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初始帝情绪很高,看上去很是高兴:“贾卿,当初朕曾城外迎功,迎你凯旋归来,如今你这个主将先回来了,武安王世子率兵归来,我大宁后继有人呐。”
忠顺王看了一眼贾玓,心想:“嚯,老兄,你这是功高震主了,你儿子还被你这样高调的委以重任,小心陛下清算你。”
群臣也是纷纷猜测初始帝的话中之意,是不是意有所指,或者...是否已经有了猜忌之心,又或者...
皇帝是不是到了卸磨杀驴的环节了?
唔...
至少现在不会,武安王军中威望太高,特别是护国军,武安王可以说到了不用兵符,就可以调动兵马的程度。
现在是迎功,迎接将士凯旋。
这个时候,就算是皇帝想要除掉武安王,也要想一下,护国军会不会立即冲杀过来,给武安王来一场黄袍加身?
到时候...
是不是要直接跪下口称陛下万岁??
请陛下登基?
到时候成为新朝之臣?
不,新朝从龙之臣?
贾玓瞥了一眼忠顺王,心里暗道:“我这都快要离开归隐了,皇帝陛下都不愿意我离开,你想什么呢?”
贾玓变态的感知力,清晰的就可以感知到,皇帝对他的情绪变化,他们是真正的君臣交心...历史中可能没有,未来可能没有。
却,真真实实存在。
可能他没有野心,麾下将军们,也都被调离,步步高升...就算是给他黄袍加身,最终爵位也不过差不多。
没人愿意冒险!
至于儿子...
贾玓一开始也是心疼儿子太小,不宜太早上战场。但是,心中有一种急迫感,他不想给人留下不老的传说。
那样,对于整个天下来说,就是一个炸裂的消息。
贾玓在世间没有家人,没有后人,直接飘然离去即可...但是贾玓有子女,还有族人...一旦别人知道贾玓不老的存在,对于贾家来说,那就是一个灾难!
等着儿子再大一些,顺便培养他征伐能力。
能够守住家业,贾玓也就放心了。
不仅仅是现在统兵归朝,还有以后对外接人待物,贾玓也要培养贾玓的独立性。
这对于一个只有十岁的孩子来说,无异于是一种残忍。
但是...
贾玓不得不这么做,只有这样做,才是对儿子们最大的负责:“太子明年,就可以跟着臣练武,到时候太子绝对会成为合格的天下兵马大元帅。”
初始帝心中一喜,他现在都恨不得儿子长大,毕竟他的时日也已经不多。初始帝内心,更是有一种急切感,比贾玓心中的急切感还要强烈百倍、千倍...
他最怕,太子未来是否能够成才,是否能够有统御河山的本事...贾玓作出承诺,虽没有直说,却也是告诉了他:太子以后有统御天下兵马的能力。
只要能够掌控兵马,只要不胡作非为,这个天下...稳了!
趁他还有几年时光,励精图治,为太子积蓄一些家业。
所以,他还活着的时候,四夷也没有了强敌...就不对外用兵了:“朕相信,武安王会是一个好的老师。”
君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群臣看着无不是心热。
皇帝陛下与武安王之间...
说是君臣,但是却给人一种知己朋友的感觉。
如此君臣关系...
羡煞别人。
“报...”
这时候,又有斥候拍马而来:“陛下,武安王世子,率兵马班师还朝,押解鞑靼、金国俘虏而回,距此只有三里。”
“继续再探。”
初始帝看向远方,天际交接的地方,已经依稀可见,一条黑线向这里靠近。
贾玓也看向远方,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与众不同,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拥有不下于他的胆量与力量。
但是贾玓很清楚,他的儿子才十岁。
他还是一个孩子,自己对儿子的期望是否太高,是否给了儿子太大压力?
这样好吗?
这已经不是贾玓第一次内心如此询问:“我的儿子贾荀,本就是与众不同,他生而有慧光,过目不忘,有我做父亲的都嫉妒的悟性...”
“我儿,一定可以!”
十岁的孩子,在贾玓上一世的时候,那还是犯错的时候,只知道哭鼻子的年龄。
他的儿子,之前只有八岁,就带着弟弟去战场帮他杀敌!
他的儿子,本就是生而不凡,仙凡之体。
但是,贾玓双手微微略有颤抖,贾玓上天入海都不怕,,面对什么样的强敌都不怕...他只是担心儿子。
初始帝也是一个父亲,笑道:“放心吧,荀儿不是一般的孩子。”
儿行千里母担忧,那种源自于骨子里,对于儿女的期待与担忧,是不可能消除的...哪怕是,儿女已经独当一面,依旧还是父母牵挂的孩子。
“报...”
不知多久,斥候再来禀报:“武安王世子统帅大军班师还朝,押解鞑靼、金国俘虏而归,距此只有一里。”
远处,可以看到,大军已经停下。
只有一匹快马奔来。
这匹马很是健壮,比一般战马还要高大。
这是贾荀小时候,父亲送给他的礼物,如今,这匹马已经长大,已是壮年...正是强健而有力的时候。
战马马蹄翻飞,贾荀脸上布满坚毅与威严。
两侧皆是百姓、禁军。
一双双眼睛,落在他的身上,那一双双眼睛,蕴藏着不同的感情。
不同的看法。
贾荀没放在心上,他是自幼就厮混军营,年纪小小,就开始统帅大军。
他,得到过不知多少注目礼。
贾荀唯一担心的是,他做的好不好,能不能让父亲满意。
记忆中,他还小的时候,父亲班师还朝...
也是孤身一人,前往迎功亭。
父亲不怕,他也不怕!
翻身下马,十岁的贾荀,身高与一般成年人已经差不多,比同龄人高出一大截。
他仿佛不是十岁的孩子,而是一个翩翩美少年。
往前走...
学着父亲那样。
龙行虎步,每一步都很坚定。
贾荀看向前方,迎功台不矮,应该是有一定的尺寸,贾荀对这一点不是很懂,他看到了迎将台上,君臣的身影。
他可以看到,父亲就站在迎将台上:“我就知道,父亲一定会在这里等着。”
因为三叔惹了祸,父亲不得不先行回来。
护国军...
他就是统帅!
护国军,是父亲一手打造,他不会堕了父亲威名!
少年身披盔甲,玄甲哗哗作响。
少年身材挺拔,目视前方。
贾荀一边走,一边将手中刀插地上,将腰间剑解下:“父亲,儿子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