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子走到华莱士城需要一个小时,好在几天前玄九就考虑过这个问题,所以有做过一辆马车,套上已经饲养了几天的高头大马,大家坐在马车上一起前往城里。
林姨和李博士也说有要买的东西,所以干脆他们两一起坐在前面赶马车,大家则坐在后面的大棚里。
马车碾过青石板路时发出“咯噔”声,棚顶粗麻布被春风掀起一角,露出半片湛蓝天空。
赫尔兹他们在大棚里抬头仰望,天空是一整块未被揉皱的靛蓝绸缎,清透得能看见云翳被风掠过后留下的呼吸般的淡痕。
马车颠簸时,深蓝天幕下掠过燕雀剪刀似的尾羽,蓝得近乎凝固的空气里,连礼拜堂尖顶的银十字架都在轻轻晃着冷光。
不知不觉中,在大家即将被颠簸的睡过去之时,他们听到马车外出现吵闹声。
偷偷掀帘看去,也不知何时,马车已经接近城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不断说着话,好不热闹。
还没完全明白过来的大家,就感受到马车停下,然后听前方有人在说:“停下,检查。”
前方李博士憨厚的点点头,林姨眼疾手快的拿出一枚下品灵石塞入走过来检查的士兵手中,小声说道:“我们是附近村里人,进城买些日用品。”
兵士握了握手里的灵石,咧嘴一笑,轻轻颔首,然后转头对身后的队长说道:“没事,都是村里来的。”
队长闻言,挥挥手说道:“放行。”
随着他说话,其他兵士都走向两侧,让出通道,让马车过去。
李博士看道路畅通,挥鞭赶马车。
感受到李博士的驱赶,马匹向前走去,随着“咕噜噜……”的声音持续响起,赫尔兹他们感觉到马车开始前行。
进入城市后,路上愈发热闹,不仅仅行人多,就连马车这种代步工具也多。
也因此,赫尔兹他们花费了比从村里到城市还要多的时间,才堪堪来到一家百货大楼前。
大家陆续走下马车,由林姨带着走进百货大楼。李博士则一直坐在马车上等着大家。
这是一座综合性的大楼,里面集各种种类的商品为一体,虽然没有吃饭娱乐的地方,也算是能大大满足大部分人所有需求。
赫尔兹他们进入商场,更是有种耳目一新,目不暇接的感觉。也没比当年刘姥姥逛大观园好多少。
在多方打听下,他们才在走了不少冤枉路后,找到贩卖学生用品的地方。
进门看见摆放在显眼位置的各式书包,众人都差点没直接扑上去。
还好林姨及时阻止下来。找来服务员,帮忙做介绍,方便大家选购。趁此机会,直接让服务员带着大家成套买。
看着这些不同年龄,却都是初入学,需要购买入学用品的孩子们,不仅服务员开心,店里的经理也开心。
他们带着孩子们开始细心介绍,努力做好一个最佳导购。
赫尔兹他们每人都拿出自己在学校记下的购物清单,盯着铁皮铅笔盒,盒面上印着蒸汽火车图案,车轮边缘还镀着一圈闪亮的镍边,比铁匠铺的门把手还要亮堂。
张凯不知何时戴起一副圆框眼镜,他推了推,玻璃片反光映出货架上成排的蜡笔盒,认真查看后,小声嘀咕着:“英国教育部规定,一年级必须用三角杆铅笔,防止握笔姿势错误。”
他的指尖划过木质笔杆,选出六支带橡皮头的,放进藤编购物篮。
