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济州府,已经成了一座巨大的兵营。
因为梁山军如今有朝廷背书,是正儿八经的正规军,使得很多百姓子弟对于加入梁山军不再排斥。
京东西路、河北东路很多州府村镇的百姓,都与金兵有着血海深仇。而梁山军,打起金兵来那是丝毫不含糊,百姓中都在疯传,梁山上到处都是手艺人,专门拿金狗的脑袋筑京观。
因此河北路各地有志从军的青壮,纷纷向着济州府汇集。
"嘿,李哥,你说这才几年呐!咱们从土匪竟然成了朝廷正规军,你我现在都是忠武郎,不仅领山寨的金银,还领着朝廷的俸禄!手下有两千人!"小霸王周通不可思议的对李忠说道。
"跟着西门头领混就是有前途,你说我一个卖虎皮膏药的!后来跟着兄弟你一起在桃花山落草。
虽然手底下有几百喽啰,可说实话谁能看得上咱弟兄?
那鲁提辖,虽然表面上咱们都是兄弟,可说实话,人家心眼里根本瞧不起咱们这样的出身!
现在不一样了,我李忠也是忠武郎了!如今随随便便来个提辖,咱的身份未必比个劳什子提辖差!
也是体面人!真踏马提气!"李忠不由得感慨道。
"什么西门头领,如今头领已经是齐王了!咱得称齐王!"周通急忙纠正道。
周通虽然武艺稀疏,可是非常讲究规矩!混山贼时,他就恪守江湖道义!就算找压寨夫人,也得去桃花村,奉上二十金聘礼,挑选良辰吉日,明媒正娶。
如今有了编制,也是非常讲究规矩,一切按照朝廷的章法来,对于西门头领从来都是以齐王相称!
"什么齐王,在我李忠心里,他永远是我的好大哥!西门大头领!"李忠感慨道。
"行了,好大哥不是你能叫的,人家朱武军师、史大郎、穆弘、穆春、武松、李俊、燕青、李逵等人,才是齐王核心圈子里的人!
人家可以不在乎称呼,叫大哥或者叫头领显得亲切。
李哥,听小弟一句劝!齐王如今身份不一样了!你的懂规矩!下次见了叫齐王!"周通劝说道。
"哎,好吧,齐王如今去了汴京享福,不知道能不能记得咱们这些兄弟!"李忠随口说道。
"李哥!咱哥们急个毛线啊,那李逵每天自称齐王手下第一马仔,还不是跟咱们一起在济州府待着嘛,你有什么不平衡的!"周通说道。
"哎,李逵兄弟大字不识几个,说话又粗鲁,整天就知道喝酒,我看西门头领是看不上他了,所以不带他去汴京享福。"李忠笑嘻嘻说道。
"你们踏马的说什么呢?"这时候一声吼传来,吓了李忠、周通一跳。
二人一看,正是鲍旭,而鲍旭身后正是李逵!
"是李逵兄弟、鲍旭兄弟啊,我俩正在练兵,没说什么!"李忠、周通急忙笑脸相迎。
"李忠、周通,咱们都是忠义堂烧过黄纸上过香的兄弟,刚才的话,再让我鲍旭听到,我鲍旭好说话,我这口丧门剑可不好说话!"鲍旭冷冷说道。
李忠、周通二人内心非常不爽!
如果是史进、武松、鲁智深甚至李逵这样对他们说话,他们还能忍得了,可他鲍旭,上山比较晚!竟然敢来训斥他俩!让二人非常没面子。
虽然鲍旭拿着丧门剑据说是一把好手,可李忠周通说实话,也不是他鲍旭能揉捏的!
不过看着鲍旭身后黑着脸不发一言的李逵,,二人自知理亏,自然不敢去触怒这黑厮的霉头,也就没跟鲍旭计较。
"呵呵,李忠、周通,高层的事情不知道少乱说、少打听!西门哥哥昨天就让小乙传来口信,让俺不日带着老娘、媳妇去汴京享福。
哥哥在皇宫给铁牛腾出一座大房子,让铁牛带着老娘跟媳妇过去住嘞!"李逵笑嘻嘻说道。
李忠、周通一听,羡慕不已!对着李逵一顿吹捧。
李逵得意洋洋继续带着鲍旭去别的地方转悠。
"哥哥,齐王叫哥哥去汴京享福,哥哥可不能忘了小弟啊!汴京我还没去过呢?听说就跟天宫一样,美酒美人金银到处都是!"鲍旭羡慕的说道。
"放心,我去了汴京安顿就就派人来济州叫你!"李逵淡淡的说道。
夜晚,李逵回到了府邸,如今大部分梁山好汉都在济州府安家,梁山水泊只有阮氏兄弟等二十余名头领带着五千人马护卫。
李逵偷偷打包了干粮,又带了一包金银,打定主意第二天一大早就去汴京。
李逵与周通等人说的燕青的口信,自然是李逵为了面子信口胡诌的!
不过,在李逵看来!这西门哥哥在汴京左拥右抱,每天睡不同的主公娘们,说不定把皇后太后也睡了,
自己作为哥哥的心腹兄弟,竟然待在济州府!哪有这样的道理!
"哼!西门哥哥好不够义气!我得去汴京跟他理论理论!"李逵打定了主意。
第二天一大早,李逵辞别老母以及庞秋霞,骑马就偷偷离开了济州府。
此时的庞秋霞肚子又被李逵搞大,再有几个月就又要生产。
李逵以西门头领有急事相召的名义离开。老母与庞秋霞虽然不舍他离开,可也没有阻拦。
而此时的汴京皇宫,夜晚,
一辆马车缓缓驶到汴京皇宫宫门,一名老太监早早在宫门口等候。
"贾公公,孙子办差回来,,,"一名小太监急忙从马车上跳出来跪地说道。
"辛苦了,你小子替太皇太后采买物品,辛苦了!"
老太监说完,笑眯眯走向宫门守卫。
"徐将军辛苦了,马车里都是给太皇太后采买的物品,将军可要检查一下。"老太监笑眯眯说道。
"贾公公言重了,太皇太后的车驾,末将怎会检查。"
徐宁说完一挥手,宫门缓缓打开。老太监跟着车驾,缓缓进了皇宫。
车架没走多远,一名头戴黑色连帽披风的男子就被小太监搀扶出来。
在老太监带领下,三人很快就来到了慈宁宫。
"黑袍男子独自进入慈宁宫。"
此时的韦太后随着赵嵁的登基,已经成了太皇太后。
"母亲,儿回来了!"黑袍男子脱下黑色披风跪地说道。
"好孩子,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韦太后激动的边流泪边扶起男子。
而这名男子,正是康王赵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