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家里条件有限,让旺财挨饿的可能性更大。
人与狗正享用餐点,突然门口一阵震响,吓得陈小明一怔。
随后传来吴大成的声音。
“陈小明,滚出来!”
陈小明看去,吴大成手里捏着茶缸,身后跟着吴家两个儿子,站在门外。
门被踹了
后院里,赵大爷不断抱怨刘小斌的无能,大张痴呆,二哥心思重。这让他颇为不满,觉得大院子里没人敢对孙小刚怎么样,心里别扭。
旁边的林晓梅摸了摸肚子,今天又是来例假的一天。
孙小刚忙完狗剩的事情后,全心投入到菜园子里去了。以前没看他怎么上心,但这几天他完全换了一个人,一有时间就到院子里走走看看。天气渐渐回暖,杂草也长了不少,孙小刚就开始拔草、松土、浇水,彻底改变了李大爷对他的印象。
“小刚,你种的这些,不熟悉的人还以为是宝贝呢!”李大爷逗趣地说着,并且一边抚摸着狗剩的头。
现在李大爷和狗剩的感情越来越好,如果不是老伴反对,他还想把流浪狗带回家呢。
“李大爷,您说得很对。”
“这些东西可都是宝贝啊!”
孙小刚站起身,丢掉手里的杂草,望着已长到小腿高的玉米苗子,眼里满是对未来的希望。“其实你说得对,种种蔬菜的确很好,但这些玉米也很有意义。”
“我理解,毕竟玉米也有它的用处。”李大爷虽然仍不认同种玉米,但也懒得再多争执,拉着狗剩离开了院子。
“只要饿不死人就行了,种玉米也可以扛饿。”他边说边往外走。
回到院子,孙小刚继续埋头干活,因为有一些事就连他信任的小帮手阿薇也应付不了。这次任务就是从长得不好或者偏歪了的玉米苗里挑出好的,进行补植。俗称“补苗”。
为了提高发芽率,每个坑会放几颗种子。一旦都发芽的话,就会有许多株苗子簇拥在一起。孙小刚需要做的是留最好的一颗下来。
通过经验积累和阿薇的协助,他发现找能量多的苗子比较容易,所以这个过程变得简单了许多:阿薇挑选,他手动移植即可。
然而对于阿薇来说,这些玉米的能量值差异很小,判断孰高孰低有些难度。
孙小刚花费了两天时间才确定了一个相对标准——能量值高于平均线的保留,其余的移到外边去。
到了三月底,整个玉米苗地调整完毕。最里面的那一垄是最壮实的长杆大粒玉米,稍差一点的是矮一些的小籽儿玉米,剩下的都在外围,都是精选后的优品。
“好了,接下来就等着开花授粉。”
拍拍手上的泥土,孙小刚对旁边忙碌的阿薇叮嘱:“这几天你要好好准备,到时候可有的忙了。”
他不想期望第一次就能成功,所以准备长期作战,在阿薇的帮助下,利用这三个月的时间完成八九次实验,寻找最适合的长棒大粒且抗倒伏品种。
为此,他必须挑选合适的种子,先培育一批幼苗,再根据特性选父母本,然后开始多次杂交,最终找到最优的组合并大量繁殖母本。
如果没有阿薇的帮助,这点地方和有限的时间里根本无法完成这么多任务。而这一切的努力,正是为了打开更好的农业发展之道,并使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农学家,而不是一个无知而狭隘的农民。
夜深人静时,炼钢厂长李明正在办公室查看重要文件。烟雾缭绕中,与书记周为民共同担忧工厂未来的挑战和艰难。
李明合上文件,“这事这么紧迫吗?”
周为民点点头,“形势严峻啊。”接着两人沉默良久……
第二天清晨,孙小刚早起做饭,在寒冷的季节,出门上班路上瞥了一眼自家玉米地,感到满足又充满责任感地走向新一天的工作。
“日子总要一步步过得更好。”他暗暗想着,开始了新的工作。
王华和文辉在车间交谈时注意到了孙小刚。
“孙兄弟来了,过来聊聊!”
“什么事呀?”
“看你岁数也不小了。”说着就想提婚介的事,被孙小刚笑着打断:“好啦,好啦!咱们谈点别的吧!”
