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亲自率领两万士兵,都是她的亲信虎贲军,准备好攻城器械后,开始攻城。
依然是云梯,冲车,强弓劲弩朝城墙上万箭齐发作为掩护。
攻城其实都是这样的套路。
刘禅身穿重甲,也在离城墙不远处,观看将士们杀敌。
只要她的身影在战场上,将士们就有了主心骨。
刘禅之前已经看过城池的布防和周围的营寨,对于攻城之战心中有数,这样的坚城雄关,很难短短几天就攻下来。
但攻不下来,不代表就不攻了,不攻城才真的永远攻不下来呢,你不攻城,怎么能消耗城里的物资,怎么打击城里敌人的士气。
看着云梯和冲车都损毁了不少,将士们也有了伤亡,但将士们依然奋不顾身的往前冲,没有任何人有畏惧之色,刘禅的心中充满了骄傲。
这就是我的将士啊,我的长枪所指之向,他们无畏任何险阻,勇往直前。
她的将士值得她爱惜。
刘禅令人鸣鼓收兵。
城中郝昭谨慎到了极点,即使汉军撤退,也不开城门率军追杀。
刘禅突然心念一动,想起了太史慈当年在城下一箭将守将的手射得定在墙上。
古今她的神射之术,远超所有人,要不在两军阵前露一手,既鼓舞己方士气,也可以震慑敌军。
不过这个距离,比起太史慈在城下,可远多了。如今刚刚攻城没几天,城内士气还很高,刘禅可不想在城下当活靶子,虽然一身重甲,她并不是特别畏惧弓箭,但如果靠得太近,在城中物资充分士气高昂的情况下,巨石擂木还是对她有一定威胁的。
等到城中物资日渐紧张,擂木巨石变少,她就什么都不怕了,稀稀拉拉的巨石擂木对她没威胁。
刘禅现在距离城墙,有两百五十步左右,城墙上无论巨石擂木还是弓箭,都没有这么远的射程。
现在军中的制式弓基本上都是一石,射程约为八十步,而两石就算强弓了,射程约为百二十步,三石弓,射程约为百四十步,吕布辕门射戟,射中一百五十步外方天画戟小枝,成为了当世第一神射。
箭在空中受到空气阻力极大,绝不是弓强一倍,射程就增大一倍的,一百五十步的射程,已经需要六石弓才能完成了。
至于射两百步,那需要传说中的九石弓才能完成。
宋朝时制弓工艺得到极大发展,据说有一种神臂弓,军中的弓箭手都能用,力不过一石,却能射二百六十步,也就是近四百米,可惜后来失传了。
失传了的东西,刘禅也不知道这个神臂弓原理是什么,怎么区区两石弓就能射四百米远呢(宋代一石约等于刘禅现在这个时代的两石,神臂弓所需力气正好相当于现在的两石弓),现代复合弓都没这么强吧,两石弓能射四百米,这中间肯定有比现代复合弓更强的蓄能机械。
不过即使刘禅知道原理,也不会去发明这种东西出来,现在的她,就是世界上最完美的战争机器,发明出先进杀戮机器,毫无疑问就是给自己制造对手。
一切军事发明,都只能出现在她占领长安后,发展国力,总体实力远超曹魏和江东,不需要她在亲临战场之时。
比如复合弓,黑火药,这些东西,绝不能在她实力不如曹魏之时出现。不能怪她自私,阻碍时代发展,谁愿意在自己无敌的时候给自己创造威胁呢。
刘禅手中有一把花雕云纹弓,别看刘禅爱美,有着小女儿家的心态,把一张弓弄得花里胡哨的,但实际上,花雕云纹弓是当世最强的十二石神弓,刘禅用它射程之远,足以比肩后世的神臂弓。九石弓就已经是传说了,十二石弓,非人力能开,只能作为弩车,射的也不是箭矢,而是带羽之矛,威力巨大,但射程也是只有百余步,且不如弓箭一般可以瞄准,只能做无差别攻击。
弓也是武器的一种,开弓本是技术活,你有二石的力气,最多能开一石弓,就像你有一百斤的力气,最多去用二十斤的武器一样。
天下能开十二石弓者,仅刘禅一人也。
但刘禅也没有试过,二百五十步以外,坐在马上射杀城墙上的敌人。
今天正好一试。
若能射死郝昭,那就一了百了,直接攻城。就算射不死,射杀几个部将,从此以后郝昭,甚至郝昭的部下大将,也都不敢在城墙上督战了,这对攻城大大有利。
刘禅不认识郝昭,就算认识,隔这么远,也看不清城墙上敌军的脸,她只能随机挑选城墙上的武将。而且她估计郝昭应该没有亲自在城墙上,即使在城墙上也在后方不会露着脸亲冒矢石。
她将霸王枪放下,将花雕云纹弓从腰间取出来,搭上箭矢。
这个时候,虽然刘禅的大军在撤退,但她身边的亲兵部队,都在看着她,很快,他们就发现了刘禅在拉弓准备射箭。
一瞬间,他们都屏息凝神,紧张的看着刘禅的动作。
距离城墙二百五十多步,却打算将城头的敌将射杀,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但是刘禅的亲兵,明明觉得无法想象,却都隐隐的有所期待,刘禅已经带给他们太多神迹了,他们期待刘禅能给他们带来新的震撼。
刘禅拉开弓如满月,看着城墙上一个敌将,也不管此人是谁,瞄准之后,射出了人间绝无仅有的一箭。
十二石弓,是制弓工艺的极限,却不是刘禅的极限。
别说十二石弓只有一千四百四十斤,合现代的七百多斤而已,就算谁真能造出三十石弓,四十石弓,她也能拉开。
十二石弓拉满后,射出的箭矢如同飞火流星,极速向城头飞去。弓弦把箭射出后,发出了‘铮’的一声响,随后嗡嗡的响个不停。
谁都没见过把十二石弓拉满后射出箭的情形,即使刘禅自己,也从来没有把弓拉这么满过,毕竟以这个时代的制弓工艺,弓满伤弓。偶尔几次还行,经常拉满,弓就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