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考虑到太后的生辰宴即将来临,小酒在桃园村待了一日就准备前往京城了。
不过这次随行的人不仅有亲卫们,还有桃园村的老头老太太们。
按照小酒的意思,他们到了退休的年纪,还没有去外面的世界看过,趁此机会要带他们出去浪一浪。
不过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昨晚她又跟表姐通话了。
原本她是想在祖母生辰宴上,一展自己炫酷的舞姿与悠美的歌声。
但是表姐说,祖母她老人家这个年纪可能看不懂自己表演的东西。
既然是祖母生辰,那就应该表演她老人家喜欢的。
所以表姐建议她带上村子里的老太太去炫一段广场舞,保准把祖母她老人家迷得不要不要的,说不定还能找到自己心仪舞伴。
小酒觉得表姐说的有道理,这不,带上村子里的老头子老太太,一路往京城赶。
路上还不忘组织他们排练下广场舞。
此时的皇宫,听到手下人打探到的,北燕以及西戎国都归顺了他闺女的皇帝,激动的好几天都没睡着。
直到闺女看到寄来的信,说是此次太后生辰,她特意给祖母准备了惊喜,要给祖母表演一个精彩绝伦的表演,还要他这个爹配合,必要的时候,他也要上去表演,让他随时做好准备。
皇帝激动的心不复存在,脸上挂了好几天的笑容也瞬间消失了。
他招手喊来黄公公,声音里都是颤抖,“如果朕记得没错的话,这次太后生辰,其他几国的皇室成员都会来参加,对吧?!”
黄公公十分肯定的点了点头,“回陛下,如今四国都归长乐公主管了,其他几国的皇室成员,理应过来给太后祝寿!”
皇帝不死心继续问道:“有没有哪一种可能,他们突然不来参加太后的寿辰?比如说下暴雨,又或者路途遥远......”
黄公公摇头,“陛下不用担心,他们肯定会来的,除非他们想造反,不过谅他们也不敢,咱们公主殿下的实力,就是外面下刀子,他们都得赶过来参加。”
皇帝听完,想到上次长乐生辰宴上那场面,想死的心情都有了。
连忙起身朝着母后的寝宫去了。
站在太后寝宫门口徘徊了许久,还没想好什么理由的皇帝,就被太后一嗓子给喊了进去。
皇帝犹犹豫豫不知道怎么开口。
太后皱眉看着他,“你又被皇后打了?”
皇帝吓得赶紧看了眼四周,生怕皇后听到这话,以为自己是来找母后告状的。
“朕与皇后感情好着呢,怎么可能会被打。”
“哎,儿子这次来是想问问母后,这次生辰宴想怎么办?”
太后闻言,瞬间开心了起来,脸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
连忙拿出小酒送来的信。
“这事呀,你不用操心,长乐说了,这次她给哀家准备了惊喜,听说到时候可热闹了,这孩子就是孝顺,知道哀家这慈宁宫太清静无趣了,想要让我这个祖母开心开心。”
太后说完,斜睨了皇帝一眼,眼中的嫌弃显而易见。
果然儿子都是讨债的,还是小孙女贴心。
皇帝欲言又止,最后委婉的劝说道:“母后啊,长乐这孩子,您跟她相处的不久,这孩子特别闹腾,尤其是身边带着那群小伙伴,一个个精力旺盛的没边,凑在一起就没个消停的。”
太后听着,脸上的笑容更加温和了,“活泼才好呢,这个年纪的孩子,不就该蹦蹦跳跳叽叽喳喳的模样?你瞧瞧京城里这些孩子,除了顾家和贺家的那两个孩子,其他的一个个被规矩束缚的太紧了,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老成,反倒是失了孩童的灵气。”
皇帝见自己越劝,母后对闺女准备的惊喜越期待。
他咬了咬牙,“母后,要不咱们不办这寿宴了,咱们就在这宫内,一家人简简单单的吃一顿,给母后庆生。”
他这话一说完,整个慈宁宫的人都看向了他。
皇帝感受到如芒在背的目光,咽了咽口水,豁出去了,“母后,长乐这孩子马上就要一统天下了,是不是该在功课上多用功,要不就别让她来京城了,就....”
话还没说完,太后手中的拐杖就抽了过去。
“你这个混账,看来是长乐让你日子过的太舒坦了!”
“别人闺女这么厉害,高兴还来不及,你倒好,长乐这孩子还没到京城呢,你就开始防备上了。”
最后一句话,太后几乎是牙缝里挤出来的般,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哀家今天就把话撂在这,你要是觉得这龙椅坐得太舒坦了,忘了自己差点把祖宗家业败光,哀家这就传懿旨,叫满朝文武进宫议一议,这东夏国皇位是该长乐来坐,还是继续留给你这个险些亡国的皇帝!”
皇帝一边躲避拐杖的攻击,一边憋屈的喊道:“母后,什么叫险些败光祖宗家业,那是朕败光的吗?父皇把皇位传到朕手上来的时候,就已经败得差不多了。”
“还有,谁防着长乐了,朕这个做父皇的这也不是为了长乐的功课着想。”
他拿起桌上那封长乐写给母后的信,“母后,你自己看看长乐这字,这能看吗?”
说到这个,太后更气了,拿起拐杖追着皇帝揍,“你还好意思说这字,长乐这孩子这么聪明,学什么不是一学就会,肯定是你这个爹平日里没上心教。”
“不是,这也能怪朕!”
被太后拿着拐杖轰出慈宁宫的皇帝简直冤极了,原本是想过来与母后商量下,这寿宴能不能换个方式办。
结果事情没商量成,平白挨了一顿骂和一顿打。
皇帝憋着一肚子烦闷,带着黄公公在宫内漫无目的地晃荡,想着透透气解解堵。
脚刚踏进御花园,脚步就跟钉住了似的。
眼前的景象差点让他惊掉了下巴。
只见皇后领头站在空地上,身后跟着一众嫔妃。
人人手里抬着一块大石头,随着皇后的口令一抬一落。
如果皇帝没记错的话,这动作貌似是那些禁卫军平日里训练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