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苏州满城,拙政园,将军府,偌大的会客厅。
“哎”
坐在大厅主位右侧的吴三风,脸色复杂,眉头紧皱,深叹一口气,陷入了沉思回忆中。
是啊,祖永烈即便是不问,吴三风也要说出来的。
有一些话,吴三桂战死后,这个老匹夫,也是憋了好久了,找不到说话的人啊。
“大侄子啊”
“你是知道的”
“老吴家,命途多舛,男丁男子,本就没多少”
“当年,甲申天变”
“家父,三弟,四十多口家眷,老弱妇孺”
“一个个的,全部惨死在京城,死于闯贼的虐杀”
“也就是老夫命大,不在府邸,侥幸逃了出来”
、、、
陷入回忆中的吴三风,说起甲申天变,那是一个目光阴森,咬牙切齿啊。
没错的,辽东吴氏,本就是丁口不旺。
吴三风这一代,也就是三个男丁,二弟吴三桂,三弟吴三辅。
本来,他们的下一代,可以繁衍更多的子孙后代,开始进入大发展时期。
但是,一场甲申天变,吴氏全毁了。
闯贼李自成,攻下京城后,虏获了吴氏一族。
吴三桂降清,引女真人入关,在一片石,山海关,联手干翻了李闯王。
恼羞成怒的李闯王,回到京城,二话不说,就屠了吴氏一族,老弱妇孺,斩尽杀绝。
当然咯,唯一逃走的人,就是吴三风自己,其他的全没了。
没用啊,吴三风也是一把年纪了,下一代没了就没了,再也生不出来了。
只剩下吴三桂的两个崽子,吴应熊和吴应麒。
“去年”
“滇西,磨盘山一战,近乎是全军覆没”
“老夫的二弟,平西王,老吴家的两万多精锐嫡系,一战而没”
“还有,你家的大伯父,他的三千精锐兵马,也全部折在了磨盘山”
“你这个大伯父啊”
“也是老夫的老兄弟,表兄弟,年纪差不多”
“当年在辽东,咱们祖氏吴氏的年轻人,并肩杀敌十几年,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
、、、
说到这里,一把年纪的吴三风,已经是老眼含泪,看着祖永烈,重重的点了点头。
是的,磨盘山一战,老吴家没了平西王,还有嫡系2万精锐。
同样,祖永烈的大伯父祖泽润,也是吴三风的好兄弟啊。
要知道,祖泽润是祖大寿的长子,即便是过继的,那也是排名第一的老大。
不出意外,这个祖泽润,在祖氏的地位和实力,也是最强横的。
这是要告诉祖永烈,磨盘山一战,吴三风没忘记。
祖氏损失很大,他们老吴家,伤亡更大,才是那个最惨的。
既然,这么惨的吴氏,后来还是选择,分家投靠大明,肯定是有苦衷的。
“哎”
回忆的差不多了,老杀胚吴三风,又深叹一口气,抹了抹发胀的眼睛。
再收拾一下心情,深吸一口气,挺直腰杆子,对着几人郑重的说道:
“大侄子啊”
“李先生”
“这些,都是你们知道的”
“接下来”
“老夫,就跟你说一些,你们不知道的吧”
是的,上面的东西,都是公开的版本,全天下都传遍了。
毕竟,去年的磨盘山之战,影响太深远了。
那时候,满清的西征大军,一路平推过去,顺风顺水,差一点点就灭了永历王朝。
冲在最前面的阿尔津,吴三桂,祖泽润,沙里布等满清大将,都是积极主动求上进,想抢朱由榔的人头啊。
但是,全天下的人,都没有想到,也猜不到。
在磨盘山上,岷王朱雍槺,八千大军,整兵备战几个月,早就挖好了深坑。
再加上李定国的六千大军,也全部都是精锐,全部埋伏在山上。
于是乎,有心算无心,一战就灭了鞑子的前锋军,3万多人,包括吴三桂和祖泽润。
“老世叔”
“您说,小侄洗耳恭听”
听到这里的祖永烈,也不敢再炸毛了,表情变的无比凝重,拱了拱手,老老实实的回了一句。
他也是年近40的老杀胚,阅历丰富,自然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
是的,相较于祖氏的损失,吴氏的嫡系军队,就差不多被团灭啊。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个军阀出身的人,军队才是根本,没了军队啥都不是的。
所以说,祖永烈更急,更加想知道。
重创之下,血亲死仇的吴氏,为何会选择投诚大明王朝。
同时,祖永烈也想知道,他的大伯父,为何会惨死在滇西磨盘山。
“首先”
“磨盘山之战”
