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高隆召集五人小组成员到自己办公室,说要研究一下近期需要调整的几个副厅级岗位。先是省委组织部部长宇文杰介绍了准备给予调整的五名副厅级干部的情况,因为都不是什么重要的岗位,所以都没有什么意见,一致同意提交省委常委会通过。
就在大家都准备离开的时候,高隆淡淡说道:“各位,建安市这段时间很热闹啊,想必下面都在等省委的态度,我看就把胡步云的表彰文件发了吧,你们几位意下如何?”
其实这才是高隆把这几人叫来的真实目的,胡步云的风波已经摆到了明面上,捂是捂不住的,与其让流言发酵、人心浮动,不如省委直接亮明态度。表彰文件照发,就是对胡步云同志最有力的支持,也是对举报信最明确的回应——省委认可他的成绩和贡献。至于那些举报,该查的查,该澄清的澄清,两者并行不悖。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几位常委交换着眼神。省长楼锦川沉吟片刻,率先开口:“高书记的意见我赞同。胡步云同志在兰光县的成绩是实实在在的,省委的表彰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不能因为一些捕风捉影的举报就动摇。当然,举报反映的问题,省纪委会依法依规、严肃核查,绝不放过任何一个问题,也绝不冤枉任何一个好干部。总之,建安市的局面,省委要稳住。”
省委秘书长宋汉生临时兼任这省纪委书记,这正是需要他支持高隆和楼锦川的时候,“是,锦川省长说得对。表彰归表彰,调查归调查。省委的态度明确了,下面才好开展工作。我这边会立刻安排精干力量,对举报信反映的情况进行初步核实,尽快拿出一个初步意见。”
宇文杰当然也没意见,表示同意。考察和宣传胡步云,本来就是省委组织部主导的,各级媒体把胡步云的事迹大张旗鼓报道了,事迹材料也提交省委了,现在否定胡步云,也就是否定省委组织部工作,打省委组织部的脸。所以,他巴不得胡步云啥事都没有。
省委副书记刘浩沉吟着道:“我看咱们就不要急于给胡步云站台了吧?胡步云同志的能力和成绩省委是清楚的,但举报信里列举的那么多问题,我们清楚吗?在群众反应如此强烈的时候,问题还没查清楚的时候,我们就急着表彰胡步云,这也意味着下一步要提拔重用,是不是显得太急切、太不慎重了?表彰文件一发,就等于省委给他背书了,万一后续调查真查出点问题,省委岂不是非常被动?我的意见是,表彰文件可以准备着,但暂时压一压,等纪委的初步核查结果出来,再决定发不发、怎么发。这样更为稳妥,也是对干部、对组织负责,避免不必要的政治风险。”
对于胡步云的处理,可以说在座的五个人都存在私心,其他人袒护胡步云的态度很明显,唯有刘浩想一棍子把胡步云打死。首先省委决定宣传胡步云的先进事迹的时候,刘浩就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指出胡步云身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的意见并未得到采纳,于是他干脆授意下面的人,罗列了胡步云的一系列罪状,用举报信的形式发往省城和京都,这才闹起了这么大的风波。
但刘浩此番在五人小组会上的表态,可以说是滴水不漏,看起来更像是一个讲政治、讲原则、刚正不阿的人。
楼锦川把手里的烟头掐灭在烟灰缸里,缓缓说道:“现在都是什么风气啊,只要一闻到要提拔谁、表彰谁的气味,举报的、告状的,马上就一窝蜂来了,写封举报信很容易,摸摸脑袋就写了,贴张邮票就寄出去,但查起来就没这么容易了,要浪费多少人力财力?更要命的是,这种风气一起,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还怎么放开手脚?省委要有自己的判断力,不能被几封来路不明、动机可疑的举报信就牵着鼻子走。该表彰的,还是要旗帜鲜明地表彰,不能寒了实干者的心。至于举报的问题,按程序查就是了,查实了严肃处理,查无实据或属于诬告的,也要还干部一个清白,并追究诬告者的责任。这才是对组织、对干部负责的态度。”
楼锦川这一番话,实际上就是想把节奏拉回到高隆预设的轨道上来,他痛斥了这种动辄举报、干扰工作的歪风邪气,力主省委必须有自己的主心骨,表彰与调查并行不悖,绝不能因噎废食,让干事者受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