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子最近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正愁眉苦脸地在院子里踱步。一抬头,瞧见张仲景仙师正坐在堂前,手持书卷,气定神闲。小弟子眼睛一亮,像发现了救星,三步并作两步,跑到仙师跟前。
小弟子“扑通”一声跪下,可怜巴巴地说道:“仙师啊,弟子最近脑袋都快想破啦!就想弄明白,为啥人到了五六十岁,就容易得劳病呢?您就给弟子讲讲呗,不然弟子这心啊,一直悬着,饭都吃不下啦!”
张仲景仙师放下手中书卷,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看着眼前求知若渴的小弟子,慢悠悠地说道:“你这小娃娃,先别急。人到五六十岁容易得劳病,里头的门道可多了去了,听为师给你细细道来。”
“咱先说说这脉象。‘人年五六十,其脉大者,病痹,挟背行’。啥叫脉大呢?你去看中医的时候,大夫不是会给你把脉嘛,这脉大呀,就好比你摸着的脉搏,像个大力士在使劲儿跳,感觉又大又有力。这时候呢,人就容易得一种叫‘痹’的病。这‘痹’病啊,就像身体里有个小捣蛋鬼,专门在后背那条路上捣乱。后背就像一条大马路,气血呢,本来开开心心地在这条路上跑,结果被这个小捣蛋鬼一搅和,就不顺畅啦,人就会感觉后背不舒服,好像有东西夹着一样,走路都不自在,这就是‘挟背行’。为啥会这样呢?人到五六十岁,身体就像一台用了很久的老机器,零件开始老化,气血没那么充足了。但为了维持身体的运转,身体就会想办法让气血使劲儿跑,这脉搏就显得大了。可这气血虽然跑得欢,但质量不行啊,就容易在身体里堵着,特别是后背这条气血运行的主干道,就更容易出问题,所以就得了‘痹’病。”
小弟子挠挠头,问道:“仙师,那‘若肠鸣,马刀挟瘿者,皆为劳得之也’又是啥意思呢?”
仙师笑着解释道:“这‘肠鸣’啊,就是肚子里咕噜咕噜响,就像有一群小老鼠在肚子里开派对。‘马刀挟瘿’呢,听起来有点复杂,其实就是脖子两边长了一些像马刀形状的肿块,这在现代医学里可能和一些淋巴方面的问题有关。为啥人到五六十岁,又会出现这些情况呢?还是因为劳病。人到这个岁数,本来身体就虚了,再加上长期劳累,就像给这台老机器不停地加压,身体的正气越来越弱。正气一弱,就好比国家没了强大的军队守护,那些邪气啊,就像外敌一样,趁机跑到身体里捣乱。邪气跑到肠胃里,就会让肠胃功能失调,肚子就开始咕噜咕噜叫;跑到脖子那儿,就会在脖子两边长出肿块。所以说,这些症状都是因为劳病引起的。”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后面说的‘其脉小沉迟者,病脱气,疾行则喘渴’又是咋回事呢?”
仙师说道:“这脉小沉迟啊,和前面说的脉大刚好相反。脉小,就是脉搏摸起来弱弱的,像个没吃饱饭的孩子,没什么力气;沉呢,就是感觉脉搏跳得很深,好像藏起来了一样;迟就是跳得慢。出现这种脉象,说明人得了‘脱气’的病。啥叫脱气呢?就好比身体里的气像漏气的气球一样,一直在往外跑,气越来越少。人要是得了脱气病,稍微快走几步,就会气喘吁吁,还口渴得厉害。这就好比一辆车,本来汽油就不多了,你还使劲儿踩油门,那车肯定跑几步就没劲儿了,还热得直冒烟,人也一样,气不够用了,稍微一运动,就喘得上气不接下气,身体还缺水,就口渴得想喝水。为啥会这样呢?还是因为劳病。人到五六十岁,本来身体的气就开始减少,再加上长期劳累,把气都给耗光了,就出现了脱气的症状。”
小弟子好奇地问:“仙师,那‘手足逆寒者,亦劳之为病也’又是咋回事呢?”
仙师耐心地说:“这‘手足逆寒’啊,就是手脚冰凉,而且是那种从里往外透着的冷。为啥会这样呢?还是劳病惹的祸。刚刚说过,人到五六十岁,身体正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气血就像给身体各个部位送暖气的小天使,它到不了手脚,手脚就像没暖气的小房间,自然就冰凉啦。而且长期劳累,身体的阳气被消耗得差不多了,阳气就像身体里的小火炉,火不旺了,手脚也就暖和不起来。所以啊,手脚逆寒也是劳病的一种表现。”
小弟子恍然大悟,说道:“仙师,听您这么一讲,我好像明白了一些。但从中医理论来说,为啥人到五六十岁,劳病就容易找上门呢?”
仙师说道:“小弟子啊,这是因为人到五六十岁,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开始走下坡路啦。就好比一辆开了几十年的车,发动机、轮胎啥的,都慢慢老化了。从中医理论讲,这时候肾中精气开始衰退。肾就像身体的老本儿,里面藏着先天之精,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这先天之精随着年龄增长,就像仓库里的粮食,越来越少。肾中精气不足,就没办法很好地滋养其他脏腑,脏腑功能也跟着变弱。”
“而且啊,人到这个岁数,可能年轻的时候劳累过度,长期的体力劳动、操心事儿多,把身体的气血都给耗损了。气血就像身体的燃料,没了燃料,身体这台机器就运转不灵啦。再加上生活习惯的问题,比如饮食不规律,爱吃生冷油腻的东西,脾胃就容易受伤。脾胃是后天之本,负责把吃进去的食物转化成营养,供给身体。脾胃受伤了,营养供不上来,身体就更虚了,劳病自然就容易找上门。”
小弟子又问:“仙师,那要是人到五六十岁得了劳病,该咋调理呢?”
仙师说道:“这调理起来啊,得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是饮食。要多吃一些补气血、养肝肾的食物。比如说,黑芝麻,这玩意儿就像给身体里的气血和肝肾加油,能让它们重新充满活力。还有核桃,又香又营养,能补肾健脑,让身体的老本儿更厚实。再就是山药,它可是个好东西,能健脾胃,脾胃功能好了,营养吸收就好,身体也就有劲儿啦。但也别吃太多油腻、辛辣的食物,这些食物就像给生病的身体添乱,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生活习惯也得改改。不能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熬夜啦,熬夜就像偷偷把身体里的正气和气血都偷走了。每天晚上早点睡,让身体有时间自我修复。就像给那辆老车好好保养保养,第二天才能跑得顺。还要适当运动,但别做太剧烈的运动,像打打太极拳、散散步就挺好。太极拳慢悠悠的,能调节气息,促进气血运行,就像给身体里的管道疏通疏通,让气血能顺畅地流到各个地方。散步呢,能活动筋骨,增强体质,但又不会太累。”
“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呢,如果是脉大,得了‘痹’病,就得用一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中药,像丹参、川芎这些,它们就像给身体里堵塞的道路开道的小工兵,能把气血运行的道路打通,让气血顺畅地流通。要是出现肠鸣、马刀挟瘿这些症状,就得根据具体情况,用一些调理肠胃、软坚散结的药,把身体里的邪气赶走,让肠胃和脖子那儿恢复正常。对于脉小沉迟,得了脱气病的,就得补补气,像黄芪、人参这些,能把身体里跑掉的气给补回来,让人有精神,运动的时候也不那么容易喘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