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对面施南生脸上不加掩饰的怀疑神色,小季同志这个老板也没再说什么。
2001年,全球电影票房197.32亿美元,北美81.2亿美元,国内1.08亿美元。在全球票房份额中,北美占比41%,国内占比0.5%。
两个国家的电影市场,差距达到80倍。
而北美电影票房80亿美元中,季宇宁的20世纪福克斯以及北美麒麟电影公司的票房总额,就超过了28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国内的26倍。
这还不算季宇宁的香江麒麟电影公司去年的电影票房。
这也难怪施南生不太相信季宇宁刚才的话。哪怕那是老板说的话。
曾几何时,内地超越北美市场,跻身全球第一大市场,是所有电影人的梦想,亦是很多人预测早晚能够达到的壮举。
殊不知,完成这个梦中的理想,其实没有用多长时间。从现在开始,也就不到20年的时间。
2020年,国内电影市场大盘拿下203亿,尽管在大幅倒退,但足以让它超越北美23亿美元,晋升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
如果说这更多是因为运气,那么2021年则更像是实力碾压,再度超越北美电影市场,完成了这一伟大壮举。
“老板,今年香江电影还是不乐观,制片数倒是上来了,达到了80部,比去年多了15%,不过香江本地年度总票房才7亿多港币,票房收入比去年又下降了20%。主要是去年您的那部《卧虎藏龙》的票房收入不错,那部电影的收入主要在北美票房超过了1亿美元。全球票房超过了2.5亿美元。
但前年香江其他电影的票房还是不行。
今年票房好的,就是星仔暑期档上映的那部《少林足球》。票房破了6,000万。”
说完华语电影的未来前景预测,施南生又提到目前香江电影的现状,季宇宁此前拍的那部救市影片《卧虎藏龙》,虽然在北美创了一个空前的佳绩,但其他的香江电影仍然是在北美市场上没有什么好的表现。
“施姐,香江电影真正的出路,还是在国内。
目前香江的港产片还是要算在那20部引进片配额里。
不过,嗯,我听说国内已经在讨论香江电影进入国内市场,获得国民待遇的问题。
也就是到时候,香江的电影不再计算在那些引进片的配额中。
这个时间应该会很快的。
到那个时候,香江电影的出路就宽阔得多了。”
季宇宁说的,就是未来一年多以后,国内和香江签的那个关于建立更紧密关系的协议,就是那个cepa 。那个协议里面,是包括电影的。
当时2003年的时候,香江电影的情况更糟,年度制片的数量已经降到40部,还不到香江90年代初最好的时候的三分之一,而电影从业者人数已经从两三万人降到了5000人。
那个协议2004年开始生效以后,香江和内地的合拍片,在宣传,发行,上映等环节,基本上就和国产影片一个待遇了。
“还有,老板,今年国内入市以后,政策上放开了外资对国内影院的投资限制,虽然在电影的制作、发行、引进等业务上仍然在禁止名单之列,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在国内投资影院了。”
2001年国内加入wto,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放宽了在电影领域对外资的限制,允许外资参股国内电影院,但必须以合资形式,且持股比例不得高于49%。
在这一形式的推动下,华纳成为第一家与国内合资建设影院的外国公司。2003年,华纳兄弟国际影院公司借助华纳出品的《黑客帝国2》在国内首映之际,与上沪永乐股份公司达成合作,正式成立了永华电影城,总投资2850万元,华纳持股49%,达到了外资持股的最高比例。
2003年9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第21号令,公示中外合资电影院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仍不得高于49%;但在京城、上沪、羊城、蓉城、长安、江城、金陵7个试点城市,合营外方在注册资本中的投资比例被允许升至75%。
这一政策被视为华纳兄弟在华发展影院的一个拐点,华纳兄弟加快了在国内建设影院的步伐。2004年,华纳兄弟分别与万达集团成立华纳万达影院,与中影集团、横店集团成立合资公司“中影华纳横店影视有限公司”。华纳兄弟在国内建设影院的版图逐渐扩张,并表示未来几年内将在国内建立30余家多厅影院。
2005年8月,文化部等五部委出台了一份新的文件,将取消试点城市外资占股75%的政策,恢复至2003年以前的49%政策。
这一政策对于华纳的打击是致命性的,2005年12月底,万达将津门以及江城的影院的“wb(华纳)”字样默默换成“wd(万达)”,宣告与华纳兄弟合作的终结。华纳兄弟撤出所有对国内影院的投资项目。
虽然华纳在国内投资影院失败,但仍有一些海外资本与内地公司合资或者绕道香江注册公司,再借由港资身份进入内地。
韩国cJ集团旗下的cGV影院2006年进驻国内,与上沪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沪上映星汇影城有限公司,建立了第一家影院——cGV大宁影城,双方持股各占一半。两年后,两个公司又成立了cGV莘庄影城,韩国cJ cGV株式会社持股49%。不过,之后cGV在香江注册了日活企业有限公司,有了港资的身份之后,便不再通过与内地公司合资的方式进入内地,基本以独资形式在内地成立了40家cGV影城。
因为港资企业在内地享受国民待遇,所以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国内已有很多影院由香江资本投资。
“施姐,你说的这个在国内参股电影院的事情,现在好莱坞最积极的是华纳,他们已经在策划这件事了。
我们如果进入国内的影院业务,不需要以外资的身份,港资的身份就可以。
未来,港资企业,就像我说的,会取得国民待遇。也就是未来港资的影院,会是独资企业。
我们现在不需要太着急,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大城市,比如京城,比如沪上,这样的一线城市,我们和原来的那些老影院进行合资。像这些大城市的那些地标式的老影院,他们的日常上座率还是能保证的。
这样,我们就是以参股的形式,为那些老影院进行升级,这个时候我们的投资是最合算的,因为这个时候的土地房产的价格不高,我们也许只要引进一套最新式的影院设施就够了。
另外,如果建新影院,我主要考虑也是在一线的大城市的那些大型的城市商业综合体中建影院,就像我们在香江一样,影院会对这些购物中心带来客流。也能提高这些购物中心的零食饮料这些收入。
这些影院,就像香江以前的那种龙头戏院,它的收入,比其他的影院要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