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那日,濮阳百姓十里相送。
有男子偷偷塞给苏悦一双布鞋,针脚细密:\"大人,这是我妻主让我送的……她说,多谢您让我吃饱饭,有力气给她纳鞋底。\"
苏悦哭笑不得,却还是收下了。
马车缓缓驶离濮阳,顾清宴忽然道:\"其实,能遇到你,是我和阿泽的幸运。\"
梁君泽轻笑:\"是啊,若是在别人府上,我们大概也只是生育工具罢了。\"
苏悦摇头:\"这世道不该如此。\"
\"但至少,\"梁君泽握住她的手,\"在我们的小家里,你是妻主,也是我们的挚爱。\"
马车外,夕阳如火,将濮阳城染成金色。
这座城,终于迎来了它的光。
京城
女帝指尖捻着暗卫刚呈上的绢报,烛火将濮阳水系图映得透亮。
她忽然轻笑出声:\"好一个'海绵城市',工部尚书写了二十年治水策,倒不如个农家女的奇思妙想。\"
侍墨女官小心翼翼地研着朱砂:\"陛下,苏主事这法子真能省下三成河工银?\"
\"何止。\"女帝用银刀挑开另一封密信,\"她把粪水变废为宝,今秋濮阳赋税比往年多缴了两万石。\"刀尖在\"堆肥增产\"四字下划出深深红痕。
殿外传来更鼓声,三更天了。
翌日朝会后,女帝特意留下翰林院掌院学士。
\"爱卿批的状元卷,说苏悦'策论空泛'?\"女帝漫不经心把玩着青玉镇纸,\"如今她改良的烧窑法,替濮阳省了十万斤柴。\"
白发苍苍的老学士顿时汗透重衣:\"臣...臣当时...\"
\"朕记得她殿试时提过'格物致用'。\"女帝突然将镇纸重重一搁,\"你们笑她村言俚语,可曾想过——\"她展开濮阳送来的水泥样品,\"这才是真正的经世致用!\"
老学士盯着那块灰扑扑的硬物,突然跪下:\"老臣愿亲赴濮阳...\"
\"不必了。\"女帝拂袖起身,\"传旨,擢升苏悦为都水司郎中,总领江淮水利。\"
女帝最宠爱的三皇女周文汐正在瑞王府发脾气。
\"母皇竟让个农家女执掌江淮水利!\"她摔碎一整套雨过天青瓷,\"姑母您说,这不是打我们世家的脸吗?\"
瑞王周瑾摩挲着茶盏:\"急什么?江淮豪族盘根错节,她动得了谁?\"突然压低声音,\"倒是你,赶紧把杨红玉灭口...\"
\"迟了。\"阴影里走出个戴青铜面具的男子,\"昨夜诏狱里,有人给杨氏送了碗燕窝。\"
周文汐倒吸冷气:\"牵机药?\"
\"不。\"男子轻笑,\"是苏悦发明的'解毒丸',如今杨氏正在画押呢。\"
瑞王手中的茶盏\"咔\"地裂了道缝。
五更天,女帝独自站在皇城最高处。身后暗卫统领低声汇报:\"苏悦给灾民发药,特意注明'孕夫禁用'...\"
\"她倒谨慎。\"女帝望着濮阳方向,\"男子们反应如何?\"
\"有人偷偷学写字,还有...\"暗卫犹豫道,\"女子因丈夫领到工钱大打出手的。\"
女帝突然大笑:\"好!朕要的就是这股乱劲!\"她转身时眼中精光乍现,\"传密旨给苏悦,朕许她先斩后奏之权。\"
濮阳回京城路上,苏悦跪接圣旨后久久不语。
梁君泽展开附带的密信:\"陛下竟知道我们私藏了水泥配方...\"
\"她什么都知道。\"苏悦烧掉密信,\"这是在告诉我——\"火光映着她凝重的脸,\"要么做天子之剑,要么万劫不复。\"
顾清宴突然按住刀柄:\"院外有人。\"
