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第73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在洛杉矶神圣公民大礼堂举行。
电影《角斗士》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音响效果,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服装设计五项大奖。
电影《毒品网络》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最佳男配角4个奖项。
而华语片《卧虎藏龙》,最终获得了最佳外语片,最佳原创配乐,最佳摄影和最佳艺术指导4个奖项。
10项提名,获得了4个奖项,还算不错。
季宇宁亲临现场,拿到了4个奖项中的三个奖项。其中的最佳外语片奖,是他拿到的第6个最佳外语片奖杯,也是华语电影获得的第6个最佳外语片奖。
《卧虎藏龙》,也成为继《燃烧》,《一个都不能少》,《红楼梦》,《团圆》,《霸王别姬》之后的第6部获得最佳外语片的华语电影。
这届颁奖礼还出现了一个花絮。为防止2000年的奥斯卡金像失窃案重演,北美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未雨绸缪,决定额外准备一套55尊奥斯卡金像。该学院把额外准备的55尊奥斯卡金像锁在其位于好莱坞本部的保管库里,以便金像再次失窃时备用。为增加安全系数,供在颁奖仪式上使用的一套55尊奥斯卡金像将被空运到洛杉矶,而不是像2000年那样通过卡车运送。
当天晚上,在颁奖舞台上,主持人还说了一个笑话,他说本届颁奖典礼还准备了第3套方案,也就是如果那55个奖杯再丢了的话,那就只有找季宇宁这位获奖大户了,因为他家的奖杯好像已经超过40个了。
原本这一届奥斯卡颁奖礼上,季宇宁获得最佳导演奖的呼声最高,此前他已经获得了北美电影金球奖的最佳导演奖,以及全美影评人最佳导演奖。
另外,电影《卧虎藏龙》作为外语片,获得最佳影片的呼声也很高,甚至超过了那部《角斗士》,但最终的结果很遗憾。
实际上,季宇宁在参加颁奖仪式前,就有心理准备。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外语片获得最佳影片的,很罕见。前世是直到季宇宁穿越的时候,才有一部电影《寄生虫》,以外语片的身份获得最佳影片。
电影《卧虎藏龙》在奥斯卡颁奖典礼上的表现传回香江,所有的电影人都是群情振奋。
不仅仅是因为这部影片创造了华语片,以及香江影片在奥斯卡历史上的记录,这个记录,未来也很难被超越。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3月底的时候,《卧虎藏龙》的全球票房已经接近2.5亿美元。这也是一个令人难以企及的记录。此前的华语片在北美的票房纪录,从没有超过5,000万美元的。
所以,这部电影被所有香江媒体称为“救市”影片。
因为此时的香江电影业很不景气,港片出一部死一部,单片的票房,大都在200万港币左右,有500万就已经很好了。
电影《卧虎藏龙》一部影片的全球首轮票房,就几乎达到了20亿港币。
这个数字,让所有香江电影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的兴奋。
很快的,季宇宁的第2部救市影片,也要开始了。
这部影片,就是前世在2002年拍摄的电影《无间道》。这部影片后来一直被认为是港片历史上最好的一部警匪动作片,没有之一。
当时,电影《无间道》,在香江收获5500万票房,并被北美华纳公司以175万美金购入重拍权,创造了亚洲电影之最,也重拾了香江电影的自信。
随后,在2003年的香江电影金像奖颁奖礼上,《无间道》获得16项提名,并最终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7个重要奖项,成为最大赢家。
其后,这部电影还有两部续集,这是《无间道》系列在商业上和品牌上的成功。
这部影片前世是2002年3月份开始拍摄的,2002年底在香江正式上映,季宇宁提前了一年进行拍摄。
未来,这部电影,他也准备在好莱坞推出北美版。前世翻拍的北美版《无间道》,全球票房达到了3亿美元。
“老板,昨天警队特地来了一封信,希望这部电影的情节设计,能够考虑到警队的形象。”
“没关系,阿强,你和他们说,这部电影的时间线,我们会放在90年代初。
那个时候就不用担心什么了,那个时候确实乱。
这样,所有的黑锅,就可以让英国人去背。”
4月初,电影《无间道》剧组成立了,季宇宁选择的联合导演,是前世这部导演之一的刘伟强。
编剧还是他本人。
4个主要演员,除了刘德华,梁朝伟,曾志伟之外,演黄sir的演员,叫季宇宁换成了周润发。
“阿强,我们这部电影大量的场景,都是纪实性的拍摄,选择真实场景的时候,这些演员们,我们并不预设台词。
我记得当年你是《旺角卡门》的摄影师。
当时,我交代阿卫导那部电影的时候,我告诉他,影片中的真实场景,最好不预设台词,让演员自己发挥。可能是要重复多遍。
不过,没想到现在阿卫拍所有的电影,都是基本上一句台词都没有,连剧本都没有。
现在就剩下折腾演员了。
这家伙把怪癖和个性都玩出花来了。”
前世,电影《无间道》拍摄得特别真实,剧组花了很多心思。当时的导演刘伟强和麦兆辉在香江开拍,用了真实场景,像九龙的旺角街头,就直接在闹市取景。
演员梁朝伟和刘德华每天穿着戏服混在人群里,拍完就地散开,尽量不让路人看出是在拍戏。摄影师用手持摄像机,镜头晃动,抓真实感,街头小贩、行人都不知道旁边在拍大片。
为了让演员入戏,导演还故意不给完整剧本。梁朝伟拍的时候只知道自己角色的那部分剧情,其他人干啥全不清楚,演的时候真有种卧底的猜疑感。刘德华也拍到最后一场才知道结局,演得时候满脑子都是不确定,特真实。
刘德华有场戏,他在天台跟黄秋生对峙,台词是现场发挥,导演只给了大概意思,俩人直接对着喊,情绪全靠当场激发。拍完那场,俩人都说,感觉像真打了一架。
服装道具也一点儿不马虎。梁朝伟的皮夹克、刘德华的西装,全是照着当时香江社团和警察的风格定做的。道具组跑遍了香江旧货市场,找90年代的老款手机、警用对讲机,连桌上的烟灰缸都是那年代的款。剧组还特意租了真的警局办公室拍内景,墙上的通缉令、桌子上的文件,全是照真警局摆的。
剧组为了逼真,连道具枪都做得跟真的一样。梁朝伟回忆,拍枪战时,枪声用的是真枪空包弹,声音震耳,演员吓得表情都不自然了。
到了后期剪辑,也下足功夫。剪辑师花了三个月,把每场戏的节奏调得像真事发生,背景音全是香江街头实录,车声、人声一点没假造。
配乐用的是简单的钢琴曲,没花哨音效,突出紧张感。音效师把枪声、脚步声都录了好几版,挑最真的那版。
“拍这部戏,就是要让观众觉得像在看纪录片,每一帧都得像真事。”
可能是因为这种细节上的死磕,《无间道》上映后,很多人看完都感觉不像电影,而像真发生在香江街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