“吴氏的兵马,并没有全部死光”
“据后来的打听,老夫也知道了,战役的全部过程”
“这个磨盘山,耸立在滇西高山,两侧都是崇山峻岭,周边都是山涧河流”
“山脚下,距离上面的主战场,至少有几十上百多丈高,沿途也都是盘山羊肠小道”
“所以说,这个磨盘山,就是个死地,是绝佳的伏击场地”
“一旦爆发的大战,三万多兵马,上的去,就下不来了”
“周边两侧,也是崇山峻岭,同样跑不掉,是上天入地无门啊”
、、、
是的,到了昆明以后,老辣的吴三风,肯定要找夏国相父子的。
毕竟,夏国相父子,是吴三桂的心腹大将,夏国相还是吴氏的女婿呢。
不过,现在也不叫女婿了,狠辣的夏国相父子,为了取得朱皇帝的信任,剁了吴三桂的大女儿。
同时,他们还送上了陈圆圆和吴阿珂,算是投名状吧。
但是,老辣的吴三风,表面上,并没有嫉恨夏国相父子。
毕竟,没有他们的紧急狠辣出手,也没有现在吴氏的好日子。
没错,吴三风就是通过夏国相父子的陈述,才真正的知道了,磨盘山大战的过程。
一番了解下来,那个磨盘山,当真是死地啊,谁上去了,都得完蛋。
“此战”
“正蓝旗的阿尔津,5千兵马,冲在最前面”
“你家大伯父的3千嫡系,2千绿营兵,冲在第二波”
“老夫的二弟,带着1.7万精锐,则是走在最后,负责接应”
“还有3千多人,是后勤钱粮大队,还在山脚下,就走的最慢了”
“领兵的,正是老将夏龙山”
没错的,那时候的西征大军,都疯了。
大胜之下,一路平推过来,打穿了几个省,压根没有像样的抵抗。
不出所料,一个个前锋军大将,都要发疯了,都想抢人头,尤其是朱由榔的人头。
阿尔津的正蓝旗,真正的女真人,即便是被打压,那也是人上人,很自然的冲在最前面。
祖泽润的兵马,那是吴三桂让给他的机会,冲在第二波,也准备去抢人头的。
吴三桂的兵马,最多了,是真正的前锋军,很自然就是垫后,人多走得慢。
“大战爆发后”
“冲在最前面的阿尔津,首当其冲,开场就被打蒙了”
“绝地之下,他麾下的绿营兵,也爆发了临阵反水,直接干掉了多波罗横,也就是鳌拜的大侄子”
“不出意外,内外夹击之下,阿尔津部,很快就没了,全军团灭”
“接下来,就是你家大伯父了”
“他也是一样,本就是被伏击了,顾头不顾尾,伤亡不小”
“上面的明军,干掉阿尔津后,又携大胜之势,居高临下冲杀下来”
“不多时,你家的大伯父,也被人海淹没了”
、、、
噼里啪啦的一大堆,老辣的吴三风,捡一些精要,大概的说了一些。
没错的,这个老家伙,也是个人精啊,很多东西没说出来。
阿尔津的正蓝旗,海西营邵尔代,带人直接反水,逼死了阿尔津。
还有,反水的绿营兵大将,高应风和王安等人,直接干掉了多波罗横。
再有,就是明军的人数,领兵的大将,明军的核心兵械,飞雷炮和抬枪等等。
这些都是核心机密,老杀胚吴三风,还是很稳重的,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开玩笑,隔壁的房间里,就有一个锦衣卫千户呢。
“嘭、、”
听到这里,满清的宁海将军祖永烈,又脸黑了,厚重的大铁手,又砸在桌子上了。
不听不知道啊,听完以后,他才知道,他们家的大伯父,是如何的冤死啊。
忍无可忍,老杀胚猛的抬起头,死死盯着眼前的吴三风,大声开口质问道:
“吴世叔”
“小侄问一句”
“这个时候”
“吴二叔的兵马,为何不增援上去?”
“还有,山脚下的后营呢?卓布泰的中军呢?总不能见死不救吧”
“说不定,要是冲上去了,抱团取暖,结局就是两回事”
、、、
说完以后,这个老杀胚,已经是咬牙切齿了,目光阴沉,不自觉的握紧刀把子。
没错的,辽东军阀将门,是骑墙高手,风吹两边倒,习惯性的卖队友。
但是,他妈的,你们吴氏也太过分了吧,大家是姻亲,血盟几十年。
怎么能站在最后面,眼睁睁的看着,祖泽润的兵马,被明贼淹没,杀光屠尽吧。
心中大骂,去你妈的,这是狗屁的姻亲,狗屎的血盟啊。
同时,他也在骂卓布泰,狗鞑子,带这么那么多中军,五六万人,为何不冲上去营救。
没错的,这个磨盘山,再怎么山高,道路崎岖,那也是能走人的。
既然能走人,为何不上去营救,妥妥的见死不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