迫在眉睫,再拖下去,人们怕是都要忘了睡莲这个牌子了。
之前拍广告,就是为了重新炒热睡莲牌电风扇的热度。
再加上方便面的销售如此火爆,原有的产能连海城当地老百姓的需求都满足不了,更别说供应军队,和其他地区了。
原以为这事很简单,无非就是多付给县里一笔租金。
可是当李天明真的找上李学国,却被告知,现在的土地政策不一样了,农村的土地也被划分成了好几种性质,农业用地,工业用地。
原本应该属于集体的土地,现在全部划归国有。
也就是说,李家台子如果想要扩建厂区的话,占用的就是国家的土地。
国家的土地……
李学国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毕竟之前没有过先例。
随后,李天明又找到了杜树平,同样的难题摆在了杜树平的面前。
土地改革刚刚开始推行,很多细节性的问题,现在根本没有相应的处理办法。
不是杜树平难为李天明,卡着不给办。
历来土地都是大问题,在没有明确规定之前,谁也不敢随意做决定。
于是,这件事就被僵住了。
李天明也曾想过去找王作先帮忙,李家台子要用地建工厂,这件事说起来,王作先还真能管得到,但没等他去找,就跟着考察团去了西德。
刚刚见着王作先的时候,李天明居然没想起来这件事,好在王作先已经知道了,并且准备好了这张纸条。
这应该酬他在西德的功劳了。
“师傅,车停在村口就行了!”
总结大会开完,李天明一行人就回了海城,紧接着,杜树平又组织了一个会,李天明在市里也多待了一天。
今天一大早,市委安排送他回家的车就到了招待所,收拾好行李,打道回府。
至于其他后续的一些事,有卢源操持,用不着李天明再费心。
他这算是……
功成身退!
车停在了村口,目送着司机驾车离开,李天明没去工厂,转身进了村。
离家这么长时间,也不知道小四儿还认不认得他了?
“天明回来啦!”
“天明,听学庆叔说,你这次还出国了,外国到底啥样啊?”
“能啥样?要我说,哪都没有咱李家台子好,是不是,天明!”
李天明笑着回应:“对,金窝银窝也不如咱的草窝,学伟叔说得对,我也觉得咱李家台子最好!”
说笑间,李天明身边已经围了不少人,都在和他打听国外的事。
大半辈子生活在农村,连海城,甚至永河县以外是个啥样子都不知道,更不要说是国外了。
李天明捡着能说的,和乡亲们白话了几句。
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众人自动散去。
无论是谁出去的时间长了,心里最惦记的肯定都是老婆孩子。
“哥!”
小蓉正在院子里洗衣服,看到李天明进门,连忙起身迎了过来。
听到声音,宋晓雨也抱着小四儿出来了。
李天明把行李交给小蓉,上前从宋晓雨的怀里接过孩子,小丫头倒是不认生,懒洋洋地睁开一只眼,瞄了他一眼,随后,小脑袋往他的肩膀上一歪,又睡着了。
“小四儿长大了,准是个懒闺女!”
宋晓雨笑着说道,看向李天明的目光闪着激动。
虽说李天明之前去广交会,一去一回也要十几天,这次离家还不到十天,可毕竟是出国。
“家里都好吧?”
“能有啥事,都好着呢!”
宋晓雨倒腾着李天明的行李,把需要洗的衣服挑出来,扔到了盆子里。
“对了,前天刚高考完!”
呃?
李天明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宋晓雨说的是啥。
这次不像去年,没怎么关注。
“等过些日子,又该有些知青走了!”
当天敲锣打鼓,唱着歌来到李家台子,在村里蹉跎了这么多年,估计人人都盼着走呢。
“我又没说他们,我说的是大伯家的天元和小想。”
“天元也参加高考了?”
李想今年参加高考,李天明倒是知道,此前还曾和李学军提过,让李想回村里,郄国良等人又办起了高考复习班,有这么多大学问人帮着复习,考上的几率也能更大些。
结果,李想有自己的主意,李学军和严巧珍又拗不过这丫头。
可天元……
他之前考上了中专,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实习了,去的是海城电机厂。
“你刚走第二天,天元就来村里了,待了一个星期才走。”
大概还是心不甘!
当年考中专是为了毕业以后能有工作,不用下乡插队。
现如今高考恢复了,天元动了上大学的心思也很正常。
这小子上辈子就是个心高的,只是因为生活的压力,高考恢复以后,并没有去尝试,可后来还是上了夜大,又自学英语,最后出国去了新加坡。
李天明重生前,已经二十多年没见过这个堂弟了,只是偶尔电话联系。
正说着,李学庆进了院子,李天明忙起身迎了出来。
“叔!”
“回来啦!”
“叔,进屋说话!”
“不了,我这大嗓门儿再把小四儿给吓着,咱就在院子里说话!”
说着,坐在了回廊上,掏出烟递给李天明一支。
“你这也回来了,上回说的那个事,实在不行,找个时间,我和你一起去县里找学国唠唠!”
干啥去?
拍桌子啊?
“叔,这事不是学国叔说了算的,国家土地改革,政策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建厂,说占也就占了,可现在集体的土地全都划归国有,厂子扩建要占地,这方面的政策确实不好说。
“他是县长,咱不找他找谁?就算是去找市里的领导,也应该他去才对!”
李学庆皱着眉说道。
“当初答应得好好的,咱还开了口子,让那么多别的村镇的人来咱们这里上班,现在翻脸不认人,事可不能这么办。”
李天明见再不说,李学庆真的要去县里拍桌子,赶紧进屋,把压在大座钟底下的那张纸拿了出来。
“叔,您看看这个。”
李学庆接过,只看了一眼,就立刻还给了李天明。
“这是……上面领导批的条子?”
“王作先,王主任,您还记得吧?”
“咋能不记得,那可是个……好官啊!”
不但帮助他们村发展,地震的时候,还是第一个深入灾区一线的海城领导,李学庆怎么可能不记得。
“有这条子,厂子扩建的事……”
“没瞧见上面写了嘛,酌情办理!”
李学庆哪懂领导的文字艺术,但是,听李天明这么说,心里也就踏实了。
厂子现在干得那么红火,眼瞅着产量上不去,送上门的钱都赚不到,李学庆心里也是火急火燎的。
现在好了,等厂子扩建完,乡亲们的日子也就更好过了!
“明天,我和你一道去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