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心中一紧,指尖无意识地蜷缩。伪装被识破的瞬间,冷汗顺着脊背蜿蜒而下。他迅速调整呼吸,双腿如老树盘根般扎稳,施展桩功太极十三式。掌心泛起微微的热气,看似轻柔的动作里,暗藏着多年习武的刚劲。冲在最前面的瘦高个带着狠戾的狞笑扑来,博源一个“揽雀尾”,巧妙借对方冲力,将其狠狠推向旁边锈迹斑斑的杂物堆。瘦高个撞在铁架上,发出金属扭曲的刺耳声响,散落的零件哗啦啦砸在他身上,疼得他龇牙咧嘴,半晌爬不起来。
其他几人见状,眼中凶光更甚,像嗅到血腥味的恶狼般疯狂围上来。博源身形一闪,施展出幻影身法,如鬼魅般在众人之间穿梭。他的脚步虚虚实实,身影忽左忽右,扬起的灰尘遮蔽了敌人的视线。刘三挥舞着寒光闪闪的匕首直刺而来,博源侧身躲过,顺势用“单鞭”招式,手掌如鞭,重重击打在刘三手腕上。“咔嚓”一声,刘三惨叫着松开手,匕首应声落地,在地面上划出长长的火花。
然而,敌人数量众多,博源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一个脸上布满麻子的男人从背后偷袭,那股混杂着烟味和汗臭的气息逼近时,博源凭借敏锐的直觉快速转身,施展“白鹤亮翅”,双掌拍出。麻子男被击退几步,却仍不死心,与其他人再度围拢。就在这时,一个光头男人从侧面冲来,带着风声的一拳狠狠砸向博源腹部。博源来不及闪避,硬生生挨了这一拳,只觉五脏六腑仿佛都要移位,喉间涌上一股腥甜,疼痛如潮水般席卷全身。
博源强忍着剧痛,继续施展身法周旋。他的目光扫过工厂角落布满灰尘的通风口,那里或许是逃生的希望。他故意朝着相反方向跑去,故意露出些许破绽,引得众人追去。脚步声在空旷的工厂里回荡,扬起的灰尘让他几乎睁不开眼。待众人追得稍远,他突然急刹车,施展幻影身法以最快速度冲向通风口。风从耳边呼啸而过,身后传来刘三气急败坏的叫骂声。
刘三等人反应过来,立刻追了上去。博源跑到通风口下,双手抓住边缘,用力一撑,身体向上一跃。可就在他即将钻进通风口时,刘三伸手抓住了他的脚踝,指甲深深掐进肉里。博源身体悬空,一只手紧紧扒着通风口边缘,另一只手不断捶打刘三的手。刘三吃痛却不松手,其他几人也纷纷围过来,想要将博源拉下来。博源心中焦急,急中生智,用脚猛踹刘三的脸。刘三惨叫一声,松开了手。博源抓住这瞬间,迅速钻进通风口,在狭窄的通道中快速爬行。粗糙的金属边缘刮擦着他的手臂和膝盖,火辣辣的疼痛让他几乎窒息,但他不敢停留,拼命往前爬。终于,前方有一丝光亮透进来,那是出口!博源心中一喜,加快速度,从通风口爬出,外面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博源顾不上休息,一头扎进树林,借着夜色的掩护,拼命奔跑。树枝划破他的衣服,荆棘勾住他的裤脚,可他不敢停下。不知道跑了多久,直到确定身后没有追兵,他才停下脚步,大口喘着粗气。此时,他浑身是伤,衣服也被划破得不成样子,但手中紧紧握着的手机还在,里面的录音是他反击的关键证据。
回到家后,博源一刻也不敢耽误,他仔细整理了手中的证据,包括录音以及之前收集到的刘三与不良记者勾结的一些线索。然而,当他准备向市教育局领导汇报时,却意外发现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通过多方打探和暗中调查,他发现了教育局内部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财务处处长周正竟与刘三的网咖存在着肮脏的利益关系。
在昏暗潮湿的网咖地下室里,刘三满脸谄媚地将一个鼓鼓囊囊的黑色塑料袋推到周正面前,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周处长,这是这个月的孝敬。多亏您照应,咱们这生意才能顺风顺水。”周正慢条斯理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眼神中闪过一丝贪婪:“小刘啊,做事要小心,别捅出篓子。最近那个博源可是个麻烦,你得想办法解决了。”刘三拍着胸脯保证:“您放心,我已经找人去教训他了。他要是再敢多管闲事,我让他在这城里待不下去!”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满是算计与阴毒。
