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林晓雅的生活似乎并没有立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依旧按时上下班,处理着手头的工作,但秦枫的话像一颗种子,在她心里生了根。她开始有意识地观察身边的人。
她看到平时大大咧咧的男同事张强,在遇到技术难题时,会主动召集几个同事一起讨论,而不是一个人闷头钻研;她看到隔壁部门的李姐,因为孩子生病需要请假,会坦诚地向领导说明情况,并细致地做好工作交接;她甚至看到不苟言笑的部门经理,在一次项目失败后,并没有一味指责,而是和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承认自己在决策上的失误。
原来,大家都不是完美的,都会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承认脆弱,寻求帮助,似乎并没有那么可怕,反而让团队更加团结,让问题更容易解决。
林晓雅的心里,有什么东西开始悄悄松动。
周五下午,那个让她焦头烂额的项目又遇到了一个瓶颈。一个关键的数据模型始终无法优化到理想状态,她已经对着电脑屏幕熬了两个晚上,眼睛布满了红血丝,思路也变得越来越混乱。烦躁和沮丧像潮水般涌来,她几乎要把鼠标摔出去。
就在这时,秦枫端着一杯咖啡从她身边走过,不经意地问了一句:“还在忙那个模型?看你这几天都没休息好。”
林晓雅的眼圈瞬间有点发热,她深吸一口气,几乎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低声说道:“嗯……这个模型有点问题,我……我搞不定了。”
说完这句话,她感觉心脏都快要跳出来了,下意识地低下了头,不敢看秦枫的反应。承认自己“搞不定”,对她来说,无异于承认自己的失败。
办公室里安静了几秒钟,只有键盘敲击的背景音。林晓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她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迎接秦枫可能流露出的失望或者惊讶。
然而,秦枫只是平静地“哦”了一声,然后走到她的工位旁,放下咖啡杯,俯下身来看了看她的屏幕:“哪里卡住了?我对这个模型也有点研究,或许可以帮你看看。”
林晓雅愣住了,她没想到秦枫会是这样的反应。没有惊讶,没有质疑,只有平和的帮助意愿。她有些迟疑地指了指屏幕上的一个参数:“这里,我尝试了好几种算法,效果都不理想,误差始终降不下来。”
秦枫凑近来,仔细看了看,又问了几个她设计模型时的思路。林晓雅定了定神,开始慢慢地解释,一边说,一边梳理自己的思路。在讲述的过程中,她发现有些之前没想明白的地方,竟然渐渐清晰起来。
秦枫听完,点了点头:“我觉得你这里的逻辑可能有点问题,过于追求全面性,反而忽略了核心变量的权重。你试试把这个因子单独拎出来,用这个简化模型跑一遍看看?”他顺手在纸上画了一个草图。
林晓雅看着那个草图,眼前一亮,仿佛被一道闪电劈开了迷雾。“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她兴奋地叫出声,立刻开始在电脑上操作。
秦枫笑了笑:“有时候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一个人钻牛角尖太久了,换换思路就好了。我先回去了,有进展告诉我。”
“嗯!谢谢你,秦枫!太谢谢你了!”林晓雅感激地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秦枫摆了摆手,转身离开了。
林晓雅按照秦枫的建议调整了模型,果然,运行速度大大提高,误差也控制在了可接受的范围内。当结果出来的那一刻,她激动得差点哭出来。困扰她几天的难题,竟然在秦枫的点拨下,如此轻易地就解决了。
她看着屏幕上的数据,又看了看秦枫办公桌的方向,心里五味杂陈。原来,向别人求助,并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不仅不丢人,还能提高效率,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那种被帮助、被理解的感觉,真的很好。
这是她第一次主动向同事承认自己遇到了困难,并寻求帮助。这个小小的举动,对她而言,却像是翻越了一座大山。她拿出手机,犹豫了一下,给远在老家的母亲发了一条微信:“妈,最近工作有点忙,压力有点大,感觉有点累。你们身体怎么样?”
信息发出去后,她紧张地等待着回复。以往,她总是报喜不报忧,告诉父母自己一切都好。
很快,母亲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小雅啊,怎么了?工作不顺利吗?是不是又加班了?你要注意身体啊,别太累了……”电话那头,母亲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担忧。
听到母亲熟悉的声音,林晓雅的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她哽咽着说:“妈,没事,就是有点累。你们怎么样?上次说爸的腰不舒服,好点了吗?”
“好多了好多了,你别担心。”母亲连忙说,“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实在不行就休息几天,钱是赚不完的。要是压力太大,就回家来住几天,妈给你做你爱吃的菜。”
简单的几句话,却像一股暖流,瞬间涌遍了林晓雅的全身。她一直以为自己必须强大,才能让父母放心,却忘了,父母最希望的,不是她有多么成功,而是她能够健康、快乐。
“嗯,我知道了,妈。”她吸了吸鼻子,“过段时间项目不忙了,我就回去看你们。”
挂了电话,林晓雅感觉心里那块沉甸甸的石头,似乎轻了不少。她第一次发现,原来把自己的脆弱和疲惫告诉家人,并不是增加他们的负担,反而能让彼此的心靠得更近。
这天晚上,她没有像往常一样熬夜加班,而是准时回了家。她给自己做了一顿简单的晚餐,然后泡了个热水澡,早早地就睡了。睡前,她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原来,承认脆弱,寻求帮助,真的没有那么难。迈出第一步,世界似乎就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