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也已经来了,带着我出去吃饭。不过在购买护理道具这方面我们产生了争执。
那其中就是便盆和尿壶的购买了,我认为这种东西是需要的。但我父母认为的话,我爸在这里只需要我上厕所的时候让我爸扶着我去厕所就行了。
嗯,怎么说呢?想的倒是很理想。不过我还是想争取一下,啊,为什么呢?主要是我是一个非常讨厌意外的人,虽然说脱离我掌控或者是超乎我意料的事情有很多。
但是在这之前,我一般会把能够做到的准备全都准备好。东西多了无所谓,我最讨厌的就是需要用的时候,但是又没有东西可以用。不知道为什么我对于缺什么买什么这种事情还是不怎么热衷的。因此在买便盆和尿壶这些事情上,我还是希望:用不用得上无所谓,反正有这些东西我才稍微安心一些。
可能我想的也是比普通人多吧。在正常的家庭里基本上也是用完了什么就买什么的。可能认为这样不需要。事实上很多程度上的事情也是如此,就和我要用的涂改液,但实际上也只有做笔记才会用到,但是我买了10多种分别放在不同的地方。哈哈哈。
其实主要的是我对于隔壁的观察,做完手术以后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转身都困难。父亲还打算扶着我去上厕所呢,反正我觉得第一天肯定是做不到这点的。毕竟人家的母亲有事出去的时候还是我帮忙找壶的。
虽然在床上呢大小便的确是有点不好意思,甚至是有点排不出。但是胜在足够安全。你要是另一只脚下去,然后呢一蹦一跳的过去,总是会有风险的,比如说突然撞到哪……总而言之,没有必要的风险,我是一点也不想承担,更何况我根本承担不起伤口可能会有问题的风险。
我能怎么办呢?还是跟父母解释,但是频道根本就不在一条上……不能说完全不能沟通吧,那只能说作者练的不够,看来那些人际交往的书还是没有完全吃透。作者的评价是?
他喵的,叫那本书的作者自己来交流一下试试!但是别整了一堆理论上的东西,结果一查发现,诶,这本写人际关系的书的作者原来是个社恐。
那估计我会笑的,是被气笑的。
其实也有很多想要那种非常有用处理方式的书,只不过呢都不厚道,他的原理呢就不是所谓的真善美,而是不断的利用,不断的猜测,我无所用之不及,所谓的服从规则,所谓的真善美都只不过是用来达成目的的道具。记得西方好像有本书叫做帝王论,差不多就是这个道理。
你先别管这个价值观正不正确啊,你就说他有没有用就是了,反正她说的话很有道理啊,他估计的现实中也有不少人在用。可惜就是那么的不厚道,甚至是卑鄙。但是也可以算得上是一本称之为人际关系的书,只不过是把人之初性本恶这件事写明面上了。难道说我也应该去学习他吗?
怎么说?看书,看书啊,看有用的书,那么这本有用的书是否需要符合道德,符合价值观呢?这个还是一个很有悖论的问题。
总而言之,那我也是懒得解释了。走一步看一步吧,像这种大事作者的运气一向是可以的,你说叫我不要相信命运?不要相信运气?要相信自己?
别搞笑了,孩子。世界上有的事情你可以通过努力去争取,但有的事情你会祈祷神会存在。虽然我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就是了。
我倒一向是无所谓的,也不想后悔。毕竟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接下来就是看谁对了,当然,也有可能两种都是错的。哈哈哈哈,管他的呢。船到桥头自然直。
少年啊,你抬头仰望,是不是看不到边呀?
少年啊,你攀登山峰的时候是不是看不到顶啊?
少年啊,你看未来的时候是否感到未知啊?
那不废话吗,那这种事情很正常的啦,正常的不行了。你要是看得到才有鬼了。
好了,不要管那些了,现在我跟父母一起出去吃饭。也是走啊走啊,一直走到好像没有饭店的地方。就是这样的呀,本来我们普通人家也不会对什么地方做出详细的规划,一切都靠走啊,走走看看,看到哪家可以就去吃啦。
后面走到尽头了,发现没有饭店了,又返回。父母还问我想吃什么,或者说你认为哪里好吃,反正一切都以我的意思为主。我无所谓啊,我表示你们自己随意就好,我不挑的。
现在我大了,的确对这种东西没什么讲究。平时出来也是看到哪些好吃的话就去吃一点。或者说在大学的时候,我已经尝试过很多新的事物了,如果还要尝试的话,我希望我的父母能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普通人家就是这样的,选个菜单的话,对于那些自己见都没见过的菜品都会不安,是不怎么想选的,最终选来选去还是那几样认得的,比如说西红柿炒蛋啊,蛋炒什么什么鬼呀?大肠炒什么什么东西啊?
