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明对两人的判断表示认可:“和我想的差不多。男主角的人选,如果皇冠那边没有更适合的提议,罗文熙确实可以重点考虑。”他话锋一转,眉头微蹙,“不过,我看陈明杰今晚的安排,恐怕不只是想让罗文熙当男主,他那个架势,像是想把悦雅也塞进来,凑成男女主角的打包方案。”
方宇听了这话,想了一会说道:“我倒是觉得带悦雅来应该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那么聪明的人,不可能故意选一个形象气质都不符的女演员过来。”
刘牧看了一眼方宇,说道:“小宇说的也有道理,不过那是他们内部的事情了,我们只要表达出我们的态度就好。”
另一边,温佩娴母女乘坐自家的豪华轿车返回住所。车内气氛与来时截然不同,沉闷而压抑。悦雅一上车就垮下了脸,再也维持不住那精心练习的甜美笑容,她用力将手包摔在旁边的座位上,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羞恼:
“妈!你说他们到底是什么意思?那个周总和刘导,对我爱答不理的,饭桌上就没正眼看过我几次!他们是不是……根本就没看上我?”她越说越觉得委屈,想她悦雅在彬州,什么时候受过这种冷遇?
温佩娴的脸色也不好看,精心描画的眉毛微微蹙起。她拍了拍女儿的手背,既是安抚也是自我安慰,语气却带着惯有的高傲:“哼,只能说他们是有眼无珠,不识抬举。我们主动示好,给他们这个合作的机会,是他们自己不珍惜。繁州来的团队,到底是不懂我们彬州的规矩。”
虽然她试图用这种贬低对方的方式来维持自己的体面,但心里其实也摸不透对方的态度为何如此冷淡。
悦雅听了母亲的话,心里稍微好受了一点,但随即又想起另一个人,带着点幸灾乐祸的心态问道:“那你说……罗文熙呢?我看他在饭桌上,不也没怎么跟刘导和周总搭上话吗?是不是他也没被看上?”
听到女儿提起罗文熙,温佩娴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她回想起席间的细节,罗文熙确实没怎么与周正明及刘牧搭上话,但是……他几乎全程都在和那个小编剧方宇,还有那几个年轻演员聊天,看起来气氛相当热络。
“这个……”温佩娴沉吟了一下,“罗文熙那小子,精得很。他没去巴结周总和刘导,但他把功夫都下在了那个方宇身上。那个方宇……似乎并不只是个简单的编剧,在那两个人面前,话语权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要重。”
在彬州娱乐圈,编剧的地位远不如导演和投资方,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太多发言权,尤其是像方宇这样年轻的、没有几部作品的编剧,更应该是在导演和资本面前唯唯诺诺才对。
她这次带着女儿来,本想着凭借着自己过往的影后地位和如今经营的人脉,十拿九稳地认为能帮女儿拿下这个女主角,甚至可能还能附带一些有利于自家公司的合作条件。她笃定对方会卖她这个面子。
结果没想到,现实却给了她一个软钉子。对方的态度客气而疏远,核心决策圈(周、刘、方)显然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并没有因为她的身份和主动示好就轻易买账。
看着女儿依旧气鼓鼓的脸,温佩娴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维港浪潮电影节开幕的前一日,在一场非公开的会议上,周正明代表盛世娱乐与星方绽语工作室,与皇冠影业陈明杰、导演杜克以及演员罗文熙正式敲定了合作协议。
杜克如愿以偿地拿下了《都市情缘》的导演筒,罗文熙将饰演片中命运多舛的男主角“小武”,而郝雨也确定出演男三号“威哥”。至于女一号人选,陈明杰在周正明的明确态度下,放弃了继续推荐温雅的打算,转而表示会去努力接洽一位在彬州以演技扎实、颇具灵气闻名的年轻女演员梁静仪。
---
维港浪潮电影节开幕的当天,红毯沿着海滨长廊铺就,长达近一百五十米,一侧是碧波荡漾的大海,另一侧则是热情高涨的影迷和媒体。
海风轻拂,带来了微咸湿润的气息,也吹动了女明星们的裙摆和发丝。巨大的电影节logo——一个由海浪与胶片抽象结合而成的动态图案,投射在入口处的巨型水幕上,与背后闻名彬州的维港夜景交相辉映,现代感十足。
出席开幕式的电影人们的登场方式也更具维港特色。不仅有常规的豪华座驾,更有嘉宾搭乘精心装饰的复古敞篷车沿滨海公路驶来,甚至还有少数重磅人物直接从海上乘坐游艇抵达邻近码头,然后信步走上红毯,引来阵阵惊呼和镜头追逐。主持人的串场词也更为国际化且轻松活泼,熟练地切换几种语言,不时与红毯旁的观众互动,巧妙地调动着全场气氛。
方宇随着《橄榄树下的情人》剧组在指定的候场区等待。这里视野极佳,他能清晰地观察到前方红毯上的一切。
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电影人在此汇聚,各种语言、各种问候方式在候场区交织。
当《橄榄树下的情人》剧组踏上这条独特的海滨红毯时,湿润的海风与无数闪光灯一同扑面而来。方宇、程宏逸、可馨和郝雨几人经过金幕电影节的历练,面对这样的场面已然从容了许多。几人微笑着向红毯旁的媒体和热情观众挥手致意。
与金幕电影节的开幕仪式不同,维港浪潮电影节的开幕流程显得更加简洁务实。没有盛大的文艺演出,在红毯环节结束后,所有嘉宾直接移步至主放映厅,以一部精心挑选的入围影片的展映,正式宣告电影节的开始。
作为本届电影节的开幕影片,组委会选择了一部彬州本地知名导演的最新力作——《春秧街最后一场雨》。这部影片在展映前就备受期待,被认为是本届电影节金浪潮奖(最佳影片)的有力竞争者。
方宇对这部电影抱着极大的好奇和热情。这是他第一次如此正式地观看一部繁州之外的影片,他期待能从中感受到不一样的电影语言和文化表达。全程他端正地坐在座位上,认真地观看着银幕上的每一个画面。
然而,随着影片的推进,方宇的眉头不自觉地微微蹙起。两个多小时的放映结束后,当影厅内响起热烈的掌声时,他也跟着鼓掌,不过内心却充满了困惑与不解。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这部电影拍得太过晦涩难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