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回来的,咱一分钱没给,光是拿针线钱,这卖的钱几乎都是净赚的……这,这合适吗?”
李秋生听了陈晓燕的话,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一些。
他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地说。
“你不说,我还真没转过弯来……光想着挣钱高兴了。”
他说着看着炕上那包钱,沉吟片刻,眼神变得认真起来。
“你说得对,晓燕。哥是没跟咱计较,那是哥疼咱,但咱不能真就心安理得地白拿。”
“这皮子虽然是边角料,可攒起来也不少,放外面也能卖点钱的。咱不能占哥这个便宜。”
陈晓燕点点头,心里松了口气,她就怕李秋生觉得这是应该的。
看到丈夫和自己想到一块儿去了,她心里也踏实了。
李秋生伸手,将那布包里的钱重新倒出来,仔细地分成了大致相等的两堆。
他指着其中一堆说道。
“这样,晓燕,这钱咱不能都要。这一半,大概……嗯,有二十多块钱,算咱们给哥的本钱。”
“虽然可能不够,但也是咱一片心意。剩下这一半,才是咱们自己挣的辛苦钱。”
陈晓燕看着那分开的两堆钱,觉得这样心里敞亮多了。
李秋生又接着说:“光给钱,哥大嫂肯定不能要。”
“我看这样,明天咱俩去趟镇上,用这钱给妙妙和小石头扯点布,买点吃的。”
“就当是咱们当叔叔婶婶的一点心意。你看咋样?”
“这个好!”
陈晓燕眼睛一亮,立刻赞同。
“给孩子们买点东西,东生哥跟嫂子看着也高兴,比直接给钱强。”
“那行,就这么定了!明儿一早咱就去!”
李秋生一拍大腿,把属于“三哥”的那份钱小心地收好,剩下的钱也重新包了起来,脸上又恢复了笑容,这笑容里,多了几分坦然。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李秋生和陈晓燕就锁好门,揣着那份“心意钱”,脚步轻快地往镇上赶。
到了镇上,集市已经渐渐热闹起来。
两人先去了布店,精挑细选。
给妙妙选了一块鲜亮的花布,想着小姑娘穿着肯定好看。
又给小石头选了一块柔软的细棉布,做贴身的小衣服最合适不过。
之后,他们又去了供销社,买了半斤水果糖,这在当时可是稀罕物,寻常人家过年才舍得买一点。
还买了两包点心,虽然不是什么高级货色,但对孩子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
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两人心里都暖烘烘的,脚步不停地往李东生家走去。
然而,当他们走到李东生家院子外时,却发现大门敞着,里面只有陈老太太在院子里择菜,李东生却不见人影。
“婶子!”
李秋生扬声喊道。
陈老太太抬起头,看到是他们俩,脸上露出笑容。
“是秋生和晓燕啊,快进来快进来!”
“我哥呢?嫂子和小石头他们好着吧?”
陈晓燕一边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一边问道。
“都好着呢,金花在屋里喂石头呢。”
陈老太太指了指东屋,“东生啊,他一大早就被吴村长叫走了。”
“说是他们之前在村后挖的那个坑,养的鱼苗都长成了,今天捞鱼呢!说是要分给各家一点,剩下的拉去卖掉。”
李秋生一听,来了兴趣:“哦?那鱼塘弄成了?估计因为我没在家他们没喊我。”
此时,在村子后面那个被拓宽挖深的水坑边,正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个当初被李东生提议利用起来养鱼的废弃水坑,如今真的带来了收获。
李东生正穿着防水的油皮裤,站在齐腰深的水里,和吴村长以及几个年轻力壮的村民一起,嘿哟嘿哟地拉着渔网。
水花四溅,渔网越收越紧,里面顿时一片翻腾跳跃的景象。
“慢点慢点!别让鱼跑了!”
吴村长站在岸边,紧张地指挥着,脸上满是掩不住的喜色。
“放心吧村长!这网结实着呢!”
一个黑脸大汉用力拉着网绳,咧着嘴笑。
李东生稳住下盘,感受着渔网传来的沉重力道,心里也是一阵满足。
这鱼塘是他提议,也是他找来的鱼苗,带着大家一起清理维护,如今看到成果,比自己打到一头野猪还高兴。
终于,渔网被拖到了岸边浅水区。
嚯!
好家伙!
网里全是活蹦乱跳的鱼,大的有巴掌长,小的也有手指粗细,主要是鲫鱼和鲤鱼,在阳光下闪着银鳞,扑腾扑腾地溅起水花。
岸边围观的村民们都发出了惊喜的呼喊声。
“这么多鱼!”
“东生这法子真行啊!”
“今年过年能吃上鱼了!”
李东生抹了把脸上的水珠,对吴村长笑道。
“村长,看来今年的投入没白费。”
吴村长用力拍了拍李东生的肩膀,哈哈大笑。
“何止没白费!是大丰收!东生,你真是咱们村的福星!走,赶紧分鱼,剩下的还得趁新鲜拉到镇上去卖掉呢!”
于是,大家七手八脚地把鱼倒进早就准备好的大水桶和筐子里,按照之前商量好的,各家各户按人头分了一些。
剩下的最大最肥的几桶,则准备运走换钱,用作明年继续买鱼苗和维护鱼塘的本钱。
李秋生没来,李东生直接连着他的也一起领了,他用草绳穿了七八条肥硕的鲫鱼,心满意足地往家走。
回到家,刚进院子,就听到屋里传来妙妙银铃般的笑声,还有陈晓燕温和的说话声。
他拎着还在滴水的鱼走进去,果然看到李秋生和陈晓燕正坐在炕沿边。
妙妙围着他们,手里拿着一块花花绿绿的水果糖,正小心翼翼地舔着,小脸上全是幸福。
炕上,小石头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新来的叔叔婶婶。
“三哥回来啦!”
李秋生连忙站起来。
“刚捞完鱼?”
陈晓燕也笑着打招呼。
“嗯,对刚分完,你的那份我都拎回来了,待会儿走的时候记得带回去。”
李东生把鱼放到灶房门口的水缸边,看到炕上的布料和点心,还有妙妙手里的糖。
心里便明白了七八分,他看向弟弟弟媳,眼神温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