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据我们的族人回报,去年这帮学习过的孩子们回去之后,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年他们各个部落种植的粟田,就要比去年多出来很多,虽然今年收获的具体数字还没有下来,但可以肯定,收成绝对比去年要多的多。”
“那很好,即便今年很多部落上交的‘税费’只有三成,但粟田数量多了,我们得到的反而会更多,而且这些部落的负担,也会少上很多,可谓大家都很满意。”
熊部落不是随便收取的这些“税费”,其中有至少一半,又通过各种方式,“返回”到这些部落当中,比如“留学生”的食宿、教育以及奖励,还有给各个部落的畜力、工具支持,
这也是熊洪去年接受这些“留学生”的原因之一,这些部落种植的粟田越多,使用熊部落出产的物品越频繁,那就证明熊部落对他们的影响就越深,不管是日后进行融合,还是保持现有的友好关系,熊部落都能得到很多。
……
熊部落围墙内外,一派丰收过后的繁忙场景。但凡是有一点空地,都被金黄色的粟籽给“淹没”了,整整380万斤的粟籽,让参与晾晒的族人“痛并快乐着”。
从粮仓所在的“旧围墙区”到东门外平坦的晾晒场,一路上都是推着装满粮食的板车,沉重的车轮碾压在砖石铺就的横街上,偶尔发出“吱呀吱呀”的响声,每辆车都需要两个族人使劲拉着,不然五六百斤的粮食,可不容易运走。
横街两侧狭小的空地,也被族人充分利用了起来,甚至连宗庙门前的一片空地,都被铺满了一层谷子,族长和大巫师进出的时候,都要踩着旁边的石头,小心地通过。
上到族长,下到俘虏,熊部落的每个人都对这些粮食很是看重,而且从前几年有了粮食收获开始,部落逐渐形成了一套越来越完善的粮食储存、管理制度,就是为了保证这些粮食,能够得到最好的对待。
拿一个临时的晾晒小队来举例,三十人的小队,首先需要在石雪那里进行登记,并且领取晾晒任务,接着持着盖着农耕队印章的竹木签,去粮仓那里领取对应数量的粮食——就跟平时领取粮食运送走或者吃掉一样,都有专人管理。
粮仓拿到这些竹木签之后,会让这些队长或者更高的组长签字,再从粮仓里取出这些粮食,并收缴竹木签。
这个时候队长们就能把这些粮食给拉出去晾晒,晾晒完成后收回来,还要去一趟粮仓,把这些粮食给存放到粮仓里,完成交接之后,粮仓负责人员,则根据记录的数字,给这个队长相应的凭证,比如“今日某某组某某队领取粮食多少石,晾晒后交回来多少石。”
熊洪就是要通过这种看似烦琐但实际上各个环节都能溯源的办法,严格掌控粮食的流通方向,防止和避免以及减轻部落资源的浪费、流失——因为在其他生产工坊里,同样有着类似的制度。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知道部落每一粒粮食都经过哪些人之手,去往了何处,虽然现在部落的族人依旧还是很纯粹甚至是淳朴的,但随着部落私有化的逐步推行,有些事情必须要做在前头,否则真等到要管理的那一刻再去做,那就太迟了。
而且这样也方便粮仓的数字统计,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晾晒前和晾晒后的对比,确定这些粮食有没有达到可以长久储存的干湿度,也能很快地算出各个廒间的总量,方便部落快速调集相应数量的粮食。
秋收时部落的一两千人,分成了好多个组,每个组又有五个小队,除了一些由部落老人组成的小队,不参与收割评比,几乎所有的新人都被打散,与部分的部落老人,组成一支支小队,共同参与今年的秋收竞赛。
而经过十几天的奋战,各个小队收割的结果也终于在众人的期盼中公布了出来,不出所料,去年领先众队伍的熊霸小队,依旧强力,战胜了所有队伍,获得了第一。
而第二名也的势头也很猛烈,黑齿长的小队,仅仅比第一名少了三百多斤的粟籽。
不过第三名的队伍,居然是才组建没多久的桦叶小队,让部落的族人们为之侧目。
别的不说,桦叶小队中,就有三分之二的新人,绝大多数在秋收之前,都没有碰过镰刀,更不知道一些收割粟杆的技巧,而且他们彼此之间也不是很熟悉,甚至还来源于敌对的部落,平常甚至还会有些矛盾。能够达到这样的结果,连桦叶自己都觉得很不可思议。
第三名的奖励,虽然比第一名差了不少,但也是很不错的。
不过对于鸠羽这些普通的队员们,就没有这么好受了,第一名与第三名的差距,可是相当大的。
“都说了让你们快一点快一点,这下好了,我们跟熊霸他们,就差了八百多斤,也就是四五亩土地的差距!”
