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吓得魂飞魄散,赶紧下车查看,一看直接吓懵了,只见一个拾荒老人在车轮底下。
齐梁愣在那里,大脑一片空白,有人拨打了120,几分钟的功夫急救车赶到现场,但是,已经无力回天。
经鉴定,双方责任各付一半。
齐梁十分自责,好好的一个人,因为他的疏忽大意而失去了生命。为什么自己总想照顾好每一个人的心情,却总是在无意中伤害到别人呢!
齐梁找到了拾荒老人的家人,尽全力做好赔偿,但对方狮子大开口,非要五十万,少了将会走法律程序。
如果按正常程序来赔,二十万足够了,对方看齐梁有钱,想狠狠的敲一笔。
翠莲知道这事也第一时间赶了过来,她给齐梁出主意,让他走正规程序,对方这是敲竹杠。
后来了解到,这个所谓的家人,不过是拾荒老人的侄子,已经十几年没有来往过了。现在过来要钱,看着对方那蛮横无理的样子,齐梁让他去起诉吧!
对方见势不便松了口,不要五十万了,四十万,三十万,实在不行就二十万。
齐梁怒斥对方:要钱的时候,知道有这个叔了,这些年你尽到赡养责任了吗?你叔无依无靠,吃不上饭的时候,你这个当侄子的在干嘛!
对方也不怕他:“你甭管我对我叔怎么样,他没了,他的家产就是我的。”
看到他嚣张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人家说的也对,血缘是受法律保护的。
齐梁想到了自己和翠莲的那个儿子,再不喜欢他妈妈,孩子可是自己的,虽然伤透了楼红英的心,但是没有办法了。
这时,从交警队传来消息,这个拾荒老人还有一个侄女,侄女自己找到交警队来的,她给帽叔一份遗嘱,上面清楚写着,百年以为本人所有家产归侄女所有。
这下没侄子什么事了。
听说侄女对拾荒老人还不错,经常过去照顾他的生活,平时也会给他一些零花钱。
但侄女自己的条件也不好,孩子生病,她下岗,所以也没能力供养老人。
老人为了给侄女减轻负担,自己就出来拣上纸壳子酒瓶子之类的卖。
拾荒老人的侄子不认可遗书,还说女儿没继承权。这话,可以去对法官说了,齐梁不想和他对话。
最后,经过调解,齐梁赔偿侄女二十万,侄子一分没有的出了局,这件事虽然结束,但给人家造成的伤害是永远的。
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翠莲全程陪同,给了齐梁精神上的支持,也让齐梁对她从心里没那么排斥他了。
这件事又让齐梁失去了一大笔钱,再加上农家乐生意不好,员工已经两个月没发工资了。翠莲瞒着齐梁,用自己的钱给农家乐员工发了工资。
丁荣看在眼里,气在心里,翠莲现在俨然是农家乐的老板娘,开始帮齐梁整顿内部,出谋划策,想助他东山再起。
楼红英和丁荣是有联系的,当她得知齐梁出事,本想回来与他一起共度难关。
她真的回来了,也真得看到了陪在齐梁身边的翠莲,那一刻,她感觉自己才是多余的那一个,于是,趁着夜色,她又悄悄的离开。
丁荣气不过质问齐梁:“你和翠莲不清不楚的是什么意思?要想和红英姐好好过,就和那个女人划清界限。”
“你说的容易,有孩子怎么划清界限?再说,楼红英她人在哪里我都不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她安慰过我一句吗?回来看过我一眼吗?”
她回来了…丁荣冷冷的说。
什么?她回来了?不可能,既然回来了为什么不露面?齐梁不相信。
“她回来,看到了你和翠莲相依相伴,她觉得自己是多余的,又走了。”
丁荣说着,给齐梁了一个用报纸包裹着东西,齐梁打开一看,是五万块钱。
丁荣说这是红英姐留给你的,她知道你现在最缺的是钱,在这个世界上,只有她是毫无目的毫无条件的爱着你的。
齐梁抱着楼红英留给他的钱,嚎啕大哭,既然回来了,为什么又要走呢,你知道我现在有多需要你吧。
“人家不走留下来干嘛,看着你和别人恩爱,纠缠不清吗?“丁荣又补了一刀,扎的齐梁更加难受。
就在这时,翠莲推门进来,手里拿了份计划表,兴致勃勃的对齐梁说:“我想到了一个好点子,咱们用以旧带新免费食宿的模式,把农家乐的生意再拉起来…”
说到一半发现办公室的气氛不对,齐梁眼睛红红的,翠莲当着丁荣的面,走到齐梁面前,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关心的问:“怎么了?不舒服啊!”
齐梁躲了一下,丁荣假装咳嗽了一声。
“哦,丁荣也在,正好咱们一起规划一下。”
故意装看不到丁荣的嫌弃,翠莲拉着他的胳膊走到办公桌前。丁荣甩开了她的手,没好气的问道:你是以什么身份参与到农家乐的规划呢?
翠莲冷笑了一下说:“你打算给我什么身份?”
我能给你什么身份,能给你身份的应!是他吧!丁荣指了指齐梁。
翠莲说什么身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帮农家乐走出困境。
“丁荣,我知道你在替楼红英打抱不平,我从来没想和她抢什么,是她自己躲起了清静,这不能怨我,也不能怪齐梁。”翠莲楚楚可怜。
丁荣看透了这个女人,靠孩子吃定了齐梁,可怜的是楼红英,还拿出钱来帮这个负心汉。
他走到齐梁面前拿回了那五万块钱,说了句:你没资格。
翠莲问:这是谁的钱?
楼红英的,怎么了?丁荣扬了扬眉毛。
翠莲的脸色沉了下来,质问齐梁为什么要收楼红英的钱。
不对,这女人是不是睡迷糊了?丁荣又重新把钱给了齐梁,放心拿着去用,我看看谁敢说啥,然后转身对翠莲说:
“大姐,他们俩是名正言顺的夫妻,怎么就不能要她的钱?倒是你,你算哪根葱姜蒜,在这里指手画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