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玉清确实是理解他的。
只是她也有担忧,“要不让王院使去瞧瞧嘉乐的腿吧,她的医术高明,说不定会更好些。”
嘉乐就是周离的妹妹。
两人年纪差了两岁左右,今年不过十四岁。
“她的腿能好,全靠她自己。”周离轻声道,“她是个很厉害的人,姐姐,她长大后,定是跟你一样的人。”
说起自己的妹妹,哪怕说她有多厉害,也是形容淡淡。
可当他用来跟萧玉清比较的时候,又眉眼带了几分懒懒的笑意。
萧玉清点头。
她同样理解。
她自小的信念就是成为一个像周婉珺那样的女帝,能征战四方,也能文挥天下。
只是萧玉清又有点不好意思,在周离的眼里,她果然还是那个很厉害的人。
她长到二十岁,早在十六七的时候,朝中已经为她的婚事吵昏了头。
父皇对她的每一次决定,对是跟朝中的对抗。
比如说她的婚事。
她那时候是个公主,公主正常来说就应该是外嫁的,或者是如玉敏皇姐一样,寻个喜欢的人,一起住进公主府。
萧玉敏如今是栖梧馆里才馆的馆长,整日忙的厉害。
值得一提的是,她在三年前看上了个书呆子。
那书呆子是个科举落榜的,虽说这种人配不上公主,可他呆呆傻傻的模样,真的俘获了玉敏皇姐的心思。
父皇亲自召见了那个书呆子,又重新看了他的文章,最后将他定性为个坦率实诚的人。
考不中进士,并不代表这个人是差的。
玉敏皇姐跟父皇说的是,能一次性考中进士的,都是凤毛麟角的人物。
纵观每三年录取的一百八十名进士,二十五岁以下的也挑不出几个,即便一个个摆在眼前,又有几个是心思率直的。
那书呆子的出身同样是世家大族,家中的幼子,却从未有过半点纨绔之举。
如今那书呆子成了驸马,每日除了读书准备下一次的科举,就是洗手为玉敏皇姐做羹汤。
一开始钱娘娘是不同意的,还是想找个状元郎之类。
再不济探花和榜眼也接受。
母后亲自去说服了她,又让父皇做主将婚事定下。
三年过去,玉敏皇姐的小日子过得比在宫里还要滋润几分,每日出门都是红光满面的,从未在驸马身上有过什么不愉快,如此,钱娘娘看着驸马愈发顺眼,整日催着玉敏皇姐赶紧生个孩子。
于是。
萧玉清也觉得既是度过余生的话,她也要寻个看的舒服顺眼的人。
思来想去,这个重要的人选就落在了周离的身上。
这些年,身边多少男人试图在她面前谄媚,想引起她的性子,都不如当初那一句可怜兮兮的姐姐救我。
她一直在天人交战,要么将周离搞到手,要么就……自己孤独终老。
还没等她想明白。
周离就自己跑来了。
她也知道,周离肯定不是像皇姐夫那般呆呆傻傻的。
周离的出身就注定了他的精明和心思之深,即便如此,他也愿意来大夏朝寻她,这何尝不是另外的坦诚?
她都做不到去周国找他。
“我需要一个辅佐的皇夫。”萧玉清神情严肃了起来,“周离,你可愿意?”
周离抬了手,往前触碰她的手。
待两手交握在一起,他才认真出声,“姐姐,阿离愿意的。”
只有萧玉清会喊他阿离。
他也愿意在萧玉清面前自称阿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