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与国资委迅速联动,一份详尽的《唐海市国有企业主要负责人公开竞选指导方案》很快出台。
方案规定,市政府和市委组织部双方提名的共十位候选人的基本信息、工作履历和竞选纲领,必须在各厂区公告栏和《唐海日报》上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让未来的“评判官”,广大企业职工,能充分了解每一位候选人。
根据方案,除尚无职工的唐海银行外,其余四家国企先内部推选出职工代表。
竞选当日,将由这些代表手握选票,决定谁将成为他们的领航员。
此方案在市委常委会上顺利通过。
而唐海银行还没有职工,因情况特殊,且在万玉丰的全力斡旋下,严威的任命方案终于在常委会上获得通过。
然而,接下来围绕四个企业负责人的公开竞选,成为全省瞩目的焦点。
竞选日当天,会场气氛庄重而热烈,仿佛在举行一场盛大的民主仪式。
不仅唐海本地媒体倾巢而出,连燕云省电视台、《燕云日报》等省级权威媒体也闻风而至,长枪短炮对准了主席台。
经过竞选演讲、公开答辩、职工提问、投票选举等多个环节,整个过程公开透明,在镜头下无所遁形。
结果毫无悬念,国资委推荐的龚飞翔、石闵钟、宋辛齐、于超群四人,凭借其扎实的专业背景、清晰的发展思路和对企业困境的深刻理解,赢得了职工代表们的高度认可,均以压倒性的绝对优势顺利当选。
端坐在主席台正中央的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康明,全程面沉如水,脸色阴郁得能拧出水来。
每一个候选人的高票当选,都像一记无声的耳光,抽打在他的脸上。
当省电视台记者试图将话筒伸向他,希望采访这位唐海市的一号人物时,竟被他生硬地挥手拒绝。
他放弃了在这个高光时刻发声的机会,也等于将全部的舆论舞台和胜利光环,拱手让给了董远方。
当晚的《燕云新闻》,黄金时段播报了唐海市这场别开生面的国有企业公开竞选。
镜头里,是董远方意气风发接受采访的画面,他侃侃而谈“民主选贤”、“市场导向”与“唐海新篇”。
而程康明,只在几个一闪而过的镜头里,留下一个沉默而僵硬的侧影。
这一役,程康明输掉的不仅仅是四个关键职位的人事安排,他输掉的是在唐海的政治威信、舆论高地和发展主导权。
他试图用规则束缚对手,却被对手用更宏大的规则反噬。
唐海市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专项会议的会场,布置得格外庄重。
刚刚经过公开选拔、新鲜出炉的五位国有企业掌舵人,坐在前排,身姿挺拔,神情中既有荣耀,也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会议的一项重要议程,是由市委组织部长吉祥当场宣读任命文件。
当“严威、龚飞翔、石闵钟、宋辛齐、于超群”五个名字及其对应的新职务被清晰有力地念出时,会场内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不仅是给这五位负责人的,更是对那场石破天惊的公开竞选的肯定。
这一刻,无声地宣告了董远方在唐海经济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主导权。
紧接着,董远方走向讲台,做关于唐海未来产业布局的主报告。
他没有讲空话套话,而是直接铺开了一幅清晰而宏大的战略蓝图:
“同志们,经过前期的重组与整合,唐海的经济战舰已经完成了检修与补强。下一步,我们的航向非常明确!”
他声音洪亮,目光扫过全场,带着决断力,说道:
“我们的核心战略是:巩固一个支柱,启动八大引擎!”
他详细阐述道:’一个支柱’:即坚定不移地巩固钢铁产业的支柱地位,这是唐海的根基,必须通过技术升级和环保改造,让其既强且优。
‘八大引擎’:则是要全力推进水泥、船舶、电力、电气、机械、地产、化工、港口这八个核心产业的集群化、现代化发展。
它们将是唐海经济未来高速增长的核心动力源,我们调整产业结构,绝不是为了打压钢铁产业,扶持其他产业。
而是在巩固钢铁的支柱地位基础上,推进其他产业的发展,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引擎。
最后,他提出了:
“我们必须坚持 ‘全市有支柱,县区有核心’ 的产业发展新结构。市一级攥紧拳头,聚焦主导产业;各县区则要依据自身禀赋,打造属于自己的核心产业,形成百花齐放、错位发展的生动局面!”
在关乎唐海命运的核心经济阵地上,他已然成为了那个定义规则、绘制蓝图、掌握航向的领航员。唐海这艘巨轮,正按照他的意志,开始转向新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