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离开后,宋宣回到实验室,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对祁秘书说道:“小祁,你不用再去大学招人了。”
祁秘书有些惊讶地看着宋宣,不明白为什么突然改变了计划。
宋宣解释:“不久后,我们实验室就会迎来一大波人才。”
祁秘书点了点头,“他们大概什么时候能来?”
宋宣摇了摇头,不太清楚具体的时间,“应该就是几天后吧,不过你和李文可以提前做好准备。”
“如果你们觉得忙不过来,就多招几个人帮忙,一定要确保招聘工作顺利进行。”
“好。”
祁秘书点了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如何接待这些即将到来的人才了。
-
宋宣也没想到,第二天张老、王老、胡老就带着自己学生杀过来了。
当时他在研究所上班,直到下班后,他才从祁秘书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
宋宣知道这些老前辈们肯定很着急学生的前途,但没想到,他们的急迫程度完全超乎了他的预料。
由于实验室对于人才的招聘条件相对宽松,比公家单位要低不少,待遇却和公家单位不相上下,甚至略好一点,所以吸引了大量社会人士前来报名。
这一点,是宋宣始料未及的。
-
虽然宋宣对几位大佬的能力充满信心,但对于他们推荐的学生,持有保留态度。
果不其然,在实际的考核过程中,有些人的表现确实不尽人意。
还有一些人,在第二轮考核中就被淘汰出局了。
好在其他留下来的人都各有所长,这让宋宣感到稍许欣慰,拾取沧海遗珠计划行得通。
就这样,宋宣的私人实验室很快就招满了人。
原本略显冷清的实验室,也因为这些新成员的加入而变得热闹起来。
胡老等人在熟悉了实验环境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带着学生们开始研究他们之前的项目。
-
由于他们之前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和数据,此次重新开始研究时,进度明显比之前快了许多。
宋宣果然如他所说,只负责审核新立的项目,对于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并不会过多干涉,给予了团队充分的自主权。
在众多新员工中,宋宣特别留意了一下赵广画的情况。
赵广画可以说是这批员工中最为勤奋努力的人,每天总是第一个到实验室,最后一个离开。
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八十年代掀起了一股内卷之风,成为了当之无愧的第一代“卷王”。
赵广画之所以如此拼命,完全是因为他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但在其他同事眼中,他这种行为却被视为爱出风头、过分表现,甚至有些令人讨厌,这也导致他在实验室内的人缘很差。
宋宣深知职场霸凌的危害,其他地方他管不着,但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却不能发生这样的事情。
因此,他早早地定下了相关规定,明确表示任何违反规定的人,都将受到最严厉的惩罚——开除。
幸运的是,宋宣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未酿成严重后果。
虽然大家都不太愿意与赵广画交流,但至少还没有发展到职场霸凌的程度。
宋宣也无法强制他人与赵广画说话,只好让祁秘书时不时去送一下温暖。
-
1997 年,宋宣正式从研究所离职。
原本他计划1987年离开,但由于第五代超级计算机项目严重缺人,不得不延迟了离职时间。
这一年,距离他退休只剩两年。
宋宣颇为无奈,好在实验室是他独资控股,无论何时回去,那里的大门都随时为他敞开。
近年来,实验室的科研产出实现了量子跃迁式的突破,如今早已摆脱了过去难招人的困境。
然而,这与他没有多大的关系。
宋宣在研究所上班,因为科研任务繁重,无法全职管理,所以任命祁秘书为常务副主任,代行日常管理职责。
即便他不在实验室,这里也能正常运转。
在众人的努力下,“未来”实验室一跃成为计划从事科研与计算机交叉领域工作的专业学生的第二择业选择。
当然会有这样的结果,这除了众人的努力,也离不开政策的支持。
