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齐隽还是没有纠结自己的脸是否疲惫憔悴、有碍观瞻了,吉时就要到了,他得出发去迎接他的皇后了。
齐玉璇换上婚服,就在大长公主府静静地等着,身旁两个丫鬟也低眉顺眼地陪着她。
这次入宫的陪嫁丫鬟,她只打算带兰心和碧穗。
沁鸢是因为在一年半前,母亲还没拨她来伺候自己时,就已经许了门房的一个小厮,不过这一年半的时间她一直跟着自己伺候着,也就顾不上婚事了。
几个月前又确定了和亲一事,沁鸢担心她去越国熟悉的人太少,便自告奋勇和未婚夫退了亲,打算跟着她去越国。
齐玉璇也是前段时间才知道,沁鸢的未婚夫竟然直言一辈子不娶妻,还说等凑够了银子就去越国找沁鸢,这可把她感动坏了,大手一挥,就决定让沁鸢留在大长公主府,方便她嫁人成家,不必夫妻分离。
而澄燕则是因为她母亲病重,大夫说怕是没几年好活了,便自请留在大长公主府,时不时还能去探望照顾,若是入了宫再想出来,程序繁琐不说,也会惹人口舌。
两个丫鬟跟在齐玉璇身边的时间都不长,可一个赛一个地不舍得。
做下人的有好坏之分,当主子的自然也有,在她们看来,长乐郡主便是顶顶宽和又聪慧的主子。
她们俩是从小长在大长公主府的,跟着权贵往来,也听惯了丫鬟之间的闲言碎语。
其他差不多年纪的贵女,有拿下人当牲畜虐待责打的恶毒成瘾,有做错了事要下人顶罪受罚的愚蠢自私,更多的是冷情冷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凉薄性子。
索性,长乐郡主那些苛责下人的坏毛病一个都没有,反而待她们打心底里的亲厚。
如今,长乐郡主要入宫成为皇后了,谁人不是挤破了脑袋想去伺候她?
可她却还是认认真真问了她们两人的意见,没有想当然地觉得她们会为了追名逐利、不顾宫外的夫婿和家人。
沁鸢和澄燕两个昨日就领了银子可以走了,可今日大婚,还是早早就过来帮忙收拾了,等一切准备妥当了,两人才最后拜别了郡主,打算一会儿跟着帝后的仪仗绕城一圈,最后送郡主一程。
很快,屋外就响起了一片喜庆的奏乐声,隔着一道薄墙,齐玉璇想不在意都难。
她手里握着喜扇,手心里不住地冒汗。
明明这样的场景也不是第一回了,之前和亲的时候就经历过的,怎么她还是紧张了起来?
碧穗悄悄探头看了一眼打开了一条缝隙的窗户,外头还没有人影,可见只是奏乐了而已,人还没来。
她小心地走了两步,飞快端了桌上的糕点,递到郡主面前,劝道:“郡主,您当真不再吃些么?一会儿怕是要费些时辰,万一您在凤舆之中饿了,可没有东西吃……”
刚才兰心就劝过了,可郡主说自己不安得很,什么都吃不下,又担心不好更衣,大长公主一早让小厨房准备的吃食一口都没动。
眼见现在接亲的队伍就要来了,再不吃可就真吃不成了。
齐玉璇单手握着喜扇,另一只手就攥着衣袖、随意地蹭干净手心的汗,一脸的心不在焉:“不了,我不想吃,等入宫了再说吧。”
“可是入宫了您还得祭天祭祖,还得……哪儿有时间吃东西?饿着肚子多难受啊郡主,您好歹吃一块两块的呢?”碧穗还是不放心。
人人都看着新皇后今日风风光光、漂漂亮亮,可是只有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人知道,今日将会有多难熬。
做下人的无所谓,反正百姓们的眼神也不会落到他们身上,就算真有哪里不妥也不会有人计较,反观郡主,今日一整日在那些人有意无意的打量下度过,言行举止都得一板一眼,不能行差踏错半分,光是想想都累人。
齐玉璇还是没有胃口,她算是总结出规律了,她的预感一向很准,心中不安,必定是因为接下来要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
她开始抽丝剥茧,将今日会经历的事情都设想了一遍,想看看究竟是哪里可能会出纰漏。
等凤舆仪仗过来接她离开大长公主府,就是她和齐隽帝后二人一同自西向东围绕着京中内城一圈、接受城中百姓的瞻仰和跪拜,继而入宫祭天祭祖……
若她是企图在暗中动手脚破坏的人,必定会避开守卫森严的大长公主府和皇宫,选在游街途中行动。
只是,她能想到,旁人未必想不到,沿途埋伏的风险绝对不会比大长公主府和皇宫设伏小多少。
怀揣着一颗七上八下的心,门外终于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因着帝后两人出于同宗,于母家祠堂行三跪九叩礼的步骤就省去了,听见屋外传来了礼官的唱词声,齐玉璇就被两个丫鬟搀扶着,以喜扇遮面,踏出了屋子。
礼官的声音有些耳熟,她跨过门槛,隔着喜扇,小心翼翼地看了过去。
竟然是谢停舟!
他穿了一身官服,目光规矩地盯着自己身前的地面,那张好看又端正的脸上,只有恭敬和服从。
齐玉璇有些意外,谢停舟身处翰林,这礼部的活儿他怎么也要干了?不过意外归意外,她很快收回眼神,一步步被扶着往大长公主府的大门走去。
是以,没有人注意到,被皇帝亲口“借调”到礼部,负责帝后大婚婚仪的谢大人,目光复杂地看向了准皇后的背影。
原本这差事,已经交给了另一位大人,可自两日前,他与长乐郡主在含元殿门口寒暄,过了没一个时辰,就收到了陛下换人的旨意。
若说陛下不是因为他们说过话才临时决定的,谢停舟都不信。
果然,长乐郡主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都逃不开陛下的眼睛,谢停舟在心中苦笑,面上却越发谦卑有礼、毕恭毕敬,力求不被任何人看出异样。
从府中大门出来,长街都被帝后的仪仗堵得水泄不通。
一百二十名侍卫持齐国龙旗、金节,九凤曲柄伞、赤素方伞各16柄开道,正中间的便是一顶八抬金顶彩轿凤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