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粉末或许与村民的病症有关。于是,她向村民们打听这口井的情况。一位老者告诉她,这口井是村里唯一的水源,平日里大家的吃喝用水都取自这里。
李若月心中顿时有了猜测,她怀疑是井水被污染,导致村民们生病。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她让舅舅帮忙采集了一些井水样本,又对患病村民的血液和排泄物进行了检查。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她发现井水中含有一种不知名的毒素,正是这种毒素导致村民们出现各种病症。
李若月将这个发现告诉了村民们,大家都十分震惊。村民们焦急地询问该如何是好,李若月安慰他们道:“大家别担心,既然找到了病因,就有办法解决。这种毒素虽然有些棘手,但并非无药可医。”
她和舅舅立刻着手制定治疗方案。首先,他们让村民们暂时停止饮用这口井的水,并组织大家去村外的溪流取水,以保证日常生活用水的安全。然后,李若月根据村民们的具体症状,开了几副解毒和调理身体的药方。绿珠则和村民们一起,忙着去附近的山林里采集草药。
在煎熬草药的过程中,李若月耐心地向村民们讲解预防类似中毒事件的方法,比如要注意水源的保护,不要随意丢弃杂物等。村民们认真地听着,对李若月充满了感激和信任。
几日后,服用了草药的村民们病情逐渐好转,脸上也恢复了些许血色。他们纷纷来到李若月面前,表达自己的谢意。一位大叔激动地说:“姑娘,你和你舅舅真是我们村子的救命恩人呐!要不是你们,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李若月笑着回应道:“大家别这么客气,治病救人本来就是我们的职责。只要大家都能好起来,我们就放心了。”
看到村民们逐渐康复,村子里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李若月、绿珠和舅舅都感到十分欣慰。他们在村子里又停留了几日,确保村民们彻底痊愈后,才收拾行囊,继续踏上归京的旅程。这段在神秘村落救治村民的经历,让他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行医的意义,也为他们的旅途增添了一份难忘的记忆。
随着行程的推进,李若月一行人来到了一座大山脚下。此时,天色已晚,山路崎岖难行,他们决定前往不远处一座看上去有些年头的古寺借宿一晚。
当他们来到古寺前,只见寺门半掩,周围寂静无声。李若月轻轻叩响寺门,不一会儿,一位小沙弥打开了门。说明来意后,小沙弥将他们迎进了寺内。古寺的住持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安排了几间干净的厢房让他们休息。
用过斋饭后,李若月在寺内四处闲逛。古寺规模不大,但却有着一种古朴宁静的氛围。月光洒在庭院的石板路上,树影斑驳,更添几分静谧。走着走着,她来到了一间藏经阁前,透过半开的门,隐隐看到里面摆满了各种经书。
正当她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藏经阁内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李若月心中一惊,以为是有什么小动物,便小心翼翼地走进去查看。借着月光,她看到一个黑影在书架间穿梭。李若月轻声喝道:“谁在那里?”黑影似乎被她的声音吓了一跳,停了下来。
这时,月光透过窗户洒在那人身上,李若月看清了,原来是一个身着黑衣的年轻男子。男子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警惕。李若月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深夜在藏经阁?”男子没有回答她的问题,反而反问道:“你又是谁?为何会出现在这里?”
两人正僵持着,绿珠和舅舅听到声音也赶了过来。舅舅看到这一幕,连忙上前打圆场:“误会,误会。这位公子,我们是路过此地借宿的行人,这是我的外甥女李若月。不知公子深夜在此,所为何事?”
