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如战场,风云变幻,难以捉摸。
在这个充满权力与利益的舞台上,有许多正直之士坚守正道。
然而,也不乏一些偷奸耍滑的投机分子。
他们总喜欢钻一些空子,在别人已经把路淌出来的时候,再来窃取胜利果实。
柳江河嘴上虽说不在意,但内心深处其实颇为在意。
毕竟,主持县委工作总让人感觉有些名不正言不顺,只有当县委书记的正式任命下达,他才能真正安心。
柳江河来到盐都县已经大半年了,这期间,盐都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这无疑是他领导有方的结果。
他为盐都县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如果不能顺利接任县委书记一职,他心中难免会有些愤愤不平。
倒不是说盐都县非得由他来领导才能发展,只是他在这个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若此时被人半路截胡,摘走胜利的果实,那无疑会极大地挫伤他的积极性。
陈晓龙所说的小道消息,柳江河其实也有所耳闻。
近来,有传言称省上打算直接从省级部门下派干部到盐都县,担任县委书记。
这一消息,开始听到的时候,还是让柳江河心头一紧,他不禁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前途来。
这个干部走的是何向东的路子,是因为他深知何向东是省政府一把手,在省委常委会里面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仅次于赵显德的。
据可靠消息称,市委已经向省委组织部提交了一份关于提拔柳江河为县委书记的报告,然而,这份报告在省上却未能得到通过。
其中最关键的原因,便是何向东这位省政府的一把手坚持认为柳江河年纪尚轻,还需要更多的历练。
毕竟,县委书记这个职位责任重大,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领导能力才能胜任,不过这都是借口。
如今,盐都县委书记的位置已经不再仅仅是市里面领导们之间的博弈,而是上升到了省里面这个层面。
这场博弈可能涉及到四大家族之间的利益纷争,也有可能是家族派系与平民派系之间的权力较量。
更有甚者,柳江河还听到一些声音,有人认为鉴于他缺乏省级工作的经历,是否可以考虑将他调往省级部门工作几年。
待其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再从省级部门提拔为厅级干部,然后有机会下放到市州任职,这种呼声虽然尚未形成主流,但也不容忽视。
由于提出这个想法的人是省委副书记朱志高,从他的名字就能轻易判断出他是朱家的人。
而朱家对于柳江河拒绝他们的拉拢一事一直耿耿于怀,对柳江河自然也就心存芥蒂。
如今,这件事情的关键就在于家族和派系之间的博弈。
赵显德作为平民派系的代表,他对柳江河的才华和能力非常赏识,内心十分希望柳江河能够接任这个职位。
而黄家方面,鉴于柳江河已经成为他们事实上的女婿,自然也是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他们衷心期望自己的女婿能够在事业上蒸蒸日上、平步青云。
然而,在反对的一方中,高家对柳江河可谓是恨之入骨。
他们甚至不惜指使他人去谋害柳江河,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显然是绝不会轻易放弃对柳江河的打压。
相比之下,何家的态度则显得有些暧昧不明,让人摸不透他们的真实想法。
至于朱家,虽然没有像高家那样表现得如此决绝,但也明显流露出对柳江河的打压之意。
归根结底,这一切的纷争无非都是利益在作祟。
高家之所以如此仇视柳江河,无非是因为柳江河的存在威胁到了他们的利益。
朱家也是如此,而其他各方的态度,也都或多或少地受到自身利益的影响。
比如说,何向东和柳江河之间的关系相当不错,而何正军与柳江河同样是好朋友。
然而,在这件事情上,何家却出人意料地坚持不让柳江河顺利接任。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他们家族担心会有后起之秀崛起,威胁到自身的地位。
对于这种局面,何正军感到十分无奈。
他深知这并非柳江河的过错,于是私下里给柳江河打了个电话,向他表示歉意。
柳江河自然明白这一切都是他叔叔何向东的意思,尽管心中有些不满,但他也无可奈何。
涉及到家族之间的利益问题,即便是何向东这样的人物,也无法违背家族的决定。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吧!
对于这些大家族的人来说,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家族利益的束缚,个人的意愿和选择变得微不足道。
面对这样的争夺,柳江河明白自己根本无法左右局势。
与其整天为此烦恼,不如将精力集中在眼前的工作上,努力把它做好。
只要县委书记的任命一天没有确定下来,他就还有机会,而且这个机会还相当大。
当然,何向东、朱志高以及高家的残余势力确实对柳江河的接任提出了强烈的反对意见。
但与此同时,柳江河也并非孤立无援,他得到了赵显德和黄家的支持。
这个事情能不能沟通过,到最后,那还是要看赵显德这个省委一把手的,他才是最后拍板的这个人。
对于他而言,要想顺利接任,就必须拿出让其他家族都无法辩驳的卓越成绩。
柳江河深知这一点,如果盐都县在今年能够成功摆脱倒数第一的尴尬局面。
并且真正将全县的考核或经济指标冲入全市前三,那么他的接任就会变得顺理成章。
如此看来,这最后一个月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关键时刻,就如同啃硬骨头一般艰难。
这个月的成绩对他来说意义非凡,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能够如愿以偿地接任。
不仅如此,在这个月内,绝对不能再发生任何影响社会安定和谐的集体性事件。
这类事件一旦出现,不仅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更可能导致他的接任计划泡汤。
同时,也绝不能再出现类似刘家沟垮塌事故那样的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