这便是这个平凡早晨发生的对话和决定,每个人的生活依然各自进行着,但未来似乎在他们各自的计划里变得明朗而积极了。
还没等李辉把话说完,苏强立刻接话。并不是他不想找个伴侣,只是对相亲这事有点怵,这类不靠谱的事还是自己找更好。
找不到也没关系,反正他还年轻。
再说了,十几二十年后,以他的能力,同样能找到二十出头的女孩。
“你这家伙……”
李辉有些生气,觉得这家伙不够认真,“你看看周围哪个男人不找老婆,像我这么大,闺女都有了!”
“是啊,苏强,听我的赶紧找个伴吧。”
“暖瓶厂的,也是国营单位,应该配得上你。”
旁边的赵志也在劝,这时,周明、孙刚几个人也加入进来。听完经过,大家纷纷七嘴八舌地表达意见。他们条件不如苏强,但在家里长辈安排下,也开始相起亲来,甚至周明进度很快,已见过女方父母,估计年内就要结婚。
几人围绕着苏强叽喳个不停,形成上班前的小节目。
平日里,大家都不否认苏强的能力,但就用这个事来调侃他取乐。
“好了,该出发了,到时间了。”
苏强从人群里钻出来,心想着大老爷们怎么都这么八卦。
突然,车间喇叭响起,大家都安静下来仔细聆听。
“各位工人同志早上好。”
“厂领导决定,今天将进行全面评级考核,请参与人员即刻去主任处报名,截止时间为上午九点。”
大喇叭重复三遍后,车间里静得只闻心跳声。
“这考核怎么这么突然?我都还没准备!”
一个声音带着怨气,显然是对这突然而至的考验没有信心。
“太突然了吧!”
“考就考呗,反正我也过不去,参个毛!”
众人顿时开始议论纷纷。
“哥几个,我要不要试试?”
周明显得犹豫不决。他是二级工,正考虑今年要不要冲刺一下,因为跟在苏强旁边也学了不少技能。然而每次一想到考核难度,心里就打起了鼓。
“试试也行啊,就算过不了也不会丢脸。”
李辉比较洒脱,虽然对为何突兀也感到莫名其妙,但有此机会就要抓住。
“苏强,快去报名。”
“你们也别磨蹭,都去!”
李辉朝其他几人也发出了指令,自己则是提不起兴趣。五级升六级,已经尝试了好几次,没那心气儿了。
苏强点头同意,无论如何,只要过关就能加钱,没理由不参加。
关于担心出风头,或晋升太快的问题,在这里完全没有意义。在这个凭能力吃饭的时代,何必隐藏?
更何况他在厂里也早就出尽了风头。
“主任来了!”
有人喊了一声,只见刘建国领着两名考核员走过,显然也有自己的疑虑。上班就被厂长叫去开会并接到任务。
全员定级考核,太过仓促,让他为车间员工捏了把汗。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只能硬撑到底。各车间的情况都一样。
“想考的留在工位,不想考的请到一旁。”
刘建国手一挥,迅速分出了选择的人群。
大约留下了三分之一,多是初级工人。
刘建国感到满意,这些工人的进取心超乎平常,说明有把握才会勇敢站出来挑战自己。他瞥了苏强一眼,对这个能干的青年满怀信心。
一车间这边,高级钳工高林看见陈主任带着考核组过来便赶忙上去问情况。
作为车间的技术骨干,面子还是要给的。
“具体细节我不清楚,这是今早接到的通知,得问厂长才知道详细。”
陈主任简单交代几句,就急忙开始统计名单,马上要九点截至了。
高林也一头雾水,过去总要提前两三天通知,给大家缓冲时间。如今这般紧急确实少见。
“师傅!怎么突然来这茬?”贾旭黑眼圈明显,早上的糊糊粥还未来得及吃完。
“不清楚,东旭,好好把握这次机会吧。”
贾旭想到了家里的困难,媳妇又怀孕了,今年再多一张嘴要喂养,更添经济压力。
为了贾家的责任和家人,他咬牙坚持。
“师傅,放心吧,我一定能过的!”
师徒俩正交谈中,高林问道:“今天见傻柱了么?”
贾旭想了想:“好像没见他,可能是起晚了?”
两人随后继续忙碌,没太多在意。刘海中在角落,对考核无甚关心。他曾是小组长但失了职,现在只是一个普通工人,唉!
“全赖那个小子!”
他
几个人围在一起互相安慰着,赵林也走过来拍拍对方的肩膀,“别灰心,这次没通过还有下一次呢,让陈明给你讲讲技巧,下次肯定能行。”
周凯听后点了点头,对于陈明的能力他是很信任的。
大伙聊了一会儿后,五级考核正式开始,紧接着六级考核也随之展开。至于七级的考核,二工段暂时无人达到这个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