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埂上的蒲公英沾着晨露时,小青蛙呱呱正蹲在荷叶上发呆。他的前爪捧着颗透明的露珠,里面裹着个小小的月亮——昨晚月亮落进池塘时,被他碰巧接住了半片,像掰碎的银镯子,在露珠里轻轻晃。
“得把它送回去。”呱呱对着露珠哈气,水汽模糊了露珠壁,小月亮在里面晕成一团光。妈妈说过,月亮要是少了一块,夜里走路的蚂蚁会迷路,晚归的蜜蜂找不到蜂巢,最要紧的是,住在芦苇丛里的萤火虫灯笼匠,没法按月亮的形状打磨新灯笼。
他捧着露珠往池塘深处跳,后腿蹬起的水花溅在背上,凉丝丝的。池塘中央的水葫芦叶上,住着老乌龟,那家伙见过七次月亮圆缺,准知道怎么把小月亮送回天上。
“月亮的碎片得用星光粘起来。”老乌龟慢吞吞地伸长脖子,背甲上的青苔滑溜溜的,“你看,我的背甲上就沾着去年的星光,到了夜里会发光呢。”他让呱呱摸他的背,果然有几颗星星的碎屑嵌在纹路里,像撒了把碎盐。
星光藏在三样东西里:睡莲的花蕊里、蜻蜓的翅膀尖、还有萤火虫没点亮的灯笼芯。呱呱把露珠放进睡莲合拢的花苞里,拜托花瓣帮忙保管,自己则跳进芦苇荡找星光。
芦苇叶割得他的皮肤有点痒,他却不敢停。太阳快落山了,要是天黑前凑不齐星光,小月亮会在露珠里慢慢融化,变成普通的水。他看见蜻蜓停在芦花上,翅膀在夕阳下闪着虹光,连忙跳过去:“能借点翅膀尖的星光吗?”
蜻蜓歪过头,细长的腿勾着芦花:“昨天我看见你把蚊子让给了小水鸟,他还没学会捕鱼呢。”她抖了抖翅膀,几粒闪着光的粉末落在呱呱的爪子上,“这是攒了一个夏天的星光,够粘半块月亮了。”
萤火虫的灯笼坊在一片水洼边,几十只萤火虫正围着一根芦苇杆忙碌,有的在给灯笼涂夜光漆,有的在拧灯芯。“要没点亮的灯笼芯?”灯笼匠举着自己的小灯笼,光把他的复眼照得亮晶晶的,“那得用三颗露水糖换,是今早刚从蒲公英上采的。”
呱呱想起自己的口袋里还藏着三颗,那是准备送给生病的鲤鱼婆婆的。可他摸了摸口袋,还是把糖掏了出来:“等我送回月亮,再帮您采一篮子。”灯笼匠接过糖,从抽屉里拿出一小撮白色的灯芯绒,那绒线里裹着星星点点的光,像揉碎的银河。
回到睡莲池时,花苞已经张开了,露珠躺在花蕊中央,小月亮在里面打着转,像困在玻璃珠里的银鱼。老乌龟用爪子蘸着星光粉末,一点点抹在小月亮的缺口上。蜻蜓的星光粉末让缺口泛起虹光,灯笼芯的绒线则让碎片慢慢粘在一起,发出暖暖的光。
“还差最后一样东西。”老乌龟指着天边,月亮正咬着树梢往上爬,“得有晚风当胶水,把碎片粘得更牢。”呱呱连忙跳进风经过的芦苇丛,用后腿使劲蹬水,帮着风快点跑。晚风果然来了,带着芦苇的清香,吹得露珠轻轻摇晃,小月亮的缺口终于慢慢合上了,像块补好的银镜子。
“该送它回家了。”老乌龟让呱呱把露珠举过头顶。当月亮升到池塘正上方时,露珠突然变得滚烫,呱呱赶紧松开爪子,露珠像颗小流星,直直地飞向月亮,在半空炸开成一片银光。他看见月亮的缺口补好了,比以前更亮,边缘还泛着淡淡的虹光,像镶了圈彩虹边。
夜里,呱呱躺在荷叶上,听见芦苇丛里传来萤火虫的欢呼声,还有蚂蚁搬着粮食走过田埂的脚步声,连鲤鱼婆婆都在水里唱起了歌。老乌龟爬过来,背甲上的星光闪得格外亮:“看,月亮在谢你呢。”
呱呱抬头望去,月亮上好像多了个小小的光斑,像只青蛙的影子。他打了个哈欠,把后腿伸进水里,水波里的月影轻轻晃着,像谁在给他摇摇篮。池塘里的睡莲都开了,每朵花蕊里都躺着一颗新的露珠,露珠里映着完整的月亮,还有只小青蛙的倒影,正甜甜地打着呼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