鹭头坐在地上发着脾气,“四五亩啊!要是多割一些,我们现在不就能成为部落的成员了?”
其他新人也都坐在地上,对于这个结果,他们很是不甘。
当初在收割之初,虽然他们不是太熟悉镰刀等收割工具的使用,对收割的技巧也没有多少掌握,但凭借着一身蛮力,收割的收获也不算慢,甚至第一天几乎快要追上熊霸的小队。
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桦叶便告知了众人这个消息,让大家很是振奋——有望得到第一名,那小队的成员中,占据了大多数的俘虏们,将会直接摆脱俘虏身份,从此就可以以熊部落族人的身份自居。
故而在那之后,众人的热情就被彻底激发了出来。
可是经过十几天的努力,现在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就差了那么一点,可给他们带来的却是天差地别。要是他们得到第一,那整个小队的新人,也就是二十名新人,都能成为部落的正式成员,试问这帮人怎么会不高兴呢?
可现在好了,第三名,最多也就只有两个新人可以加入,让谁去?
更重要的是,这种热情高涨的工作态度,就像是被迎头泼了一大桶冰水,浇熄了他们的奋斗热情。
失落的情绪笼罩在桦叶小队之中,晾晒场上晒着的金黄色的谷子,在阳光下闪着光芒,似乎也在嘲笑着他们。
“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你们当时说要轮换着来,可轮换之后割的更少了,我们几个脱粒的,可没有扯什么后腿,基本上你们送多少过来,我们就能脱粒多少。”
“那意思是我们运粟杆的扯后腿了?”
“我可没这么说,你不如问问收割的,他们到底快不快!”
“哼,快不快你自己清楚!”
“怎么?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收割的原因吗?”
“我看你们运送的也有问题!”
见众人越说越过分,越来越激烈,桦叶终于忍不住了,他站起身,将身旁立着的扫把一脚踹倒,怒吼一声:
“都别吵了,看看你们,现在像什么样!”
队长平时可从来没有这样,见到队长似乎真的生气,鸠羽等人也都安静了下来,说实话他们的确很不甘心,就是相差了几亩田地,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不过现在争吵也没有什么用,排名已经下来,总不能让这些庄稼再长出来,重新跟他们比试比试吧?
“说这些没什么用,你们也不要坐着了,第一名没这么好拿,他们去年就是第一,干不过别人,我们接下来慢慢熟悉就是,到明年我们争取干掉他们,在这里吵,有什么用?”
桦叶看着眼前低着头的队员,摇了摇头,“老乌,我带鸽尾他们送粮食去粮仓,你们快点把这里清扫出来,等会我们就会再运送一批过来,今天的晾晒差不多就完成了。”
“好的,队长,我们马上来弄。”
他们晾晒的区域,面积并不算大,在部落里也就是相当于四五个校场的大小,但上面现在却铺着一层金黄色的粟籽,站在钟楼上往下面看,整个部落内外,几乎是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哟,这不是鸠羽吗?怎么在这里坐着?太阳这么好,不把粮食翻一翻,是不是又在偷懒?”
鸠羽等人正准备带着队员们归拢粟籽,正好碰到角石带着几个人推着车辆从鸠羽他们面前经过,车上是一包包从粮仓里拉出来的粟籽,看起来正要推到空地上去晾晒。
在之前的接触中,熊霸小队和桦叶小队之间的关系还算不错,双方一同参与了粮仓的清扫和周围晾晒场的平整,在劳动中也算是彼此熟悉了。
尤其是角石,他很擅长跟人打交道,说话又好听,懂得又多,而且熊霸小队是整个部落最有铜钱的小队,经常从杂肆采买一些板栗、山核桃甚至罐头这些食物,劳动之余,也会跟桦叶小队进行分享。
这对于不能拥有铜币的新人们来说,简直是云泥之别。
看到老乌带着他们气势颓唐地坐在地上,角石还想着跟他们开个玩笑——他自然知晓自己小队又拿了第一。
“哈哈,看来你们连懒都不会偷,哪有一群人坐在地上一起偷懒的,不都是悄悄的偷吗?”
“可别这么说,人家就差几百斤粟籽就赶上我们了,要说实力还是有的,就是差了点运气。”
“那不还差一些,要不是最后一天我们有两个人生病了,他们连追都追不上我们。”
作为熊霸队伍里面的一员,这次得到第一,整个队伍都很是兴奋,但大多数队员都认为这是应该的,在这个收获季节,他们付出的努力不弱于任何一支队伍,而且几乎每个人都在全力以赴。
就连队伍中的十名女性,也一直默默坚守着,高强度的劳动中,她们即便生了病,也咬牙坚持,直到最后两天,实在坚持不下去,才在熊霸的强烈要求下,去伤病坊休养去了。
这也导致熊霸小队差一点就失去了第一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