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钱!”
“退钱!”
“各位叔婶,这钱现在真没法退啊!
咱之前不都说好了嘛,这钱是让你们入股养殖场的,等明年这时候你们肯定就能拿到分红。
而且我家养殖场这才刚扩建,钱都投里头了,我们家现在是真没法给你们退啊。”
“我不管!
张建军,你今儿个必须给老子退钱!”
“就是,今儿个必须退喽!”
“真没法退啊,咱不已经签过协议了嘛,况且……”
“况什么况,且什么且!
建军小子,我们原以为你是个好的,没想到你心咋这么黑呢?
之前还真以为你是好心让我们入股,闹了半天你就是在坑我们的钱啊!
我们给你张家投资入股一千块钱,得等上一年才能拿到一两百块钱的分红,哪有你这样的?
你们张家用我们的钱,自己倒是赚大钱了,结果却只肯给我们分红那么一点儿。
就没见过你们这么抠的!
你们跟过去的资本家有什么区别?
呸!”
“可不是咋滴!
张建军,你赶紧把钱给我退喽,可别耽误我们赚大钱。
你看看人家黄振强,这才是真正想拉扯咱村里人一把的。
同样是投资入股一千块钱,人家振强承诺三个月后能给九百块钱利息。
你瞧瞧你才给多少?!”
“就是……”
廖永明跟廖父刚跑到山脚下张建军家附近,就见到乌泱泱一大帮人把张建军家给团团围住了。
仔细一看,几乎整个黄家村和隔壁的刘家村的人都围在这儿了。
这场面让廖永明心里一个“咯噔”,生怕好兄弟张建军家出啥大事儿。
他刚要往人群里挤,结果就听到村民们不仅嚷嚷着让退投资养殖场的钱。
还七嘴八舌的说要拿退回来的钱投资黄振强的生意,说那生意几个月就能给翻倍的利息。
听到这话,廖永明下意识的停住了脚步。
他直觉黄振强让村民们投资的生意肯定有问题。
做生意的确能赚钱,甚至可以说是很赚钱。
可也没听说哪个生意能这个月投资一千,过俩仨月就能让本金翻倍的。
廖永明还真挺好奇,黄振强所谓的生意到底是啥。
于是他便站到人群最外围,打算再好好了解了解眼前这是怎么个情况。
在没搞清楚情况之前,廖永明干脆就没急着去帮张建军一家解围。
“各位叔婶,这钱真没法退。
所有钱我都投生意里头了,现在我是真拿不出钱来啊。
更何况咱已经签过协议,协议上白纸黑字写着入股资金需锁定一年,大伙儿可都是按了手印的!
咱不得按协议走嘛。
再说了,啥生意能那么赚钱?
投资一千给九百块钱利息,你们觉得这可能吗?”
“怎么不可能?!”
黄振强忽然走了出来,很强势的反驳了张建军的话。
这个黄振强就是当初从廖永明手里买了灯泡厂的工作,后来娶了多次算计廖永明的王晓玲,据说之后又跑去鹏城发展的人。
廖永明似乎很久都没见过黄振强了,并不清楚黄振强如今的情况。
甚至他在鹏城开服装厂这段时间,竟然也没见过所谓的在鹏城发展的黄振强。
廖永明只能从黄振强的外表上看,觉得他有可能是真赚到了些钱。
只见黄振强竟穿着一件,廖永明的服装厂生产的男款黑色中长款棉服,腋下夹着个公文包,头发竟然还烫了卷,大冬天的还带着个墨镜。
黄振强这造型,放在这年头还真不是一般的时髦,让人一看就觉得他肯定有钱。
尤其是将黄振强的形象跟张建军一对比,黄振强的优势就更明显了。
难怪村里人会更愿意相信黄振强说的话呢。
“建军兄弟,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啊!
你去过鹏城吗?去过南方吗?
你知道现在南方各大城市都发展成什么样儿了吗?
你别看你在咱黄家村这儿生意干的不错,可跟南方那边根本没法比!
你知不知道,在南方城市现在遍地都是万元户?
别说两三个月让本金翻倍了,我在南方还看见过不少大老板,两三天就能赚十来万,甚至能赚上够咱们普通人花一辈子都花不完的钱的。
所以我说,建军兄弟你可别再只守着你这一亩三分地儿了,快跟着我去南方看看、见见世面吧。
你去了南方就知道,现在哪还有人用你这种累死累活的方式赚钱啊?!
要我说,建军你干脆也别干这破养殖场了,你也跟着我干。
我跟你保证,只要你跟着我干投资我的生意,年底你赚的钱绝对够你开十个养殖场的。
正好大家伙都在,我就再跟你们好好说说,咱们人抬人公司的投资合作方式。
只要你们投资块钱入会,两个月后就能得利息9000块钱。
你只要再介绍一个人投资入会,你就能……”
黄振强站在人群最前方滔滔不绝的说着,底下围着的村民一个个听的甭提多着迷了。
只有廖永明忽然有些错愕。
他根本不敢相信这才刚刚八六年,国内居然就已经有上辈子那种害人家破人亡的传销了?
这怎么可能?
究竟是他理解错了,还是因为他的重生导致时空混乱了?
亦或是其实上辈子的这个时候,国内就已经出现这种情况了,只是他没听说过而已?
廖永明又仔细听了听,他觉得自己的判断肯定没错。
虽然上辈子廖永明因为穷,没参与过传销。
可村里毕竟有人参与过,电视上也没少讲过,所以廖永明多多少少还是有所了解的。
此刻越听黄振强忽悠,他就越肯定黄振强口中那所谓的生意就是传销。
这不崴了嘛!
村里人要是真信了黄振强的话,岂不就会跟上辈子在电视里看到的情况一样,因为传销家破人亡!
廖永明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村民们受骗。
可看着口若悬河的黄振强,看着此刻听到只要投资、拉人就能发大财,全家所有人都能成万元户,从而双眼直冒绿光的村民们。
廖永明觉得即使他此刻全力劝说,恐怕也不一定能打消村民们对这种不劳而获、一夜暴富的发财方式的向往。
这可咋办才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