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正在秭归坚守的吴玠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许贯忠的劝降书信。这封信犹如晴天霹雳,让吴玠震惊不已,他的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
吴玠瞪大了眼睛,反复阅读着信中的内容,心中的惊愕和愤怒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信中告诉他,南宋已经灭亡,皇帝也已经投降,劝他不要再做无谓的抵抗。
吴玠无法接受这个事实,他宁愿相信这只是华军的一个骗局,而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他紧紧握着信纸,手微微颤抖着,试图平复内心的波澜。
然而,就在他还沉浸在震惊和自我安慰中时,童贯也被快马加鞭地送到了秭归城外。秦磁命令童贯进城劝降吴玠,童贯虽然心中不情愿,但也只能无奈地答应下来。
童贯来到城下,吴玠远远地望见了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愤恨。但他还是强压怒火,让人将童贯放进城中。
童贯一见到吴玠,便毫不客气地呵斥道:“我们大宋如今已经灭亡,你吴玠还不快快投降,更待何时?还不赶快打开城门,迎接天兵进城!”
吴玠听到童贯的这番话,顿时怒不可遏,他的脸色变得铁青,双眼喷火。他怒声反驳道:“我大宋若不是有你们这帮奸臣当道,怎么可能会灭亡?”
童贯被吴玠怼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却强撑着说道:“如今大势已去,你再负隅顽抗,不过是螳臂当车,白白送了性命。”吴玠冷笑一声,“我吴玠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鬼,岂会向你们这些卖国求荣之徒低头!”说罢,他抽出腰间佩剑,指向童贯,“你若再敢在此胡言乱语,休怪我剑下无情!”童贯吓得脸色煞白,连连后退。
童贯这次语气变好了,说道:“吴将军许元帅早就已经说了,如果你愿意投降,将来凭你的本事可以有大大的前程,你何必在此负隅顽抗。”
童贯刚刚把话说完,只见吴玠变色更加的阴沉可怕。
吴玠突然大喝一声:“你这奸臣,误国误民,留你何用!”话音未落,他便挥剑朝着童贯砍去。童贯吓得瘫倒在地,口中不停求饶。周围士兵们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惊住,一时间竟无人反应过来。剑光闪过,童贯的头颅滚落一旁,鲜血溅了一地。
吴玠一脚踢开童贯的尸体,然后又让人将童贯的首级挂在了城头上,对着城外高声喊道:“我吴玠在此,绝不会投降!有胆便来攻城,我定让你们有来无回!”此时,秦磁在城外看到这一幕,脸色阴沉下来。他知道,劝降已无可能。
袁朗满脸怒容,瞪着秦磁,义愤填膺地吼道:“元帅,那吴玠实在是太张狂了!简直是目中无人!我们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了,直接杀进城去,把那吴玠碎尸万段!”
秦磁凝视着眼前这座坚不可摧的秭归城,心中暗自思忖:这城墙高耸入云,城防严密,若强行攻城,恐怕不仅难以攻破,反而会让我军遭受重创。
经过深思熟虑,秦磁缓缓开口道:“不可冲动,继续围城才是上策。我观察城中的粮食储备,应该还能支撑数月之久。我们在此地已经围困多时,只要耐心等待,城内必然会出现破绽。”
布置好围城的兵力后,秦磁转身回到自己的营帐中,准备静下心来思考如何破城之法。
然而,就在他沉思之际,突然间一阵狂风呼啸而过,犹如一头凶猛的巨兽,猛地扑向营帐。只听得“咔嚓”一声脆响,那面高高飘扬的军旗竟然被狂风生生折断!
营帐外的士兵们见状,顿时惊慌失措,急忙跑来向秦磁禀报。
秦磁心头一紧,赶忙冲出营帐查看情况。当他看到那面折断的军旗时,脸色变得凝重起来。
在古代,军旗被视为军队的象征和士气的标志,军旗折断无疑是一种极其不祥的征兆。秦磁凝视着那面残破的军旗,心中暗忖:“莫非今夜会有变故发生?”
想到此处,秦磁的眉头紧紧皱起,他来回踱步,思考着应对之策。
“嗯……今夜吴玠必定会来偷袭我军营地,我必须提前做好埋伏,给他来个出其不意,让他有来无回!”秦磁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下定决心要给吴玠一个狠狠的教训。
秦磁迅速召集将领,布置好了埋伏。他让士兵们隐藏在营帐四周,只等吴玠上钩。
深夜,吴玠果然带着一队精兵摸进了营地。他们小心翼翼地前行,四周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营帐的沙沙声。吴玠心中暗喜,以为秦磁毫无防备。
当他们深入营地中心时,突然,火把齐燃,亮如白昼。秦磁带着士兵从四面八方涌来,将吴玠等人团团围住。
吴玠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拔剑高呼:“将士们,杀出去!”他身先士卒,冲向秦磁。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喊杀声震破夜空。
然而,秦磁早有准备,吴玠的兵力渐渐不支。就在他陷入困境时,营外突然又传来一阵喊杀声。原来是吴玠安排的另一队人马前来接应。秦磁没想到还有这一出,一时间阵脚大乱。吴玠趁机突围,带着残兵撤回了秭归城。秦磁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咬牙切齿,这次伏击并未如他所愿成功。
吴玠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成功返回城中,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夜袭行动竟然损失了足足五千名士兵!这对于原本就兵力匮乏的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曹颜浩忧心忡忡地问道:“将军,我们真的还要继续抵抗下去吗?我实话告诉你,恐怕真的没有希望了。”
事实上,当童贯前来劝降的那一刻,他们心里都很清楚,大宋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大宋的大部分兵力都被童贯所掌控,而他如今都已经投降了,那么大宋肯定是彻底完蛋了。
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吴玠却毫不气馁,他坚定地说道:“战国时期的名将田单,在仅剩下两座城池的情况下,尚且能够复国,我吴玠又岂能比他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