原来,刘三为了让网吧在经营过程中少些麻烦,定期向周正行贿。周正则利用职务之便,在各种检查中为网吧大开绿灯。那些本该严格执行的未成年人上网禁令,在周正的操作下形同虚设。昏暗的网吧里,常常能看到未成年学生偷偷溜进来,沉浸在虚拟世界中。更过分的是,刘三的网吧还暗藏赌博机等违法设备,而这些,都在周正的庇护下得以保留。
此次刘三报复博源,周正更是在背后暗中推波助澜。他担心博源的行为会牵出自己与网吧的利益往来,便多次暗示刘三要“彻底解决”这个麻烦。在教育局的内部会议上,周正总是以各种理由拖延对刘三网吧的调查,甚至故意引导舆论,将脏水泼向博源。
博源深知,如果直接将证据交给教育局,很可能会被周正拦截或销毁,不仅无法还自己清白,还可能让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他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是汹涌的舆论压力,教育局和孩子们都在等待他澄清;另一方面是内部隐藏的敌人,随时可能对他的证据动手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博源决定先将证据备份,分别保存在几个可靠的朋友手中,并告知他们如果自己遭遇不测,务必将证据公之于众。然后,他开始收集周正受贿的更多证据。他利用自己的关系,通过一些曾与网吧有业务往来的供应商,逐渐掌握了周正受贿的账目明细和一些关键证人。那些账目上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着周正一次次的贪婪;那些证人的证言,诉说着周正与刘三之间见不得人的交易。
与此同时,市教育局因为持续的舆论压力和门口的骚扰,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局长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大发雷霆:“必须尽快解决这件事情,我们不能任由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抹黑教育局。不管是谁,只要与这件事有关,一查到底!”但周正却在一旁打着自己的算盘,他表面上义愤填膺,实则暗中联系刘三,让他继续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去教育局闹事,试图将责任都推到博源身上。
博源知道不能再等了,他精心策划了一场绝地反击。他首先联系了一位在媒体界颇具正义感的记者朋友,向他透露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自己手中的证据,但要求暂时不要公开,等待合适的时机。接着,他再次回到废弃工厂,在周围布置了一些微型摄像头,准备记录刘三等人的再次密谋。
夜幕降临,废弃工厂里亮起昏暗的灯光。果不其然,刘三以为博源被吓住了,又召集他的狐朋狗友在废弃工厂商议下一步如何继续抹黑博源和教育局。博源躲在暗处,通过手机监控着摄像头画面。只见刘三得意洋洋地说:“那博源肯定是被吓得不敢出声了。咱们再加把劲,多找些人去教育局闹,最好能让上面把博源开除,顺便也让教育局的那些领导们知道,跟我作对没好下场。”其他人纷纷附和,脸上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
就在这时,博源觉得时机已到,他悄悄通知了警方和那位记者朋友。很快,警笛声划破夜空,警方包围了废弃工厂,将刘三等人一网打尽。与此同时,记者也将整个事件的真相,包括刘三的报复行为、周正与网吧的利益勾结等,通过正规媒体渠道进行了全面报道。报道中附上了博源收集的证据,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账目明细和录音,将刘三与周正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
一时间,舆论风向瞬间扭转,民众纷纷对博源的遭遇表示同情和支持,对刘三、周正等人的恶行表示愤慨。市教育局也迅速展开内部调查,周正被停职审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