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的人们真的能够算的清到底需要多少钱吗?}
{说真的,我觉得算不清楚!}
{其实我们现在发行货币的时候,要考虑的东西很多,比如一些很贵的古董之类的东西,所以每次国家发行货币都是慎之又慎!}
{老朱是贫苦百姓出身,他难道不应该对百姓的日常生活比较了解才是,为什么会觉得钱少了直接印就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啊!}
{我一直都觉得,以老朱的性子,应该会对这些消失的钱追查到底才是!}
{现在好了,发行的宝钞太多了,直接通货膨胀了!}
{所以后期明朝的官员们的俸禄可能就有点太穷了,因为大明发工资,从来都是只发宝钞!}
{后来郑和下西洋之后,官员们的工资又多了一项,那就是胡椒等香料!}
{工资多了不是好事吗?}
{但问题是,因为宝钞贬值,导致明朝的实际俸禄没有那么多,后来朝廷也发现了宝钞的问题,但是也不直接发银子,而是用这些香料抵工资啊!}
{我们现在香料不怎么值钱,但是在明朝应该还是比较值钱的吧?可以卖啊!}
{可是香料又有多少人能用的起呢?而且香料贵是因为数量少,官员们这么多,每一个都有香料,那这不就是让香料的数量泛滥成灾了!}
{价格被打下来了啊!}
{官员们表示:你们不要过来啊!}
{为什么不发银子?}
{因为明朝什么都缺,铜钱没有自己铸,银子和黄金的数量也不够!}
{不过我也是没想到,为了打击胡俗,就连复姓都遭殃了?}
{看百家姓就能知道,百家姓中的很多复姓现在都绝迹了!}
{不是,真的什么都学啊!收继婚也要学吗?}
{这个怎么说呢?虽然不符合汉族的礼仪,但是估计解决了很多人的婚姻问题吧。}
{汉族人应该还是比较有节操的,元朝时期兄弟之间的收继婚可能算是比较正常,但是不会真的像蒙古族那边一样,父子之间也要进行收继婚。}
{这种制度毕竟不符合汉族的价值观,废除是最好的!}
秦始皇嬴政面色凝重,虽然他已经做了一定的心理准备,但是在看到“符合全国生产产品的总价值”这个要求的时候,还是被震撼到了。
秦朝初立,为了能了解自己的国家,他命李斯等人进行了土地和人口的普查,就这一项,已经耗费了大秦好几年的时光。
其中花费的人力物力不计其数。
嬴政明白,这是必须的,因为只有查清楚这些东西,他才能对自己的国家有一个最基本的认知和了解,才能更有利于他掌控大秦。
他本来以为能做成这样的大事便已经足够令自己骄傲了,没想到后世的人更厉害!
不仅能查清楚人口和土地,就连人们买卖东西的过程中大概会花费多少,金钱的往来都都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这真的不是神仙手段吗?
李斯满脸激动。
对于他们这种政客来说,对于国家了如指掌实在是一种天大的诱惑。
对国家了解的越多,在处理国家事务上就能更加得心应手。
后世究竟是怎么办成这种事的!能不能教教老祖宗!!
嬴政问自己的大臣们:“你们觉得,这个所谓的全国生产总额大概要怎么计算才好?”
李斯出列道:“回禀陛下,臣认为,除了正常的吃穿之外,还需要考虑百姓们会不会把钱财储存起来。”
公子扶苏则是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一些富人会购买一些比较贵重的奢华之物。”
蒙恬也说:“我们的军费也是需要算一下的,如果正常税收收到的粮食不够,军粮就有可能需要去市面上买,这也是一大笔支出!”
“是啊是啊!”
“这么一说,用到钱的地方很多的啊!”
“就是,还有一些房子的租赁,雇佣马车或者牛车的费用等等!”
“杂七杂八的加在一起,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统计完啊!”
“虽然买卖的东西不同,但是后世人跟我们用钱的地方应该也没什么不同吧!”
“这已经算的头疼了!”
李斯上前一步:“后世人对于发行货币的预算应该也是一个估计值,但是他们可以通过某种手段,将这个估计值与实际值无限接近!”
“而且,天幕上虽然说我们大秦之前发行的秦半两需要布匹作为补充,但是总归没有因为货币的问题造成很大的动荡,那么我们就可以继续观察秦半两到底缺多少,然后再进行补充铸造!”
秦始皇嬴政点点头,后世应该也是这种做法,不过这个储藏钱财的问题实在是很严重,很多人确实就是会把钱收起来,怎么都不会使用,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钱币减少。
“那如果,也有人像天幕上的这个明朝一般,将钱都藏起来,导致我们错误的估计货币数量怎么办?”
嬴政问道,后世的明朝想来也是因为察觉到了货币的缺失才会选择再次印制宝钞,这不就是那些囤积宝钞的人给朝廷制造的假象吗?
公子扶苏恭敬的拱手:“陛下,儿臣认为,明朝可能并没有做好统计,我们现在可以把买卖中流通的货币与铸造数量做对比,还可以去对比一下,市面上的东西是升值还是贬值!”
“善!就这么办!扶苏,你和萧何还有曹参负责这件事情!一定要管理好秦半两!”
“唯!”扶苏眼睛亮晶晶的看向秦始皇。
终于又能够为大人分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