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福建舰入列一个细节被央视特地剪出来,新闻联播硬是给了6分钟特写,比好多头条新闻都有排面,这是深怕大家给忽视了。】
【这个镜头就是弹射器上的往复车“唰”地一下动起来,突然出现,接着戛然而止,跟开了慢动作似的。】
【这个场景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网友,看了的第一反应都是像飞船时空跃迁一样,突然出现,骤然停止。】
天幕下。
唐朝,作为一个看过不少科幻电影的人,李世民看到福建舰往复车瞬间出现的画面,说道:“朕看着这个场景也想到飞船跃迁的画面,这确定不是剪辑的吗?”
程咬金附和道:“是特效吧”。
众人还是不相信,这么科幻的一幕,就这么水灵灵的在现实上演了?
【可如果考虑到央视视频从来都是保持原汁原味的,不做特效处理,那我们就不得不细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了。】
【这一个画面就把电磁弹射前所未有的能力, 充分展示出来了, 相比于蒸汽弹射, 不仅没有了次数和频率的限制, 还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力度大小, 甚至还能分段局部的调节力度, 甚至在中途刹停, 甚至可能还有动能回收, 相当的游刃有余。】
天幕下。
在得到这是真实画面的肯定回复后,大家再次看向央视发布的3分钟循环纯享版视频,才陡然发现一个问题。
房玄龄对着李世民说道:“陛下,请看,甲板上随风飘动的旗帜速度没有随往复车的瞬间停止而变化,这说明视频没有慢放”。
李世民又仔细看了看,说道:“好像是,真的是瞬间出现瞬间停止的,这怎么做到的”。
程咬金也是瞪大了双眼,不解的问道:“是啊,这么快的速度骤然停止,那挡住它的东西得多硬啊,这家伙自己又得多结实啊”,
说完,程咬金又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岂不是说这玩意也用不了几次”。
就在大家争论得时候,天幕缓缓做出了解释。
【电磁弹射其实这就类似于弓箭或者弹弓。和二战时期那轻飘飘的螺旋桨飞机不一样,现在的舰载机空载都非常重,再加上导弹就更重了,要想从甲板上起飞,必须要借助外力。
【比如说常见的翘头的滑跃甲板,但这种甲板存在限制舰载机起飞重量、甲板占用面积大、单位时间飞机出动效率低、无法使用固定翼预警机等缺陷。】
【而弹射技术解决了这些问题。弹射技术类似于弹弓能把舰载机弹出去。其中蒸汽弹射好比拉一根特粗的弓弦,想拉开得费老大的劲烧蒸汽,等压力够了就一下弹出去,力道没法调,弹轻了弹不远,弹重了还容易把飞机崩坏。而且拉一次得歇半天,没法连着弹。】
【电磁弹射就不一样了,不用烧蒸汽,通上电就能产生电磁力,想弹多远、用多大劲,调调电流就行,小到无人机,大到几十吨的舰载机,都能精准“发射”。更妙的是,还能中途刹车,就像福建舰镜头里那样,瞬间停住不费劲,甚至还能把动能回收起来再用。】
【这背后藏着个物理定律——楞次定律。大家可以做个简单的实验。用磁石摆一个滑道,然后往滑道中间扔一块铜锭,你们会发现铜锭下落过程受到一股无形的阻力,这便是楞次定律——“来拒去留”的特性。】
【电生磁,磁生电。铜是良好的导体,铜块再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即涡流,涡流又产生磁场。这股磁场与我们摆放的磁石的磁场相斥,运动便受阻了。】
【大家可以做一下这个实验,铁不行,铁会直接被磁石吸住。得用磁石吸不住的,你们这个时代没有铝,那就用铜、金、铅这些,你们会发现速度不一样,这就是导体内产生得电流不一样继而导致产生的磁场有强弱,最终表现为下落速度不一样。】
天幕下。人们见天幕暂停了,有条件的去找了找东西,很快就观察到了实验现象。
明朝。永乐年间。
朱棣命人找来磁石和金银铜实验了一番,顿时一惊:“还真是,不过银和铜怎么没什么区别啊”。
朱高炽不确定的说道:“这.....或许是两者导电性差不多?”