黑衣男子犹豫了一下,缓缓说道:“实不相瞒,我在寻找一本医书,听闻这古寺藏经阁内可能有。”李若月一听,心中的警惕顿时消了几分,说道:“你找医书做什么?若是治病救人,或许我们能帮上忙。”黑衣男子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犹豫,最终还是缓缓道出了缘由。原来,他的家乡也遭遇了一场奇怪的疫病,许多人深受其苦,他四处寻找医书,希望能找到救治的方法。
李若月听后,心中对他的遭遇深感同情。她说道:“既然如此,我们或许可以一起想办法。我和舅舅也懂些医术,说不定能给你一些建议。”黑衣男子听了,眼中露出一丝希望的光芒……
黑衣男子眼中露出一丝希望的光芒,他微微拱手道:“若能得几位相助,实乃家乡百姓之幸。在下萧逸,多谢各位。”李若月等人也连忙回礼。
众人在藏经阁内找了一处地方坐下,萧逸详细讲述了家乡疫病的症状。患病之人先是皮肤瘙痒,而后出现红斑,接着便会高热不退,昏迷不醒,情况十分危急。李若月和舅舅听完,眉头紧锁,这种病症他们从未听闻过。
舅舅沉思片刻后说道:“从症状来看,这疫病极为凶险。或许我们可以先从古籍中寻找线索,说不定能找到类似病症的记载。”众人纷纷点头,随后便在藏经阁中翻找起来。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地上,他们在书架间穿梭,一本本翻阅着古老的经书。
经过一番努力,李若月终于在一本破旧的医书中找到了类似病症的记载。上面写道,此疫病乃山中瘴气与毒虫所携带的毒素混合所致,需用七种特殊草药熬制解药,且这七种草药生长环境极为苛刻,分别分布在高山悬崖、阴湿谷底等险峻之地。
萧逸看后,面色凝重,这些草药寻找起来谈何容易。但想到家乡受苦的百姓,他咬咬牙说道:“无论多么困难,我都要找到这些草药。”李若月看着他坚定的眼神,说道:“萧公子,此去寻找草药必定危险重重,不如我们一同前往。我和舅舅行医多年,对辨认草药略知一二,或许能帮上忙。”
萧逸感激地看着他们:“几位如此仗义相助,萧逸无以为报。但这一路艰险,怎能连累各位。”舅舅笑着摆摆手:“医者仁心,遇到此等病症,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况且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说不定能更快找到草药,拯救更多生命。”
萧逸不再推辞,当下众人商定,明日一早便出发寻找草药。第二天天还未亮,李若月、绿珠、舅舅和萧逸便收拾好行囊,告别古寺住持,踏上了寻找草药的征程。
他们首先来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脚下。据医书记载,第一种草药生长在这座山峰的悬崖峭壁之上。看着陡峭的山峰,萧逸眉头微皱:“这山如此险峻,要上去恐怕不易。”李若月却没有丝毫退缩之意:“我们小心些,一定能找到。”
舅舅在一旁观察着山势,说道:“从这边的缓坡上去,或许能找到一条通往悬崖的路。”众人沿着舅舅指的方向开始攀爬。山路崎岖,荆棘丛生,他们的衣服被划破,手脚也被擦伤,但没有一人喊累。
经过几个时辰的艰难攀爬,他们终于来到了一处悬崖边。李若月仔细观察着悬崖上的植被,突然,她眼睛一亮:“看,那株长着紫色叶子,开着白色小花的,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草药。”萧逸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那株草药生长在悬崖的一块突出的岩石上,周围光秃秃的,没有任何着力点,想要采摘十分困难。
萧逸自告奋勇:“我下去试试。”他将绳索一端系在一棵粗壮的树上,另一端绑在自己腰间,慢慢顺着悬崖往下滑。下方的风很大,吹得他身体左右摇晃。李若月等人在上面紧张地看着,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当萧逸终于接近草药时,一阵强风突然袭来,他的身体猛地撞在悬崖壁上。“小心!”李若月忍不住喊道。萧逸稳住身形,伸手抓住草药,用力一拔,成功将草药采下。
众人欢呼起来,萧逸顺着绳索爬了上来,将草药递给李若月。李若月小心地将草药收好,说道:“这只是第一种,还有六种,我们继续。”带着成功的喜悦,他们又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寻找草药的地点。
众人马不停蹄地赶往下一个寻找草药的地点——一处幽深的山谷。据记载,第二种草药生长在山谷底部的阴湿之处。
他们沿着蜿蜒的山路进入山谷,越往下走,四周越显得阴森潮湿。谷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让人视线受阻。绿珠有些害怕,紧紧拉住李若月的衣角:“小姐,这里感觉好阴森呀。”李若月安慰道:“别怕,有我们在呢。大家都小心些,注意脚下。”
走着走着,突然听到一阵“嘶嘶”的声音。萧逸警觉地抽出佩剑,低声说道:“小心,可能有毒蛇。”众人立刻停下脚步,紧张地四处张望。只见一条色彩斑斓的大蛇从草丛中钻了出来,吐着信子,虎视眈眈地盯着他们。
舅舅轻声说道:“不要轻举妄动,这种蛇毒性极强,一旦激怒它,我们都有危险。”李若月慢慢从包袱里拿出一些雄黄粉,轻轻撒在周围。大蛇似乎对雄黄粉有所忌惮,往后退了退,但依旧没有离开的意思。
僵持片刻后,萧逸看准时机,猛地挥剑向大蛇砍去。大蛇灵活地躲开,然后迅速向萧逸扑来。李若月见状,捡起一块石头向大蛇扔去,分散它的注意力。舅舅也从一旁找来一根树枝,协助萧逸驱赶大蛇。经过一番激烈的搏斗,他们终于成功将大蛇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