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分享的内容,便是这些。”
讲台上,江风辰缓缓放下手里的粉笔,修长的手指沾着些许未落尽的粉尘。
他微微抬眸,目光从教室前排缓缓掠过,扫过一张张或敬佩、或炽热、或跃跃欲试的年轻面孔。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身上,落在那双微微弯起的眉眼间,为他冷峻的轮廓镀上了一层温和的光晕。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唇角带着若有若无的笑意,声音不急不缓,却清朗得像初春的风:
“现在,是自由发言时间。”
他说着,微微点了点头,目光示意台下:
“诸位,还有什么问题,尽管开口。”
刚一说完,原本还有些拘谨的教室里,立刻响起一阵轻轻的抽气声和窸窸窣窣的交头接耳。
最前排,一个扎着马尾的女同学鼓起勇气站了起来。
她的脸颊因为紧张微微泛红,手里攥着笔记本,声音有些发颤:
“江老师,我……我想请教一下,写古体诗的时候,押韵总是对不上,我总觉得句子生硬,怎么办?”
江风辰闻言,低低一笑,眉眼间浮起一丝淡淡的暖意:
“这是个好问题。”
他并没有急着回答,而是弯腰拾起刚才放下的粉笔,在黑板上随手写下两句古诗,字迹飞扬飘逸,笔锋如刀刻玉雕。
写完后,他转身面向女同学,抬手轻敲两句诗的末字:
“你看,古人押韵讲求平仄和音律和谐,但真正的灵魂在于句子是否顺畅自然……押韵是为了增色,不是为了限制。你可以先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出来,再慢慢打磨词句,而不是一开始就被韵脚绊住手脚……”
他语调轻缓,却清晰入耳,讲到关键处还不时抬手做个示意,像是与人促膝对坐,耐心指点,而非高高在上的讲师。
讲台下,马尾辫女生目光越来越亮,双手不自觉地紧握在一起,轻轻点头应和着,神色由紧张转为放松。
他话音刚落,另一侧,一个戴眼镜的女同学几乎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压着兴奋小声道:
“江老师,我也想请教……我在写新诗的时候,总觉得意象很散,连不成整体,有什么办法吗?”
江风辰看了她一眼,微微点头,眼底划过一丝赞许,笑着挑了挑眉:
“很好,又是个不错的问题。”
他将粉笔翻转在指尖,低头在黑板空白处写下“意象”二字,又圈了几个关键词,示意大家看过来。
“写新诗时,意象其实是作者内心情绪的投影。你先别急着把所有意象往里堆,要学会留白,让读者自己去串联。这和古诗讲究留白、‘此处无声胜有声’,是异曲同工……”
他的声音并不高,却不知为何,每一个字都像是带着一股柔和的力道,击在每个人心里。
讲台下,原本还躲在后排的几个学生也被点燃了好奇与勇气,纷纷交换眼神,或是低声商量着该不该站起来。
一个埋头在角落里翻看笔记的短发女生,终于也抬起头,像是下定了什么决心般,缓缓举起了手。
而讲台上,江风辰已经轻轻放下粉笔,唇角那抹笑意愈发柔和,却透着不容拒绝的从容:
“来,下一个。”
见江风辰那句“来,下一个”落下,原本还有些胆怯的短发女生,终于深吸一口气,踌躇片刻,缓缓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她穿着素色的衬衣,袖口卷起,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显得整个人干净利落,眼神里却还藏着几分羞涩:
“江老师,我想问……如果有一天写出来的诗词,连自己都觉得怪里怪气,不像自己写的了,该怎么办?”
这一句出口,整个教室忽然安静了几秒,连刚才还在窃窃私语的同学们都收了声,悄悄望向她,又望向江风辰。
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法问题,而更像是一种对创作自我的怀疑与迷茫。
江风辰盯着她看了几秒,忽然低低笑了声,笑意却没有像往常一样轻飘飘,而是透着几分郑重:
“这也是一个好问题,是人人在创作上都会遇见的瓶颈。”
他转身擦掉黑板上一块空白,重新写了几个字:
“本心”二字横在最上方,底下连着几道箭头,旁边又补了“技法”“表达”“读者”等词。
“创作到一定阶段,每个人都会遇到这道坎——你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为了讨好读者,或者为了技巧而背离了最初想写的东西。可记住一点——”
江风辰放下粉笔,回过身,目光落在短发女生有些发紧的手指上,然后缓缓抬起,正对上她的眼睛。
“真正厉害的诗,不在于是否讨好谁,也不在于写得多华丽,而是当你自己读到它的时候,依旧能感受到心里那股最真实的颤动。哪怕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也是你的诗。”
他微微一顿,语气放轻:
“所以,如果有一天你觉得不像自己了,不要害怕,也不要急着否定。那未必是坏事,或许只是你的某个新面,正好要浮现出来。”
讲台下,短发女生怔怔看着他,半晌,嘴角终于绽开一个轻微的笑,像是一朵蜷缩的花苞终于舒展开来。
“谢谢……江老师。”
“嗯,坐下吧,下一个。”
江风辰温声说着,目光再度扫向人群。
此刻,整个教室已经不像一开始那样拘谨,甚至连后排那些原本抱着“听听就算”的学生,也一个个忍不住直起了背脊,手指在桌面轻轻敲着,似乎生怕错过了提问的机会。
靠近门口的一个男生率先举手,他的声音带着几分粗犷,却意外真诚:
“江老师,我没什么文学基础,但我也想试着写,可总觉得自己文笔差,写出来的句子很土,有没有办法练?”
教室里顿时传来一阵善意的笑声,有几个同学回过头来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似乎在夸他勇气可嘉。
江风辰却没有笑,他只是挑了挑眉,目光认真得像在审视一个刚刚踏进门槛的弟子:
“文笔好坏,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写两天就见效的。你先写出来,先写一百句土得掉渣的句子,然后把你最喜欢的诗,抄一百遍。写多了,念多了,看多了,哪有不长进的?”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一阵轻轻的掌声,笑声也变得带着鼓励的意味。
那男生憨憨一笑,挠了挠头,重重点了点头:
“好!我试试!”
教室的气氛在这轮提问中彻底活跃了起来。
又有女生站了起来,怯生生问:
“江老师,如果我实在没灵感,写不出来该怎么办啊?”
江风辰闻言,笑了。
他靠着讲台,双手环胸,眉目间有了几分不着痕迹的调侃:
“写不出来的时候啊……那就别写。”
“有些东西,逼出来是假的。你可以去看看天,听听风,去人多的地方看看人吵架,也许一句话就突然撞进你脑子里了。好句子啊,它不怕你偷懒,就怕你太着急。”
这话说得有点痞气,却意外地打动人心。
台下有几个人忍不住笑出声来,又被他的玩笑放松了紧张的神经。
就这样,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抛过来,又一个接一个被江风辰接住、化开、点拨。
阳光在教室里缓缓移动,照亮了黑板上粉笔留下的一道道痕迹,也映出他唇边那抹始终不灭的笑意。
此刻,站在台上的他,不仅是一个传授技法的老师,更像一个愿意把心掏出来、和年轻人分享经验的同路人。
教室外面,有人路过,听见里面不时传出轻笑与掌声,忍不住驻足张望,却只看见那一道挺拔的背影立在讲台前,黑板上粉尘飞落,像是岁月被轻轻搅动。
而那些被解开的疑惑,被点燃的火苗,也许就会在这些年轻人心里,埋下不灭的种子。
“好了!”
江风辰抬头看了一眼天色,淡淡说道:
“今天最后一个问题了,谁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