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越来越多人对一成不变的工资和日益高涨的物价感到不满。
当时国内外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活条件差距较大,加上敌对势力的鼓吹,许多人认为“国外的月亮更圆”,觉得出去就能过上好日子,这导致国内人才流失严重。
国家并未全面禁止公民出国,且这一时期的出国行为多以公派留学和因公出国为主。
眼睁睁看着大量人才滞留海外,领导们对此痛心疾首。
因为这些大多是高考恢复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这里的每一个人才,都是国家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培养出来的。
就在这个时候,宋宣的实验室进入了领导们的视野。
“未来”实验室虽是私人单位,发展势头却很好,职工待遇也十分丰厚。
这里不仅有清晰的晋升路径,能让员工看到成长方向,还有固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丰富的培训资源,助力员工提升能力。
此外,实验室和谐的工作氛围在业内广受好评。
最重要的是,实验室负责人宋宣是“自己人”,完全可以信赖——肉烂在锅里,总比喂了豺狼虎豹强。
因此,得到政策倾斜的“未来”实验室,发展得愈发好。
实际上,领导们的这个决策无疑是正确的。
“未来”实验室不仅为国家留住了大量人才,依托其科研成果成立的“未来”科技公司,这些年来还创造了显着的经济效益,推出了诸多“黑科技”产品。
因此,他才会说,“未来”能有今天,与自己关系不大。
-
宋宣没能按预期离开,是因为在国家政策倾斜“未来”之前,大量技术骨干和青年学者出国后滞留海外,导致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出现了人才断层。
这种情况下,宋宣走不了,也不能走。
十四年,眨眼就过去了,宋宣在研究所都没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宋宣刚走出单位,就看见李文站在车边。
他停下脚步,回头对送他的领导和同事说:“好了,接我的人来了。你们回去吧,以后有的是见面机会,不用搞这种依依惜别的场面。”
“未来”实验室和不少科研机构都有合作项目,宋宣这话还真不是客套。
孙所长点了点头:“宋院士,您慢走,路上注意安全。”
宋宣挥了挥手,朝车子走去。
李文见他过来,打开车门迎上前,想接过他手里的东西:“老板,给我吧,我来拿。”
“不用,就几步路,我自己能拿。”
宋宣怀里抱着私人物品,不愿让人碰,哪怕对方是李武的亲弟弟。
宋宣身边的警卫员已经换过几批了,李文的哥哥李武早就调到别的岗位,有了更好的发展。
而李文通过了宋宣的考核留了下来,那时实验室已经步入正轨,宋宣先安排他跟着祁秘书学习,等他能独当一面后,才调至自己身边工作。
这十四年来,宋宣也想过像安排祁秘书那样,让李文负责实验室的一些事务。
李文却更想留在他身边,所以他目前只有秘书这一个身份。
当然,作为“老人”,宋宣给他的福利待遇一点不比其他员工差。
“老板,祁副主任原本打算亲自来接您,不巧突然身体不适,已经送去就医了。”
李文见状没再和他争。
哥哥因为保密条例,从没透露过老板的喜好,不过转岗之前只跟他说过,在老板面前不用有太多想法,只管听吩咐就行。
这句话他一直记在心里,从不做多余的事,也没犯过忌讳,因此成了老板跟前的“红人”。
“他没事吧?”
宋宣脚步一顿,面露担忧,猜测是不是工作的重担把他压垮了。
比起他这个名义上的负责人,祁秘书身为常务副主任,才更像实际负责人,实验室的大小事务都归他管。
倒不是忌惮他夺权,这种事在其他实验室或许会发生,但在他这个有国家背景的实验室,完全不可能存在。
而且“未来”实验室有成熟的监管机制,一旦出现任何不妥,宋宣都能第一时间察觉。
李文回答道:“是劳累过度,有些心脑血管方面的问题。”
宋宣心里有些惭愧,问道:“他在哪家医院?开车送我过去。”
李文面露难色:“可是实验室和未来科技已经为您准备了回归迎接仪式。”
宋宣皱起眉:“立刻取消,我不需要搞这种形式主义。”
“好的,我这就通知他们取消。”
李文张了张嘴,本想劝说几句,最终还是应了下来,拿出“未来”手机拨打电话。
-
九十年代,路上的车渐渐多了起来,去医院的这条路有些堵。
一个小时后,他们抵达了首都人民医院。
李文带着宋宣往单人病房走,一路上跟他说着实验室和未来科技的情况。
“妈!您坚持住,别睡好不好?”
