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六年。
也是张蕴和成为皇帝的第六年。
他如今已经习惯了作为帝王的生活。
每日早起上朝,吃过早膳,批阅奏折。
午间休息一个时辰,下午继续处理国事。
只有到了日落时分后,才是属于他自己的时间。
他会前往凤仪宫,和皇后一起用晚膳,然后两人同床共枕。
皇后看着他英俊的面容,心下却有点疼痛,斟酌许久,最后还是开了口,“皇上,马上要到选秀的时候了,您……”
张蕴和皱眉打断,“不必选秀。”
“皇上,不选秀怎么行,按理说您新帝登基时就该选秀的,这都过去六年了,您若是再不选秀,大臣们还不知道要怎么在朝堂上说您呢。”
他们夫妻六载,皇后也算是摸清了他的性子,比起以前大胆很多,也会说一些心里话。
张蕴和还是那句话,“他们爱说什么说什么,反正朕不想选秀。”
皇后咬着嘴唇,虽然心里很高兴,可是她身处于这个位置,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考虑到整个大融国。
“皇上,臣妾如今只给您生了一个皇子,自那以后肚子便没了动静,只有等后宫姐妹多了,才会有更多的皇子和公主。臣妾倒是希望和您一生一世一双人,可臣妾的肚子不争气……”
说到这里,皇后忍不住低声抽泣。
她多希望自己能像是太后那样,多子多福。
张蕴和将她搂入怀中,咬着她的耳朵,“朕反倒不希望孩子太多,如果都是你肚子里出来的,或许还能兄友弟恭,可若是从别人肚子里出来的,同父异母,他们又如何能有感情?”
只要嫔妃之间是竞争关系,那么她们生下来的孩子一定也是如此。
到时候后宫乌烟瘴气,如何处理?
难不成让他分出一部分精力,放到后宫去?
不,那纯粹就是浪费时间罢了。
张蕴和继续道,“朕出生的时候,母后还不过是一个寻常嫔妃,那时候后宫各种腌臜事数不胜数。直到后来母后当上了皇后,才稍微好一些。朕还记得当初那个苏昭仪,在朕的耳边胡言乱语,若是那个时候母后没有将人解决,朕都不知道后面会变成什么样。所以朕宁愿孩子少一点,也不想让后宫回到原来的那副模样。”
皇后抬起眼眸,“皇上,可是这天下悠悠众口……”
“他们爱说便说,朕可不会因为几句闲言碎语,就不做这个皇帝了,既然对朕什么伤害都没有,又何必放在心上?你也是,不必听外人说什么,这后宫中若是有谁敢在你耳边嚼舌根,不管是谁,尽管处置了就是!”
皇后更急了,说话都带着哭腔,“可是臣妾的肚子不争气,要是一直都只有这一个皇子,那可怎么办!”
她若是生得多,自然不会在乎外界的言论。
到时候那些大臣也没有理由,让皇上选秀。
选秀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多子多福吗?至于生孩子的女人是谁,并不是那么重要。
而且现在张蕴和已经彻底大权在握,根本不需要为了牵制朝堂,必须让那些大臣的女儿们进宫。
“没事。”张蕴和一点都不在意,“若是我们注定只能有这一个孩子也不要紧,蕴熙那边生了两个小子,后面肯定还会生,到时候咱们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就让蕴熙的儿子坐皇位,反正对于朕来说,都是一样的。再不济还有昭阳,她生的也是男孩。对了,还有蕴阳,生的是双胞胎,男孩女孩都有。”
话已至此,皇后也没了理由,她干脆埋头在张蕴和的怀中,“皇上,您真好。臣妾因为您胆子都大了,竟然真的开始向往一生一世一双人了。”
“没关系,朕也是这么想的。”张蕴和难得温情了一次,平日里他都是极为严肃的模样,“你是朕自己选的皇后,虽然也有你的身份原因,可朕的确是喜欢你的。行了,快睡吧,朕明日还要上早朝。”
一夜无话。
第二日。
张蕴和刚一坐上龙椅,下面的大臣便开始了进谏。
“皇上,您已登基六年,如今膝下却只有大皇子,还请皇上您能选秀,大开后宫,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子嗣繁荣!”
“对啊,皇上,还请您开始选秀!”
“请皇上选秀!”
大臣们说完,纷纷跪地磕头,只希望张蕴和能改变想法,进行选秀。
张蕴和神色冰冷,帝王气势已成,“你们想要让朕选秀,是为了让朕多子多福,还是想要让你们的女儿母凭子贵,帮扶娘家?”
“皇上,您怎么能这么想,我们都是为了大融国的江山社稷啊!”
“皇上,我们可都是为了您好!”
张蕴和点头,“行,既然你们这么说了,朕看在你们一片忠心赤胆的份上,可以答应选秀。但是朕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不管你们谁家的女儿被选中,进了后宫就再也不能回娘家,不仅如此,还不得和你们联系。不管她们日后有没有诞下龙嗣,都和你们无关,你们也别想沾到一点光,如何?”
他勾起唇角,讥讽一笑,“你们知道朕的性格,说到做到!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谁要是让朕发现和后宫妃子联络,直接降罪!”
此话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寂静。
刚才还一脸兴奋的大臣们,此时就像是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如果女儿进入后宫,不能给他们带来任何益处,那还不如不嫁了!
若是找个门当户对的官家,说不定还能得到些许好处呢……
张蕴和站起身,居高临下的看着众人,“别说朕不给你们时间,三日之后,你们给朕一个答复。若是你们还抱有侥幸心理,想着凭借女儿获得好处,那就照做,只看朕收不收拾你们就行了!对了,还有一件事。你们的女儿但凡在宫中做了任何错事,朕都绝对不会手下留情!”
说罢,他拂袖而去。
小宁子扬声高喊,“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