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吴明如此拼命的做法,所带来的成果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经过这番努力,他体内的真元不仅完全恢复如初,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精进。
要知道,在此之前,吴明虽然已经成功稳定了筑基初期的境界,但他丹田里的真元其实不过是薄薄的一层罢了。
可如今,他体内的真元量却比受伤前几乎增长了一倍之多,丹田里的真元也变得更加充实。
“不破不立,古人诚不欺我啊!”望着自身的变化,吴明不禁喃喃自语道。
对于修行之人来说,想要快速提升修为,除了服用天材地宝和高品质的丹药之外,其实还有一种方法。
而这种方法,便是不断地去战斗,不断地消耗自身的真元,然后再通过这种方式,将体内的真元进行置换。
天材地宝和高品质丹药对于普通修士来说,无疑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稀世珍宝。
它们的珍贵程度超乎想象,往往只有那些实力超群、背景深厚的修士才有机会获得。
然而,与之相比,不断地战斗却是每一位修士都能够轻易做到的事情。
尽管如此,真正采用这种方法的修士却寥寥无几。
这其中的原因显而易见,因为这种方式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在激烈的战斗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身受重伤,甚至直接命丧黄泉、魂飞魄散。
所以,绝大多数修士都会对这种方法敬而远之,尤其是那些来自大宗门的修士们。
毕竟,能够安全地修炼,谁又会愿意去冒如此巨大的风险呢?
吴明自然也不例外。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宁愿稳扎稳打、徐徐图之,通过日积月累的修行来提升自己的修为,也绝对不会选择这种看似快速却充满危险的方式。
然而,现实却常常不尽如人意。
此时此刻,吴明并未选择出关,而是继续留在原地,全心全意地进行疗伤。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他的身体和真元都已经逐渐恢复,但唯独灵识的恢复仍需时日。
只有当灵识完全恢复之后,吴明的伤势才算真正痊愈,那时他的安全系数也会大大提高。
即便如此,就算他日再次遭遇刘清泉,吴明心里也很清楚,以他目前的实力,恐怕依然难以与之抗衡。
不过,至少他不会再像之前那样,被对方轻易地重创至此了。
更何况,他可没有忘记自己身上肩负着宗门的重要任务呢!
这个任务已经拖延了一个多月之久,如果再继续拖延下去,恐怕会有更多无辜的人遭受不幸。
吴明毫不犹豫地服下了阴凝草,瞬间,他只觉得原本已经枯竭的识海像是被注入了一股清泉一般,开始缓缓地涌现出一丝丝微弱的能量。
这些能量虽然细微,但却让他那原本萎靡不振的灵识逐渐活跃起来,仿佛沉睡已久的巨人开始苏醒。
随着时间的推移,灵识的恢复速度越来越快,吴明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它在自己的识海中不断地扩张。
一丈、十丈、五十丈、百丈……灵识如同一股洪流,源源不断地向外延伸。
眼看着灵识就要突破一百五十丈的界限,吴明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期待。
然而,就在这时,灵识的延伸速度却突然变得异常缓慢,就像是遇到了一堵无形的墙壁一般。
尽管吴明竭尽全力想要继续推动灵识向前延伸,但最终它还是在一百六十七丈的地方停了下来。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百六十七丈?那不就只有五百零一米吗?”
吴明的脸色变得阴沉至极,他不禁叹息道,“唉,看来仅仅依靠一株阴凝草,还是无法让我的灵识完全恢复啊。”
阴凝草作为恢复灵识的极品灵药,其药效之强,本应能让他的灵识完全恢复。
然而,事实却让他大失所望,仅仅只是将灵识恢复到刚刚踏入筑基境界的水平而已。
初入筑基境界的修士,其灵识范围恰好为一里,换算过来便是五百米。
这与吴明受伤前的灵识范围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要知道,他受伤前的灵识范围可是达到了筑基中期修士的水平,足足有一千米之远!
如今,他的灵识只恢复了一半,这无疑对他的实力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若想更好地恢复灵识,将阴凝草炼制成阴凝丹无疑是最佳选择。
但问题在于,吴明此刻身处武定县,人生地不熟,要想找到一个炼丹师绝非易事,更遑论是一名能够炼制二阶丹药的炼丹师了。
这也是吴明选择直接服下阴凝草,而没有去炼成丹药服用的原因。
至于去寻求宗门驻扎在此地的岚师兄帮忙,吴明甚至连想都未曾想过。
其中一个原因在于,吴明与他之间的关系并不熟悉,像这样的事情实在不方便去麻烦他人。
而另一个原因则是,吴明对自己的行踪是如何被刘清泉知晓的感到十分困惑。
毕竟,武定县与宗门之间相距足足有五千多里之遥,就算是快马加鞭,也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抵达。
就算刘清泉一直在暗中跟踪自己,也绝对不可能在自己前行的路上突然发动袭击。
所以,尽管吴明无法确定那岚师兄是否有意泄露了他的行踪,但他已经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信任那岚师兄了。
而且,吴明绝对不可能让那岚师兄知道自己已经回到了武定县城,这也是他选择隐藏行踪返回武定县的重要原因。
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尽管吴明左思右想、百般算计,却始终没有料到,那阴凝草竟然未能使他的灵识完全恢复。
“不过灵识至少恢复到了筑基修士的水平,这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有了这样的灵识,至少在遇到危险时,我也能有一些自保之力了。
大不了再去寻找一些能够恢复灵识的丹药,总会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吴明在心中暗暗想道。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吴明依然保持着昼伏夜出的习惯,穿梭于武定县城的各个店铺之间,四处搜寻着阴凝丹的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