门开处,站着个浑身是血的男子:\"苏...苏大人...救救我妹妹...\"他递过沾血的账本,\"杨氏贪银...最终进了瑞王府...\"
苏悦看着账本上熟悉的暗记,终于明白女帝真正的用意。
濮阳和京城路途约五六日就能抵达
让苏悦意外的是,他们路上竟相安无事
动了这么多人的根本,居然无动于衷,苏悦倒是意外
苏悦刚下马车就被宫里的女官传话,女帝邀苏悦进宫一叙,还为苏悦准备了庆功宴
他们只好兵分两路,梁君泽和顾清宴他们先回去报平安
宫殿里,有只有女帝一人,连侍从都没在一旁伺候
女帝看着跪在殿中的苏悦,忽然觉得这农家女比离京时更沉稳了。
濮阳的风霜在她眉宇间刻下几分坚毅,青缎官服下摆还沾着未拍净的河泥。
\"爱卿瘦了。\"女帝亲手递过一盏参茶,\"听说你改良的堆肥法,让濮阳盐碱地亩产翻倍?\"
苏悦双手接过茶盏:\"托陛下洪福,臣不过是把《齐民要术》里的古法稍作改良。\"
\"哦?\"女帝挑眉,\"那'水泥'也是古法?\"
殿角铜漏滴答作响。苏悦知道,这是女帝在等她交底。
\"臣幼时见乡人烧石灰,偶然发现掺了黏土更耐水。\"她故意露出忐忑神色,\"这次治水危急,才斗胆一试...\"
女帝忽然轻笑:\"起来吧。\"她指向案几上的奏折,\"瑞王弹劾你擅改祖制,你怎么看?\"
苏悦心跳漏了一拍。这是要她站队了。
女帝指尖轻叩鎏金扶手的声音在寂静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铜漏的水滴声突然变得极慢,仿佛时间都被这位君王的威势所凝固。
苏悦捧着茶盏的指节微微发白。参茶的热气氤氲而上,在她睫毛上凝出细小的水珠,倒像是沁出的冷汗。
\"《齐民要术》卷三确有记载,'石灰合黏土,可固堤防'。\"她将茶盏轻轻放在青玉案上,瓷器相触发出清越的声响,\"臣不过多加了些许铁粉。\"抬起眼时,眸中恰到好处地流露出学者的热忱,\"恰巧前朝《天工开物》提过...\"
\"爱卿。\"女帝突然用银刀挑开奏折,刀刃在\"牝鸡司晨\"四字上折射出冷光,\"朕问的是祖制。\"
殿外传来禁军换岗的甲胄碰撞声。苏悦余光瞥见鎏金蟠龙柱上,自己的倒影正被扭曲成奇怪的形状。
\"臣以为...\"她忽然跪下,官袍下摆扫过金砖上未干的茶渍,\"祖制精髓在'民为邦本'四字。\"抬起头的瞬间,脸上忐忑尽褪,\"若禹王拘泥祖制,何来疏导之法?\"
女帝手中的银刀突然停在半空。
苏悦趁机从袖中取出油布包裹的土块:\"濮阳百姓用新法烧的砖,请陛下过目。\"土块裂开,露出里面混着稻草的金黄芯子,\"掺了秸秆灰,比青砖便宜七成。\"
\"有意思。\"女帝用刀尖挑起一块碎屑,\"瑞王说你这法子劳民伤财...\"
\"臣的账本在此。\"苏悦立即奉上染着泥点的册子,\"每一笔支出都有灾民画押。\"她故意翻到某页,\"倒是杨氏往年账目里,糯米灰浆的开支够修两座堤坝。\"
铜漏突然发出\"咔嗒\"轻响。女帝的目光在\"糯米\"与\"秸秆\"之间来回扫视,忽然轻笑出声:\"起来吧。\"她随手将瑞王奏折扔进香炉,\"朕倒要看看,是千年祖制硬,还是你的新砖硬。\"
苏悦垂首退出时,听见女帝对掌印女官道:\"传旨,瑞王世子即刻进宫伴读。\"
她嘴角几不可察地一弯——这是帝王心术中最漂亮的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