和我猜测的一样,没什么新意,但是也足够温馨了。因为我享受的只是这个氛围罢了,而并不是这道菜能做的有多好。在我看来这些商家做的,其实味道也就那样吧。只要父母吃的高兴就很好了。
当然偶尔他们选择一些菜品,虽然说在我意料当中,但我没想到会如此在我意料当中……比我想的还要朴素。哈哈哈,大家高兴就挺好了。毕竟我母亲身体不好,而且工作也忙,也顶着这些压力过来陪我了,甚至打算今天晚上也一直陪着我。
现在一家都在呀,也是很温馨,我很喜欢这种氛围,但是也同时感受到一种无奈,这种无奈是什么呢?他们总想让我觉得高兴,让我觉得日常,让我想去享受,就和正常的一家人一样说说笑笑。
实际上我也是这么想的,普通的聊天嘛,普通的吃饭嘛……偶尔也会这样啊,不过大部分时间我都习惯性沉默,也许是大学养出来的一点小习惯。又或许是有一些东西啊是是长年累月形成的,让我看待事情总是有一种漠然感。而不是大学一年就能够治愈好的东西。
看起来我很厉害,那或许是的,一个理科生同时拥有文科生想要的天赋。上人搞建筑,下能搞文学,还会太极拳。什么叫做全能?但也和以前说的那样,你需要付出些什么东西,经历一些什么东西……可以的话不要有任何学生来经历这些思想上的渡劫,即使你最后没有疯悼,那和作者一样,也会留下一些难以抹去的痕迹。
吃完饭以后又回到了这个病房啊,找医生签了个字,医生跟我们说了一下手术的具体情况以及风险。还有就是手术需要的不同材质材料,最终选择了比较贵的那一种,然后医疗材料,也就是打入到骨头里,会跟骨头融为一体。当然也有便宜一点的金属,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但是过那些安检的时候会发起警报会响。就和高考不允许带金属一样,你身体里插了什么奇怪的东西,那估计也是进不去的。
父母在医疗上一点也不省啊,选择用最好的医疗资源给我进行治疗。但是在生活上……呃……还是那句话,从情感上我是希望一家人都来看我的,那从理性上啊,我还是建议母亲留在家里比较好。
一般都会从两种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就和写作一样,你要分清楚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想,要估不清这个度……你可以去参考上个世纪某位作家。
总而言之,我还是有点担心我的母亲还有我妹妹睡哪里。我父亲呢就表示啊这个病房可以睡三个人,而父亲自己就在车上去睡……要简单来说就是我这张病床睡我和我妈,然后呢那个家属陪床就给我妹睡……呃……是开玩笑的吗?
我的大脑飞速的运转。以我爸的个性可能是在开玩笑吧。我倒是希望我不要把他当成真的。这种思路是正常的吗?合理的吗?我都说了偶尔开点玩笑可以,但是有的时候我真的是分不清玩笑还有真实啊。
这倒不是我不愿意啊。只不过……唔……
大概是开玩笑吧?大概吧。我真不确定。先不考虑这张床能不能睡两个人,医生晚上过来查房的时候,呃你只需要知道医生会再查两三次就是了……然后看到床上有我和我妈两个人。然后呢我又是一个成年人……好的,剩下的你可以不用想象了。我是已经汗流浃背了。
作者是什么感受呢?愧疚……只有愧疚。我一个人住这么贵的医院,花费的这么贵的医疗资源,父母也教我,能吃就吃,不用担心钱的问题。结果呢?他们自己开那么远的车赶过来照顾我,就连自己住哪里都没有考虑。
所以我会愧疚。或许那种舍己为人的大爱本身就是一种压力,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有一些反派不愿意接受主角的帮助了。
然后就是手术的风险了,也就是说可能会有后遗症,毕竟损伤过的地方无论怎么样都是有发炎的风险的。而且手术以后,这几天如果感染的话会病的很严重。这让我清晰的意识到不能下床啊。
那我的父母呢还在那里聊,跟医生聊,偶尔会说一些套近乎的话,“你看起来很年轻。”
“那肯定是不能省,毕竟以后过安检的时候就会响。”我爸这么笑着说。但我却听出来了那更深层次的不安。我学习着,研究着,寻思着这可能也是人际交往书上的一种。
当然也会说。“十多天就可以下床走路了。”
“上厕所我扶你去就行了,你另一只脚不是可以动嘛?”