然而朱棣居然没怎么在意这些,更多的感慨道:“这真是奇妙啊,不靠实物便将物体发射、牵拉住了,其原理居然这般简单”。
朱高炽:“然而这也是发展科技最麻烦的地方,原理往往简单粗暴,实现起来却难如登天,以至于成功之前没人能确定它有没有用”。
其实他还有句话没说,那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十来年难以出结果的项目肯定是会随着皇位的更替和官员的变动而强制下马的。
【福建舰平时弹射时,磁场推着往复车往前跑;要刹停了,立马改变线圈电流方向,磁场也瞬间改变方向,根据楞次定律产生反向阻力,硬生生把高速运动的往复车“拽”停。】
【这个过程是不需要靠机械装置来限位的,没有硬邦邦的机械摩擦。这就是我们福建舰弹射时和美国的电磁弹射声音不一样的原因。】
【说起来,福建舰从2017年露出第一个分段,到2025年正式入列,满打满算不到8年。这速度有多吓人?美国福特级航母从开工到服役用了10年,它的姊妹舰肯尼迪号2019年就下水了,结果在船厂泡了6年还没海试,成了名副其实的“耐泡王”。】
宋朝。
某造船厂内,匠人无视了被泡在海里6年的耐泡王”,眼里全是对福建舰建造速度的震惊:“8年不到就造了这么大一艘船?!”
一旁的工友提醒道:“8年是包括了几年的测试,造出来应该是更短的时间”。
“我的天呐,这还真是下饺子啊”。
船坞内,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照后世这造船的速度,第四艘也差不多了吧”。
【咱福建舰不光快,还创下了个世界纪录——世界上第一艘常规动力电磁弹射航母。之前好多人觉得,电磁弹射费电,只有核动力航母才能用。咱中国工程师偏偏打破这常规,靠先进的综合电力系统,把常规动力的能量分配玩得明明白白,没核动力照样驱动电磁弹射。】
【可能有人没概念,电磁弹射对航母战力到底有多重要?咱先说说之前的辽宁舰、山东舰。这俩都是滑跃甲板,舰载机起飞全靠自己从斜坡上飞起来的。】
【山东舰去年在西太平洋搞演练,小日本的自卫队天天盯着数,9天内起降了570多架次舰载机,其中歼-15就有420架次,日均46架次,已经破了滑跃航母的纪录。】
【但这背后是有代价的:山东舰只有一个重载起飞位,歼-15想满油满弹起飞,就得用“特殊加力”——相当于让发动机“超频”,短时间内猛提推力,说白了就是“透支”寿命换起飞。其他两个短起飞位更憋屈,飞机只能少装油少挂弹,战力直接打折扣。】
【福建舰一亮相,这些问题全解决了。电磁弹射不用飞机自己“跳”,歼-15t舰载机再也不用委屈自己减油减弹,满挂导弹、载满燃油就能起飞,航程和火力直接拉满。而且弹射速度贼快,30秒就能准备好下一架,一天下来能弹射120多架次舰载机,是山东舰的两倍还多。】
【这意味真要是有情况,福建舰能在短时间内派出更多战机,争夺制空权、打反舰导弹都更有底气。】
天幕下。抗战时期。
刚从延安学习完后来后,在听到未来我们自己的航母如此厉害,战士们也放弃了争论战列舰和航母那个厉害了,统一转向航母。
“好,这下打小鬼子更简单了,让他们也尝尝炸弹吃个够的滋味”。
一位颇有见解的战士说道:“那岂不是可以完全不出动地面部队了?”
.....
【而从战略上说,福建舰入列后,咱中国正式成为除美国外,唯一一个有三艘航母的国家,而且是唯一有电磁弹射常规动力航母的国家。】
【以前辽宁舰、山东舰轮流值班,西太平洋有时候会“空窗”。现在三艘航母可以实现一艘部署、一艘训练、一艘维护,保证西太平洋随时有航母在。】
【如果有突发状况,其他航母也一定可以紧急转入战备值班状态。届时太平洋上就会出现一支无比强大的人民海军,成为西太平洋海域维护局势稳定的压舱石。必要之时,将西太海军的胜利天平彻底扭向东方,成为实现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最强助力。】
天幕下,抗战时期。
当他们知晓未来的海军竟然能够取得这般令人振奋的成就时,革命先辈们不禁感到无比欣慰与自豪!
“好,解气,解气啊”。
激动之余,有人将期待的目光投向更远方:“这第四艘会是怎么样的呢”。
“是啊,你们说第四艘会叫什么名字?”
话题一出,众人兴致盎然。有猜“广东”,有提“江苏”,虽意见不一,脸上却洋溢着同样的期盼与骄傲。他们知道,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祖国向海图强的坚定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