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婉又劝了他几句,才挂断电话。
一旁的林新月听了个大概,忍不住叹气。
“几个孩子都没了,如果连媳妇也走了,宫师傅可能会从此一蹶不振。”
李缘很支持小徒弟的说辞,道:“他是铁汉子,不大会哄人,但他是爱家庭爱妻儿的。他这样的人……确实不能劝他离婚。”
“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林新月道:“如果能不拆,肯定是不拆呀。只是……确实不能让他媳妇待在老家了。且不说他那个老娘究竟怎么样,单单四周都是孩子以往的生活气息这一点,就足以让一个妈妈崩溃。”
江婉附和:“所以他刚才那么一提,我就赞同了。反正咱们这边也缺清洁工,就麻利应下了。”
赖心善跟宫师傅很熟稔,对他也是心疼不已。
“以前是没条件,才没能夫妻团聚在一块儿。宫师傅第一次看到朝朝的时候,笑呵呵说等他赚到钱了,想把孩子和媳妇都接到身边来一家团聚。就算不行,也要努力给他们先建一间单独的房子。现在……先争取待一块儿吧。”
李缘叹气道:“多少人为了生计,不得不离乡背井。待在老家,可以兼顾妻儿,却不能顾得上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哪一样不用钱。说到底,都是生活的无奈。”
“当然,也有他个人的一些原因。”赖心善压低嗓音:“他责任感太强……忽略了自个的小家。”
林新月撇撇嘴:“希望他能吸取教训吧。”
“又能怎么样?”赖心善苦笑:“伤害都造成了,人都没了。人死不能复生呀。”
林新月激动反驳:“可他的日子还得过下去,不能继续呀。如果一味儿忽略自己的小家庭,他的媳妇最终还是会离开他。”
“也对。”赖心善点点头:“小婉支持他们一起来,也是为他们着想。之前如果是他媳妇和几个孩子都一并来,老宫只能去外头租房。眼下只剩他媳妇,角落的那间小屋也够他们住了。等攒了钱,再慢慢做其他打算。”
林新月禁不住感慨:“想要在异地他乡落脚,还有一处能遮风挡雨的地方,一家子团团圆圆过日子——哪有那么容易!”
她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前夫靠不住,两儿子目前仍没法独立,全仗着她一个人的工资撑着。
两儿子想跟她团聚住一块儿,可前夫非要凑过来挤一起。
对孩子们来讲,即便前夫再差,也是他们的亲生父亲。
有些责任,甩不掉也逃不开,只能被迫接受。
她很心疼孩子,可她更不想看到前夫那副恶心脸孔,跟他挤在一间小小的出租屋,只能暂时跟儿子们分开。
除非有能力租下或买下大房子,才可能解决当下这个难题。
江婉一听,心里暗暗着急。
那天下午,江婉召集办公室众员工一起开会。
李缘和江婉都是办实事,不爱搞吹口号说一堆废话整一堆大饼的老板。
有事凑一块儿开会商量,没事的话可能十天半月,甚至是一个月也不曾开会。
一听说是重大会议,所有员工都准时参加,还各自带了笔记本和钢笔。
不料,江婉却说只有一件事——住房问题。
众员工都惊讶不已。
江婉将之前跟李琳聊过的方案,加以润色修改,又跟李缘仔细商量了一番,才拿出来跟他们商量。
“如果是补贴买房,就根据大家工作的工龄来算,一个人一个月多少,一点点累积。如果出现不够的情况,可以考虑预支一年工资支持。接下来一年只发补贴或奖金。”
李琳忍不住举手:“要是……万一还是不够呢?”
江婉答:“没法子,差距太大的话,只能靠自己借。”
一番讨论下来,大多数同事都赞同第二种方案。
李缘想了想,让大家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
众人仔细又讨论了一番,最终第二种方案以绝对性的优势获得支持。
江婉苦笑:“如果是第二种方案,接下来咱们得勒紧裤腰带卯足劲干,希望明年或后年申请买地。只要申请下来,我们就立刻请专业的建筑人士开工。”
“副社长,你怎么好像很不高兴?”孙辉问。
江婉实话实说:“因为压力大啊!第一种方案的话,是钱一部分一部分给出去。第二种方案,那是得实打实往里头砸钱,不然哪能两栋楼就平地起。”
众人都笑了。
“两栋?”李琳惊呼:“真的假的?还能要两栋呀?”
江婉实话实说:“越多越好,希望能批多一些,贵点咱们也买。一栋不够,咱们就建两栋,剩下的当办公室用,省得大家工作和住宿离得太远,每天要来回跑,浪费时间在路上不说,还没法兼顾得了家庭和工作。单单午休这一块,就足够让你们支持这个方案。”
“那是那是!如果宿舍就在对面,午休就不用愁了。”
“对啊!早上还能睡多一会儿懒觉,不用一大早就赶着上班。出门就是办公室,提前两分钟跑出来就行了。”
“哈哈!我家做什么饭菜,指不定我在上班的时候就能闻到!”
……
众人兴奋得很,一个劲儿给江婉施加压力,让她必须去争取建两栋大楼。
江婉呵呵赔笑。
赖心善道:“就咱们这个人员规模,一栋五六层的楼足够大家住。要我说,也不能太贪心,省得批不下来。”
“一人一套就够了。”
“不贪心,七八十平就行。”
“我不够哎!我得一百平呢。我家里人多!”
“我都行。只要单位别忘了我,给我一间小宿舍先住着,我也乐意。”
李缘忍不住提醒:“所有权归出版社所有,你们只有居住权。只要你们在这儿工作,就能一直免费住。工作超过二十年,哪怕你辞职了,也让你继续住。”
“这个很合理。”
“没问题呀!我本来打算一直干下去的。”
“如果有钱了,可以单独跟单位买下来吗?”
江婉罢罢手:“不急,这个以后咱们再一步步做打算。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嘛。”
众人相处多时,对李缘和江婉颇敬重,知晓他们不是那种唯利是图,眼前只有自己利益的人。
“行,反正听社长你们的。”
“你们安排,我们全力支持!”
……
定下方案后,江婉并没有停顿,立刻找叶云川商量,让他去帮忙打听。
叶家人遍布整个京都的各个领导层,想要打听什么政策或措施,不到半天就能有满意的回复。
那天傍晚,叶云川便带回了确切的消息。
“可以申请,不过只能以出版社的名义去申请,而且价格可能会贵一些。”
江婉狐疑问:“为什么?因为我们是私人企业,不是国有企业,所以得贵一些?”
“不是。”叶云川解释:“都是差不多价格,只是出版社是在中心市区,价格会贵一些。而且,多半只能是那种老宅推翻改造,没能有一整块地那种。”
江婉为难了,问:“市区貌似也没空地。只能老宅吗?你有没有什么可行的地方推荐?”
叶云川点点头,压低嗓音:“据我所知,中山街那边的粮所快拆了。那粮所是好几十年前的一个米店仓库改造的,本来就很老旧,现在都快塌了。前几年粮所搬走后,所在的单位效益不怎么行,一直想要卖掉。”
“地方大不大?”江婉问。
叶云川点头:“前面窄一些,后方空间很大,足有二十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