司徒琨踮脚望着柜台上方的水彩颜料,24色铁盒装的那种,盖子开合时会发出“咔嗒”轻响,像极了祖母首饰盒的声音。
“书包要选帆布的,透气。”林姨用粗麻布围裙擦了擦手,选中一款藏青色双肩包,背带内侧缝着细小的姓名贴栏,“去年隔壁村玛丽买了皮质的,下雨天全泡胀了。”
赫尔兹摸了摸包上的刺绣校徽,金色丝线绣的橡树图案,针脚细密得能看见阳光在上面跳来跳去。
经理识趣的微笑着递来样品册,里面夹着不同尺寸的练习本,纸页间还夹着张薰衣草干花书签。
最热闹的要数文具区尽头的货架,摆满了会“汪汪”叫的卷笔刀、带放大镜的直尺,还有按一下就弹出橡皮的铅笔筒。
林海雪抱着个印着卡通牧羊犬的笔袋不肯撒手,拉链上的小铃铛随着她的动作叮当作响。
林姨看着大家一人一个购物篮,不断往篮子里添置物品,笑而不语。
两瓶紫墨水,玻璃瓶身映出窗外的蓝天,晃得赫尔兹眼花,这颜色真像玄九调的靛青染料,只不过瓶子上贴的标签写着“皇家蓝”,还画着戴着王冠的狮子。
赫尔兹看了一眼,放好以后,继续选取。
两小时后,大家心满意足的排队结账。虽然是孩子们,但是他们秩序井然,一声不响,比一些大人看着都稳重。
这让商店里不少顾客侧目,其中一些人窃窃私语,赞美声不断从他们嘴中传出。
不急不躁的全部结完账,每个都拿着一手的购物袋离开这个地方。
他们又陪着林姨买了她想买的东西,这才走出商店,来到马车上。
马车在李博士的驾驱下逐渐调转车头,慢慢向着城里的另一家店铺走去。
那是一家销售食物以及一些农副产品的地方。
李博士想在这里买一些镇上买不到的工具等物品。
走了有半个小时,才在这样乌龟般的速度下进入这家店的停车场。
这时立马走来一位服务人员,宣称他可以帮忙看马车。
李博士点头,林姨也应下,赫尔兹他们陆续下车,每个人都两手空空,看不出刚买了一堆东西的样子。
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上车后,就把它们全放自己储物戒了。
据说,在魔法区域内什么移动空间,魔法车,整个城市看着还挺有“科技”感的。
他们还没机会去过,在这里站住脚后,以后有机会一定去找找。
毕竟这里除了个别物件能显示出灵气复苏前的那些科技时代的存在,整体看着都没有这种感觉。出行都是马车,难得有自行车这种过去遗留下来的代步工具。
思考着这些,赫尔兹他们不知不觉跟着李博士走入商场。
不知道李博士要买什么,所以大家都走的很慢,东看西看,倒是不自觉议论起来。
“快看那个铁犁!”张凯推了推眼镜,盯着二楼悬挂的农具样品,“犁头弧度跟农业课本里画的蒸汽犁一模一样,就是没装齿轮组。”
司徒琨踮脚望着货架上的青铜锄头,指尖蹭过刃口:“这锄头比村里的轻一半,你们说是不是用了秘银?”
林海雪抱着个带刻度的铁皮量杯晃来晃去,铃铛声混着齿轮转动的轻响:“这个给玄师带回去酿酒多好!上次他用竹筒量度数总不准。”
赫尔兹摸着货架上的皮质手套,指腹蹭过防滑纹路:“这手套能防荆棘吗?上次摘灵果时我袖子都划破了。”
林姨拿起一把黄铜喷壶,对着阳光看喷嘴的孔洞:“这玩意儿浇灵花应该好用,比咱们用葫芦瓢泼省水多了。”
张凯忽然指着远处货架惊呼:“电动脱粒机!不过怎么没接电源?难道是用灵石驱动的?”
