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虽然这么想着,但他看着这一幕的表情,还是把满意和享受四字,大大方方的写在了脸上。
所谓的‘心里那个美啊’,也就不过如此了。
当然了,他即便是心里觉得很美,但也觉得有些美中不足。
“说咱立允炆为储,是眼界高远就行,怎么还说咱放权给他林昊,也是眼界高远呢?”
“也对,咱怎么能要求百姓明事呢?”
“他们全都被他林昊忠义的外表所惑,自然都说他林昊的好话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在听到一些就近的言论之后,就又皱起了眉头。
“这些百姓,怎么也说话只说一半?”
“咱立咱的嫡长孙为皇太孙,咱立咱的嫡长孙为储,合乎礼法,怎么就会遭受满朝文武的反对呢?”
“你们这些老百姓,又怎么会说出这句‘不知道咱是怎么想的’呢?”
想到这里,朱元璋的目光,就开始在人群之中,不断的搜寻了起来。
在此期间,他发现不少人说过类似的话。
可每当他们要说到关键地方之时,就总用那么一个‘大聪明’,要来提醒一句‘闭嘴,不想活了’之类的话。
朱元璋恨了一眼,这些讨厌的大聪明之后,就又再次思索了起来。
“他们为什么要提醒这么一句?”
“他们为什么要在,这些人说到关键地方的时候,提醒这么一句?”
“允炆......”
朱元璋想到这里之后,就围绕着‘允炆’二字,再次展开了思索。
可也就在下一瞬,黄子澄又从包袱里拿出了第二道圣旨。
黄子澄看着面前的话事大僧道:“不接旨也没关系。”
“待会儿,两道圣旨一起接!”
说着,他就拉开第二道圣旨,大声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基于对佛门六根清净,不慕名利的宗旨的尊重,朕决定设立门票与香油管理司。”
“普通百姓入寺游览,不收门票钱,香油钱不超过十文,即为寺院免税所得,超过十文的超过部分,即为朝廷所得。”
“但凡求佛保佑得利的商人入庙,门票一贯钱(一两银),此项收入,归朝所得。”
“但凡求佛保佑得利的商人入庙之后,所献香油钱,不超一两,即为寺院免税所得。”
“超过一两,超过部分,采取‘阶梯上税法’,具体多少香油钱上多少税,朕会后续补充税法。”
“钦此!”
黄子澄话音一落,还没消化完上一道圣旨的话事大僧,直接就陷入了呆愣之中。
不仅是这名话事大僧,就连在场的军士和百姓,也都陷入了呆愣之中。
唯有黄子澄和李景隆二人,一脸的惬意。
很明显,他们作为大明建文一朝的‘权力核心成员’,早就看过了这两道蜡封完好的圣旨。
甚至这两道圣旨的字里行间,还有他们出谋划策的影子。
朱元璋看着二人脸上的‘惬意之色’,也只是眼睛那么一眯的同时,心中暗道:“只怕,这第二道圣旨,就是他林昊的‘旨意’吧!”
“你们这些人,包括他朱允炆,顶多就是个润色文字之用!”
朱元璋之所以会有此想法,只因为他太了解林昊搞钱手段了。
早在大同县之时,他就领教了林昊的搞钱手段。
如果不是他超强的搞钱手段,他绝不可能在短短三年的时间之内,就把一贫如洗的边城,变为真正的塞上江南。
朱元璋想到他初到大同县之时,对林昊的搞钱之法,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现在想来,也不是那么的可恨。
只要他的这道旨意得以成功实施,这天下的佛门寺院,就和那秦淮河畔的‘应天娱乐产业一条街’一样,都会成为朝廷的钱袋子。
想到这里,朱元璋就忍不住的掰起手指,算起了账。
紧接着,他的表情就可以用‘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来形容了。
他这么一个也算是‘朱和尚’出身的人,自然知道寺院信众的财力。
这天下的寺院,自然不乏真正渡‘有缘人’的寺院,但更多的却是渡‘有银人’的寺院。
而这些寺院之中,往往又是渡‘有银人’的寺院,最为出名,也香火最为鼎盛。
想到这里,朱元璋甚至还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一刻的朱元璋,还真就是由衷的希望他林昊的这一‘旨意’,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顺利实施。
可也正因为他也算是‘朱和尚’出身的人,他才更加清楚这些寺院的力量。
他林昊的这道‘旨意’想要顺利实施,还真的不轻松。
除非,这座由他朱元璋亲笔题字的,所谓的‘皇家寺院’,真的成为率先遵旨的榜样。
可是,这容易吗?
这绝对不容易!
别看李景隆带甲一千,他绝对不敢动真格的。
即便是这名话事大僧抗旨不遵,他也绝对不敢动真格的。
原因无他,就因为这座寺院位于,他朱元璋亲笔题字的牌匾之后。
想到这里,朱元璋那看着这一幕的眼睛,瞬间变得深邃了起来不说,一双刀眉也跟着皱了起来。
而他眼前的这一幕,也正如他所料。
这名话事大僧反应过来之后,完全没有接旨的打算。
别说是规规矩矩的跪下接旨了,哪怕是站在那里伸手去接的动作,都一点没有。
这名话事大僧看了看这两道,不仅有损他们寺院的利益,还有损全国寺院的利益的圣旨,当即就朗声长笑了起来。
紧接着,他就看向孝陵所在的方向,大声控诉道:“太祖高皇帝啊!”
“您看到了吗?”
“这就是您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推上来的新皇帝。”
“他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全盘否定您老的的政策,甚至连您送出来的恩典,他都要收回啊!”
“他这是陷您于不仁不义的境地啊!”
紧接着,那群人高马大,看着就能把蒙元猛将一拳打趴下的武僧,也跟着声嘶力竭的叫喊了起来。
这名话事大僧的声音不算大,可加上这上百武僧的声音,就足够的大了。
很快,这些说给‘太祖高皇帝之灵’听的话,就传到了在场所有军士和百姓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