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瑾对格物之学的兴趣,如同被点燃的灯烛,愈发明亮。
自那日见识了光的汇聚与滑轮的省力之后,她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对周遭一切都充满了探究的欲望。
这一日,她的注意力被叶明书案上一块黑黢黢、毫不起眼的石头吸引了。
“三哥,这是什么石头?丑丑的。”叶瑾拿起那块磁石,在手中掂量着。
叶明放下手中的公文,笑道:“它叫磁石,样子虽不起眼,却有个有趣的性子。”
他接过磁石,又取出一枚铁制的镇纸,将磁石缓缓靠近。
“呀!吸住了!”叶瑾惊奇地看着紧紧贴在磁石上的铁镇纸,“它会把所有铁的东西都吸过来吗?”
“试试便知。”叶明鼓励道。
叶瑾立刻兴致勃勃地拿着磁石在书房里到处试探,书本上的铜扣没反应,笔架上的玉笔山没动静,但当她靠近窗棂上的铁钉时,那铁钉竟微微颤动起来!这发现让她兴奋不已。
叶明见她如此投入,便找来一根细线,将磁石悬挂起来。“瑾儿,你看,现在它不动了。你猜猜,它指着哪个方向?”
叶瑾仔细观察,发现无论她如何拨动,那磁石静止后,总有一端大致指着窗外的方向。“它……它喜欢那边?”她不确定地说。
“不是喜欢,”叶明耐心解释,“这块磁石,仿佛认得南北方向。你看,指着北方的这一端,我们称之为‘指北极’。利用这个性子,哪怕在阴天、在夜里,没有太阳星辰指引,人们也能靠着它制作的‘指南针’,大致辨别方向,不至于在荒野或大海上迷路。”
“没有太阳星星也不会迷路?”叶瑾瞪大了眼睛,想象着在茫茫大海上或者漆黑的森林里,依靠这么一块小石头找到方向的场景,只觉得无比神奇。“这……这真是太有用了!”
看着妹妹因求知而闪闪发亮的眼眸,叶明心中一动。他找来一碗水,一根小小的磁化铁针,以及一片薄薄的、可以浮在水面的木片。
他小心地将铁针放在木片上,再轻轻放入水中。木片载着铁针在水面微微旋转,最终缓缓停下,铁针的一端,稳稳地指向北方。
“看,这就是一个最简单的‘指南浮针’。”叶明指着水碗说道。
叶瑾趴在桌边,目不转睛地看着那碗中自行指向的浮针,小脸上满是震撼与痴迷。这看似平凡的天地间,竟隐藏着如此精妙而实用的规律!
---
就在叶瑾沉浸于磁石奥秘的同时,京城某处隐秘的宅邸内,一场气氛压抑的私谈正在进行。
没有点燃过多的灯烛,昏暗的光线下,隐约可见几张或苍老或阴沉的面孔。
“叶家小儿,其势已成啊……”一个苍老的声音缓缓响起,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与忧虑,“新军在手,工坊利器层出不穷,如今更在朝堂推行这些‘新法’,笼络寒门,修改旧制……陛下与太子对其信任有加,长此以往,我等立足之地何在?”
“徐老所言极是。”另一个声音接口,语气尖锐,“那‘直达分拨’,断了多少人的漕运财路?‘分段承包’,又让多少靠官家工程吃饭的行会难以为继?更别提那劳什子‘特科’,让些工匠、账房之流登堂入室,简直斯文扫地!”
“光是这些也就罢了,”第三人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阴狠。
“诸位可曾听闻,那皇家工坊近日屡有异动?前些时日的‘地动山摇’,绝非寻常!叶明此子,所图非小!他所研制的,恐怕不只是些兵器铠甲那么简单!若真让他弄出什么惊世骇俗的‘妖器’,这大庆天下,怕真要改姓叶了!”
此话一出,室内顿时一片死寂。在座之人,多是世家代表或与旧利益链条捆绑极深的官员,叶明的崛起和新政的推行,实实在在地威胁到了他们的根基和未来。
“难道就眼睁睁看着他把老祖宗的规矩都败光?”有人不甘地低吼。
“硬抗非是良策。”那被称为徐老的老者摇了摇头,眼神浑浊却依旧锐利,“陛下心意已决,太子羽翼渐丰,叶明更是手握强兵利器,锋芒正盛。此时正面为敌,无异以卵击石。”
“那该如何?总不能坐以待毙!”
徐老沉吟片刻,枯瘦的手指在椅背上轻轻敲击:“他叶明不是讲究‘实学’,推崇‘格物’吗?那我们便从这上面做文章。”
众人目光聚焦过来。
“自古以来,儒家正道,讲究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义理,轻技艺。叶明搞的这些,说好听了是‘实学’,说难听了便是‘奇技淫巧’,是‘玩物丧志’!”
徐老的声音带着一种引导性,“我们可以发动清流御史、翰林学士,联名上书,不必直接攻击新法,只言‘国之根本,在于教化人心,在于道德文章’,警示陛下若过于推崇匠作之术,恐使士子荒废经义,人心趋于功利,动摇国本!”
“妙啊!”有人击掌称赞,“此乃阳谋!站在道德文章的高度,指责其败坏风气,动摇根基,便是陛下,也不能不有所顾虑!”
“此外,”徐老继续道,“他叶明不是要立规矩吗?我们便在规矩之内,与他周旋。漕运、工造,乃至他日后想要推广的任何新法,其中环节众多,总有他可管,也有我们可使力的地方。慢慢磨,细细耗,让他事事不顺,处处掣肘。只要拖得够久,变数自生。”
昏暗的房间里,密谋的声音低沉而绵长,如同暗处滋生的苔藓,带着阴湿的寒意。
他们不再试图直接摧毁叶明推动的变革,而是转向更隐蔽、更持久的渗透与侵蚀,试图从道德层面质疑,从执行层面拖延,用时间和惯性来消磨新法的锐气。
一方是凭借超越时代的见识和雷厉风行的手段,试图劈开荆棘,引领潮流的弄潮儿;另一方则是盘踞在旧有秩序中,凭借深厚根基和娴熟权术,试图阻滞、扭曲甚至同化这股新生力量的守旧者。
这场围绕大庆未来走向的博弈,在叶瑾好奇地摆弄着指南浮针,感受着自然规律之神奇的同时,正以一种更为复杂、更为深刻的方式,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悄然升级。
前路,注定不会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