“……”。我的额头大概是流汗了吧,明明同样是听着医生说着同样的话,为什么我们两代人之间的理解却相差这么大呢?这还是我理解的医生的意思吗?说实话我是很担心的,但是比起担心手术的风险,我更担心父母这边。
我倒是很想全程相信父母,然后往那一躺,啥也不想了。只要认为父母都是对的,那我就不需要思考了。反正他们应该知道情况吧。然后我又想到了母亲那套理论,比如说以前吃药的时候总是让我多吃一颗,后面有一次我闲来无聊看了一下说明书才知道是吃一颗的,当场就汗流浃背了。
问母亲的话,母亲表示这种东西只是安全剂量,其实呢这种药物的有效范围应该根据体重来的。哦,好有道理,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想到母亲把我142的体重想成150斤……我又脸黑了下来。
后面也是有点听不下去了。就准备离开。不过又被医生叫了回来在腿上做了个标记。好吧,左边三条韧带断了两条也是够严重了。
“觉得就是你大学的那一次才断的。”
“医生没说过就不要乱猜啊……”。这哪里是我想的多……
……后面也是心里很复杂,不知道该怎么样直视父母。于是呢就到了这个医院的透明窗户那边去看。
这个医院很高啊,有20多层,正因为如此,这外面的玻璃很难打扫,导致会有很多小昆虫啊,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蜘蛛了,从这边的墙壁上看过去会看到好多蜘蛛网,然后蜘蛛网身上趴着各种各样移动的小蜘蛛。
啊~真是欢乐的蜘蛛一家。呜……看着我好渗人,其实我超级怕蜘蛛的。还好有玻璃挡着。
正好我的父母呢也表示想出去散步,并且邀请我。这是我表示我这个脚已经消毒了,不想增加这个感染的风险。想尽可能的减少出入。所以就留了下来,准备好好的洗个澡,好好的搓一搓。
然后呢我就在这边想了一些问题。果然还是对尿壶的事情有点在意。毕竟我隔壁那位痛的根本就下不了床。于是我又去问了一下。
“你下得了床吗?大小便是在床上解决的吗?”
“基本上是这样,根本动不了。”
“……”,好的,明白了。也不知道父母是怎么问都不问,就认为对方能够下床上厕所的。我不觉得我的症状会比他好一些。明明问一下就可以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脑补呢?
人啊总是会把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去想,但我呢却是个亿了,总喜欢把事情想到最坏,然后并且做好最坏的打算。又或者说我会把事情介于坏和好中间,取决于这个事情在不在我的承受范围以内。
简单来说就是在我能够承受范围以内思考最坏的情况。这是一位作家的智慧,或许大家现在还懂不了,但我知道你们总有一天会懂的,哈哈哈。
受鲁迅影响非常深的我也是自创了一套文学精神胜利法,有空的话也是可以写出一本书给大家观摩观摩。这不比那什么人际关系的书好用啊,如果说难听一点,其实就是教你怎么做白日梦。
好的,现在已经确定我下不了床,没办法按照我爸说的那样扶我去厕所上厕所了。那这尿壶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我的心里不断的挣扎着,不断的思考。没事,我打算开启被动。让别的人来思考一下。
xxx:诸位认为该如何?
白:嗯,我觉得听父母话比较好。
蓝:不太清楚呢,我听从大家的意见。
黑:???
红:我真的期待着一场美妙的邂逅。
说的很好,建议下次别说了。
好的,事实证明没有任何用处。单一的视角对于解决问题的参考价值并不是很大。那么尔又如何?我看向那位白发戴着眼镜的男人。
他只是冷冷的回了我一句。“父母不懂事,你跟着一起不懂事吗?”
“……”。呃……呃……
……好的,现在作者在哪里呢?在下楼的路上。下楼去哪里呢?去商店。去商店干什么呢?去买点住院也许不需要,又也许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