“求您了,我和妹妹就剩您这一位至亲了。”
“妹妹处对象了,您还没看到她对象呢。”
“是啊妈,别丢下我和哥哥好不好?”
“您再撑撑,医生马上就来了。”
……
李文听到这撕心裂肺的哭喊,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医院这种地方,每天都在上演生离死别,大部分人已经习以为常。
宋宣听着声音,下意识往病房里望了一眼,恰好看到了谭薇那张苍老憔悴、布满皱纹的脸。
两人的视线猝不及防撞在一起。
谭薇见宋宣神采奕奕,体态挺拔,丝毫不见衰老疲惫,顿时羞惭地捂住了脸。
或许是情绪太过激动,本就不适的身体没能承受住,她捂住脸后竟再也没了动静。
“妈~”
两人伸手一探,见她没了气息,满脸哀色地失声痛哭起来。
宋宣:“……”万万没想到,谭薇竟然把自己给捂死了。
-
“老板?”
李文走了一段路,说话间没听到回应,回头一看,才发现老板还在原地,不知为何没动。
“没事,我只是突然有了新想法。”
宋宣面不改色地说道,仿佛刚才的情绪波动只是一场幻觉。
他迅速调整好自己的表情,对李文说:“带路吧。”
“好的。”
李文在前面带路,他高考落榜后在老家一直以种地为生,来到宋宣这里工作后,也没有经历太多勾心斗角,心智相对单纯。
他与科研人员打交道比较多,对他们时不时就会“灵光一闪”的情况已经习以为常了。
所以,他并没有对宋宣的话产生过多的联想。
宋宣跟在李文身后,不再去关注那间病房。
就在他转身离开时,医生才姗姗来迟。
可惜的是,医生进入病房没多久,就确认病人已经死亡,委婉的宣布了这个噩耗。
两间病房紧挨着,谭薇的成年儿女哭闹声此起彼伏,宋宣想不听见都难。
“老板,您怎么来了?”
祁天荣原本正躺在病床上闭目养神,听到开门声,猛地睁开眼,看到宋宣和李文出现在这里,脸上满是错愕。
祁天荣长期熬夜伏案工作,不仅患有高血压,还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病根,此刻正躺在床上休息。
见到宋宣突然到访,他受宠若惊,急忙想要坐起来。
宋宣见状,快步上前,按住祁天荣的肩膀,关切地说:“你别动,我就是来看看你,身体怎么样了?”
祁天荣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回答道:“谢谢老板关心,我这老毛病了,休息几天就好。”
“你好好养病,不要着急,我还等着你回去帮我呢。”
宋宣看着祁天荣憔悴的面容,白了大半的头发,心中不禁有些愧疚,他为实验室付出了很多。
祁天荣连忙摆手,说道:“老板,您太客气了。实验室现在很忙,我不能耽误您的工作。”
“我已经让下面的人准备了一个回归欢迎仪式,就等您这位主角到场了,您快回去吧。等我身体恢复好了,就回去辅助您。”
宋宣笑着摇摇头,说:“不用了,我已经让小李通知他们取消了。你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工作的事情可以先放一放。”
祁天荣感激地看着宋宣,眼眶有些湿润。
他知道宋宣一直都很关心员工,但他工作繁忙,都是交代给他们这些管理去关心职员。
宋宣如此重视他的病情,亲自来探望自己,祁天荣怎会无动于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