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陈大爷家,李卫东就骑着摩托车往小酒馆而去。
今晚他打算在徐慧真那里歇息,也省得来回跑。
到了小酒馆门口,他就见里面比往常热闹不少,几张桌子都坐满了人,划拳声、谈笑声混着酒气飘出来。
李卫东心里也是想明白了,这是快过年了,大伙都想凑个热闹,喝点好酒。
他走进屋子,还没站稳,就听见有人喊他:“卫东,这边!”
听到叫声,李卫东也是循声望去。
只见牛爷和片爷正坐在靠里的桌子旁朝他招手,桌上摆着两壶酒和几碟小菜。
李卫东笑着走过去:“牛爷,片爷,您二位也在这儿呢。”
“可不是嘛。”
牛爷往旁边挪了挪,给李卫东腾出个位置。
“前几天家里忙,今天得空,赶紧来这儿喝两盅。”
片爷也笑着接话:“我这几天虽然没来店里,可没断了从这儿打酒回去。
睡前抿两口,睡得香着呢。”
正说着,李卫瑶拿着一块抹布走了过来。
见了李卫东,她也是笑着问:“刚到?要点什么?”
“先来几壶酒,”李卫东说,“让刘嫂看着配几个菜就行,随意点。”
“行,我这就去说。”李卫瑶应着,转身往后厨走。
牛爷看着李卫东,眯眼笑:“看你这精气神,最近日子过得不错?”
“还行,瞎忙活。”
李卫东坐下,给两人面前的酒杯添满。
“这不快过年了,四处跑跑。”
片爷喝了口酒:“你这孩子,就是实诚。对了,年货都备齐了?”
“差不多了,该有的都有了。”
李卫东笑着应道,“等过了年,再请您二位来这儿喝顿好的。”
“哎,好。”
牛爷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就等你这句话了。”
小酒馆里暖意融融,酒气混着菜香弥漫开来,墙角的炭火烧得正旺,映得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
窗外的寒风还在呼啸,可屋里的热闹劲儿,已经把年关的喜庆气儿烘得足足的。
第二天早上,李卫东在徐慧真家睡醒,洗漱妥当后,就往李小霞家而去。
他准备先把给李小霞一家准备的些年货给过去。
到了她们家门口,开门的是李小霞的母亲。
“卫东来了?快进来。”
她笑着往屋里让:“小霞一早就去供销社了,年底忙,这几天都去的早一些。”
李小飞也从里屋跑出来,见到李卫东也是高兴的喊了声“姐夫”。
李卫东把摩托车上的大麻袋提进屋里,然后放在地上。
他笑着说:“阿姨,这是给你们准备的年货。”
听到给这是给自己家准备的东西,李小霞的母亲和李小飞都看向地上的麻袋。
这个麻袋看起来就不小,里边被装的满满当当的,也不知都装了什么。
“卫东,这些东西你还是那回去吧。你前段时间拿来的东西还有不少,家里真的不缺什么东西。”
听到李小霞母亲这么说,李卫东也是笑了。
“阿姨,那些东西都是给你们平时吃的,我今天带来的东西是过年用的。
里边不仅有花生、瓜子、糖果这些东西,还有过年要用到的其它东西,比如肉或是炮仗之类的东西。”
听到这话,李小飞就高兴的跑了过来。
他拉着李卫东的胳膊问道:“姐夫,真的有炮仗?多不多?都有那些啊?”
看着自己儿子这样,李小霞的母亲也是有些不好意思了。
同时他又开始埋怨自己的这个儿子。
“小飞,别缠着你卫东哥这些东西咱们不能要。”
也不管自己儿子那失落的样子,她又把目光看向李卫东。
“卫东这些东西我们真的不能要,你还是带回去吧。”
见李小霞的母亲又说这话,李卫东却是再次开口。
“阿姨,给你们的东西,你们就留着,再推辞的话就是把我当外人了。”
听到这话,李小霞的母亲也不知再说什么了。
而李小飞也是又高兴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李小霞额母亲才点了点头。
“那这些东西我们就收下了,那真是谢谢你了。”
李卫东赶忙摆了摆手。
“阿姨,不用说这些,我们都是一家人,说这就见外了。”
李小霞的母亲点了点头,然后就和李卫东说絮叨起了一些家常。
李卫东听了也是笑着附和,并且时不时也回应几句。
李小飞也凑过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会儿和胡同里小伙伴的事,一会儿问李卫东最近去了哪里。
李卫东耐着性子一一应着,又问了问他们过年的打算,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个多小时。
等从李小霞家出来,已经过了十点。
李卫东看了看天色,决定回趟村子。
把给爷爷奶奶准备的年货送去,顺便也看看村里的情况。
骑上摩托车往村外走,路面也变得难走起来。
路边的田地光秃秃的,只有几丛枯黄杂草在风里摇晃。
李卫东望着远处灰蒙蒙的村庄,心里忽然沉甸甸的。
他想起了接下来几年的光景,那场席卷全国的自然灾害,粮食会变得格外金贵,人们的日子会难上加难。
看了看摩托车挎兜里的年货,又感知了一下自己空间里的情况,他的心里也踏实了不少。
虽说他无力改变大环境,救不了全国的人。
但凭着这些东西,保障自家和亲戚朋友的供应,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此时的轧钢厂,杨卫民坐在办公室里,脸色严肃的看着眼前的采购科科长。
“王科长,我给你个任务,立刻去采购一批日用品:毛巾、肥皂、搪瓷缸,每样至少八千个,务必在两天内凑齐。”
王科长愣了一下,在心里计算了一下:“厂长,采购这些东西倒是不难,可数量要是太大.....这些厂子里边的存货怕是不够啊。”
“我不管你用什么办法。”
杨卫民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
“你就是去这些厂子里求,也必须尽快把东西弄回来。这关系到年底职工福利,不能出任何差错。”
王科长看着杨卫民紧绷的脸,知道这事没得商量,只能硬着头皮应道:“是,厂长。我这就带人去办,争取尽快给您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