众人围过去,只见一台锈迹斑斑的机器旁挂着木牌,歪歪扭扭写着“灵气改造款,需配下品灵石”。
司徒琨敲了敲铁皮外壳,发出空洞的“咚咚”声:“要是能搬回村,秋收能省一半劳力。”
林海雪忽然拽了拽赫尔兹袖子,指着角落一堆藤编筐:“看那个会自动收口的筐子!以后采蘑菇就不怕洒出来了。”
她话音未落,筐子底部突然冒出几根藤条晃了晃,吓得她后退半步。
林姨笑着摇头:“都别光看新鲜物件,李博士说要买的灵矿探测器在三楼,咱们先把正事儿办了。不过这锄头...确实该换一把了。”
听到林姨说话,大家这才收敛心神,跟着李博士一路向前,先去买必须品。
到了三楼,大家看着李博士选购才知道,李博士何止是要买一样。
他选了这件,又选那件……而且由于都是大件,写个地址,送货上门。
这样来来回回,不知不觉就买了许多。赫尔兹他们甚至不知道,李博士还为大家买了自行车,医学套装……许多和平时生活无关,纯粹是他老父亲心理发作而买的东西。
……
在暮色里,天边洇开琥珀色的涟漪。夕阳垂在尖顶教堂的十字架旁,将锈红砖墙染成蜜糖色,鸽群掠过市政厅钟楼时,翅膀镀着融化的金箔。
运河水面碎成揉皱的锡箔纸,归船的桅杆挑着半枚落日,随波晃进芦苇丛深处,惊起几只灰鹭,扑棱棱衔走最后一缕橙光。
赫尔兹他们慢慢踱步走出商店。
“咕噜……”
林海雪的独自适时叫了一声,让赫尔兹他们这才想起,已经到来晚饭时间。
他们这群人,除了林海雪,也只有修为还有些偏低的李博士没有完全辟谷了。就连许耀,韩俊和宓稚萱也都先后进入金丹期,算是可以勉强辟谷。
所以,除了必要的饮食习惯,大家一般是不会感觉饿的。
看着林海雪涨红的小脸,林姨微微一笑,指了指商场对面的一家饭店说道:“今天咱也去尝尝当地美食吧。”
“好。”
大家一致应下。在张凯小跑着去停车场和服务人员打了个招呼,回来后,大家一起走进那家餐厅。
由于人太多,大家被安排在卡座,那里都是四人桌,赫尔兹他们这群人直接就占据了一半的卡座位置。
让原本还不算拥挤的饭店,一下子就给人满员的错觉。
坐在座位上,看着手里的菜单,大家都有些犹豫不决,倒不是觉得贵。主要是贵不贵,他们根本也没一个概念,无法得出判定结果。
主要是,说了来吃当地美食,那……到底菜单上哪些算是当地特色呢?
“油炸鱼薯条!这个我知道,挺有名的。”
“我们生活的这里,原本属于一个名为英吉利的国家,后来才并入大罗国……”
“那这里的所谓传统美食,都是这个原本英吉利的特色?”
……
此时,站在一边的服务员不知道的是,拿着菜单,看似安静思索的众人,正在不断传音探讨。
也只有许耀,宓稚萱,李博士,林海雪,韩俊不会传音,只能小声问着。
只不过还没有谁空出嘴来回答他们。
直到十几分钟后,和他们同桌的几个孩子才从他们的讨论中抽身出来。开始替他们几人出谋划策,给出点餐建议。
“肉馅羊肚,这道菜我觉得不错。”
“你点个馅饼吧,实惠!”
“要不要尝试一下炸鱼薯条,世界闻名的特色菜。”
“看看土豆色拉,或者卷心菜煎土豆……”
“这个牛肉怎么样?苏格兰蛋呢?……”
……
在这样的讨论下,倒是没多久,大家都有了自己的想法,然后开始点餐……
服务员一一记下,然后离开他们桌边。
看着就连吃饭时都板正坐着,吃的优雅,哪怕穿的不怎样,也努力维持自己绅士,淑女,贵妇人设的餐厅内吃饭的人们。
和在镇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的情景,让大家等餐时都不感到枯燥乏味,兴致勃勃的东看西看,然后传音讨论起来。
这样一来,只要许耀他们这些人没开口,看着他们这些人倒是比其他桌上更安静。
这反而让用餐的其他人感觉不可思议。
在他们刻板的印象中,大夏国来的人,就是粗俗的代表。一开口可以声传十里街不在话下。
有些人在内心疑惑的驱使下,也会偷瞄赫尔兹他们,见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孩子,其中有些看着年岁不大,但是都坐的笔直,就如钟一般纹丝不动。
其中一些大夏国通,不自觉的想起曾经读到的大夏文中的一些话: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还真是……”
有人刚吃完,放下刀叉,再次看了一眼赫尔兹他们,轻声感慨。果然,不出国门,很多道听途说不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