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最近压力巨大,“回溯考核”和干部调整触及了太多人的神经。
“步云书记。”李国明对胡步云微微颔首。
现在李国明既想见胡步云,又怕见胡步云。跟在胡步云后面,很容易干成事,而且干的都是容易见成绩的事,这对自己积累政绩是大有裨益的。但胡步云交给自己的,无一不是硬骨头,又不得不让李国明感到头疼。
“国明部长,坐。”胡步云指了指沙发,“浩南都市圈几个关键岗位的干部配备,要加快进度。特别是懂经济、懂规划、有闯劲的年轻干部,要大胆地用起来。我们不能等项目批了、钱到了,才发现没有人能干活。”
李国明苦笑一下:“书记,人选考察都在进行。但是……最近关于用人的争议比较大,有些同志反映,是不是太强调‘闯劲’而忽略了‘稳重’?苏书记也提醒过要注意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胡步云哼了一声:“什么是稳重?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就是稳重?那北川就永远别想翻身!我们要的稳重,是在坚持原则、遵守规矩基础上的敢于担当!你看于洋飞在经开区搞得怎么样?没有那股子闯劲,能打开局面吗?至于争议,只要我们是出于公心,符合程序,就不怕争议。你大胆去推进,有问题我来协调。”
他必须给李国明足够的支持,否则组织部这条线一旦软下去,他的整个改革布局都会失去组织保障。
李国明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我明白了,书记。我会加快工作节奏。”
送走李国明,胡步云拿起那份周边省份的投融资模式报告看了起来,脑子里却在飞速运转。张悦铭用资金卡他,他或许可以借力打力。
他注意到报告里提到邻省一个类似规模的跨江大桥项目,成功引入了央企投资并申请到了国家交通运输部的专项补助。
他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老领导,是我,步云。没打扰您休息吧?想跟您汇报一下我们浩南跨江大桥的进展,遇到点资金上的困难,想听听您的指点,看看有没有可能争取一下部里的支持……对对,方案我们都做好了,就是缺口比较大……”
电话那头是他在兰光县申报全域旅游公路网项目时打交道的一位交通运输部司长,现在已然是副部长。胡步云没有直接要钱,而是谦虚地称呼对方为老领导,声称要“请教”和“汇报”,充分尊重对方,同时巧妙地传达了项目的战略意义和实际困难。
胡步云现在怎么也算一方大员了,态度如此谦逊,对方自然感到受用,主动说希望有机会来北川看看,到时候与胡步云细聊。
胡步云大喜,答应马上安排,随时恭候。
打完电话,他又让龚澈联系省驻京办,让他们近期重点跟进与京都发改委、交通运输部等相关部委的联络工作,特别是针对浩南都市圈的重大项目。
几天后,胡步云正在批阅文件,张悦铭的电话来了,语气听起来比上次轻松了些:“步云书记,好消息啊。刚接到通知,京都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下个月要组织一个专家组,专门来调研中西部地区都市圈规划建设情况,点名要看我们浩南。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展示我们成果、争取国家支持的好时机啊。”
胡步云立刻明白,这恐怕是他那个电话和驻京办活动起了作用。他不动声色地回答:“这是大好事啊!悦铭省长,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充分展示我们北川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成效。”
“是啊,”张悦铭笑道,“接待方案和汇报材料,政府办这边先拿个初稿,然后我们两家一起研究确定?特别是涉及项目资金需求的部分,要准备得充分一些,数据要扎实。”
“没问题,我让省委办公厅和发改委全力配合。”胡步云知道,这是张悦铭看到上级重视后,态度发生了微妙转变,试图重新主导局面。
但他乐见其成,只要事情能推动,谁主导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结果。
“另外,”张悦铭似乎不经意地补充道,“上次提到的跨江大桥资金问题,财政厅和发改委又做了次测算,如果国家资金能争取到一部分,市场再融资渠道能打通,省里挤一挤,先期启动资金还是能保障的。步云书记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