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上,寒风呼啸,工棚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
因为就在陆可说完钨钢材料到了后,所有人都第一时间动了起来,集中到了工棚。
王振国身上裹着棉大衣,呼出的白气在胡茬上结了一层薄霜,他搓了搓冻得发红的手指,目光却始终没有离开正在操作的技工们。
\"温度再升高二十度!\"王振国洪亮的声音穿透了机器的轰鸣。
这位五十多岁的老技工虽然一脸褶子,但眼睛却炯炯有神,紧盯着熔炉内的钨钢溶液。
叶潇男看着熔炉中翻滚的赤红金属液,心中同样默默计算着时间。
前天外层环的成功给了团队极大的信心,但今天的中层环加工才是真正的考验的开始。
中层环需要与内外两层完美契合,公差要求比外层更加严格。
而最内层就更不用说了,难度肯定再次飙升。
\"叶同志,你看这个温度合适吗?\"负责控温的一名技工转头看向叶潇男问道,声音里带着些许紧张。
叶潇男虽然初来乍到,但他的表现却是有目共睹的,不少人甚至已经隐隐将他和王振国放到了同样的位置。
叶潇男走近几步,感受着扑面而来的热浪,眯起眼睛,观察着金属液表面的波动情况:\"再加五度,保持三分钟,然后准备倒模。\"
王振国赞许地点点头,对叶潇男的判断表示认可。
两人虽然年龄相差近三十岁,但在金属加工的技术理解上却出奇地一致。
随着中层环的坯料被取出,真正的精密加工即将开始了。
王振国亲自上阵,他戴上老花镜,从工具箱中取出一套自制的打磨工具。
这些工具看起来简陋,但每一件都经过他几十年的使用和改良,几乎成为了他双手的延伸。
\"今天给你们露一手,让你们看看我的镜面打磨。\"王振国咧嘴一笑,语气中透露出一股高级技工的傲气。
叶潇男也对他口中的‘镜面打磨‘来了兴趣,目不转睛地看向王振国。
只见王振国那双布满老茧的手稳稳握住打磨器,他的动作看似缓慢,实则每一分力道都精确无比。
钨钢表面随着他的打磨逐渐变得如镜面般光滑,在昏暗的工棚内反射出微弱的光芒。
\"这手法...\"叶潇男心中暗惊,\"是利用手腕的柔劲抵消了工具的震动,达到微米级的平整度。\"
这一手如果放到天龙八部世界,配合上内力,王振国妥妥的是个锻造大师啊!
接下来叶潇男开始全神贯注的看着王振国操作。
与外层定位环不同,这一次中层定位环足足制作了半个多小时。
40分钟过去,当中层环终于完成时,所有人都围了上来。
王振国的额头布满了汗珠,但眼中的骄傲却掩饰不住。
检测结果显示,中层环的精度达到了惊人的0.003毫米,远超预期的0.005毫米标准。
\"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啊!\"陆可连长不知何时来到了工棚,拍手赞叹道。
叶潇男也由衷地鼓掌,这王振国的打磨技术,那是真没得说。
哪怕是他亲自上阵,也只能比对方做的稍微好一点点罢了。
不过叶潇男也没有高兴太早,他知道,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内层环的加工。
内层环直接接触铀球核心,精度要求同样高达0.005毫米,但在眼下精度设备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成功的,只能靠纯手工打磨。
在场的众人虽然都是高级技工,但对于定位环的打造,无疑是王振国的技艺最娴熟。
休息了整整两个多小时后,王振国将自身的精神状态再次调回到巅峰,随后拿起自己的工具再次来到钨钢坯料面前。
他用手轻轻抚摸着那块钨钢,感受着金属的纹理和温度,其他技工下意识地绷紧了身体,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期待的气氛。
\"开始吧。\"王振国简短开口,似乎是在对其他人说,也或者是在对自己说。
他们这次一共有30斤钨钢坯料,制作外层定位环和中层定位环的时候已经用去了接近20斤。
最内层的定位环需要的钨钢材料最少差不多30斤的样子就足够了。
现在剩下的时间足够他两次打造这个内层定位环,可王振国心里同样也没有底。
如果两次打造全部失败的话,下一批钨钢材料陆可说最少也要十天之后才能送来,可以说他的这次打造要尽可能一次成功,失败的越多,这个后续的压力就越大。
王振国将钨钢坯料固定在特制的旋转平台上,他亲自操作微型车床,每一刀切削都精确到极致。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内层定位环虽然这个面积更小,但耗费的精力无疑是更大的。
整整两个多小时,内层定位环的制作也才不过是完成了80%左右,这是一项非常消耗精神和气力的技术活。
随着内层定位环的制作,一切都好似没有任何问题,大家紧绷的神经也渐渐放松了起来。
然而就在加工进行到最关键的阶段,意外发生了。
王振国在对定位环进行处理的时候,一个微小的振动导致切削刀出现了细微的偏差,内壁的一处凹槽深度比设计值浅了0.002毫米。
工棚内瞬间鸦雀无声。
这样的误差对于普通机械零件或许可以接受,但对于原子弹的核心部件来说,却是致命的缺陷。
\"完了...\"一个技工小声喃喃道,脸色煞白。
王振国蹲下身仔细检查着受损部位,脸色同样非常难看。
旁边的老周见状上前一步,仔细拿起内层定位环查看起来。
\"能不能补救?\"王振国紧张道。
如果说制造零件这一块他是专业的,那修复零件这一块老周就是专业的。
老周没有立即回答,他眉头紧皱,脑海中飞速计算着各种可能性。
常规的补救方法在这里都不适用,补焊会影响整体结构强度,重新切削则可能导致更大的误差。
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一一在他脑海中划过,最终无奈地摇了摇头。
“能补救是能补救,不过补救后的钨钢纯度会降低到97%...”
“那有什么用?作为铀球的定位环,它的纯度最少也要99%才能适应后续的工作啊!”不少人心中一阵失落。
旁边的叶潇男同样如此。
在刚刚王振国操作失误的时候,他就已经感知到了,只可惜当时对方正在高强度紧张作业,叶潇男也不能直接出手干预。
现在内层定位环受损,叶潇男也在脑海中思索有没有补救的办法。
很快,他就摇了摇头。
跟老周说的一样,补救是可以,但钨钢的纯度会降低。
如果是当做其他加工零件使用的话那是完全没有问题,可这是钨钢定位环,一点马虎不得。
2个百分点的纯度误差,已经算是一个失败品了。
其实如果让叶潇男去制作,他是有信心百分百成功的。
只不过他毕竟初来乍到,还是不要太过出风头的好,而且剩下的钨钢材料足够加工两次,就算第一次失败了他也有补救的余地。
就在叶潇男叹息一声,准备开口揽下第二次内层定位环的制作时,一阵刺骨的寒风从工棚的缝隙中钻入,吹在他的脸上。
叶潇男微微眯起眼睛,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
\"我倒是有一个办法。\"叶潇男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众人纷纷侧目朝他看去。
\"我们需要利用这里的环境优势。\"
\"环境优势?\"王振国疑惑地环顾四周简陋的工棚,\"这里除了冷还有什么优势?\"
\"就是冷。\"叶潇男快步走向工作台,拿起图纸迅速画了几笔。
\"这种情况我之前倒是遇到过,虽然制作的东西不一样,但是材料的话都是钨钢,称之为...'冰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