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我还想请教您一个事儿。”
“啥事儿呀,说嘛。”
“我看很多古籍中,总是说修真人修真人这话,师父,到底什么叫真人呀?”
“真人啊,就是心活在了每一个当下的人。世人常把思维心当自己,而思维心成天忙的不可开交,也不管有用没用的也想个不停。心总不在当下,所以人活的累。
若是把这些纷飞停下,该干嘛时候就干嘛,干完了就干完了。要干时候就干。过去的过去了,没来的不多虑。自然会总是静在当下,专注的干着当下的事情,屏蔽一切干扰。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说的不多虑啊,不是不让想一个方向。是别整太多,简单点。方向这个东西,有一个就够了,剩下的就是干。
别太多虑于会遇见什么问题上,任何成功的人,也不是做好了完全把握才成功的。而是一路上从未放弃自己的步伐。遇见问题解决问题,遇见困局,破开困局。遇见障碍,或清理,或绕开。
穷则变,变则通。字典中就特么没有失败这俩字。有的只是向前走。”
“明白了师父。对了师父,我总是好奇有些人打坐时候,看见什么东西。或感觉到气。有的人练别的东西也说感觉到了气。师父这个是真的嘛?”
“你说的是内息,还是外息的气啊?”
“这……,应该是内息的气吧?”
“内息的话,一念一息。自心即是内息的关键所在。人们总说,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疾病都来源与自己的思维念头与情绪。
其实,翻译过来就是内息混乱。
调整内息的方式,是不染之心,也就是清净心。不以识神当家,以本自具足的元神当家。这般自是屏蔽那些思维杂念,从而做到内息平稳。
世间很多人都练错了,总是在找一个什么气感气感的。这很虎。
因为气感不用找,当你及至清净之时自然会有。
根在心上,就是我说的觉上,觉即本心,本性。一切都在觉性上。
我感觉有气感,我觉得有气感,我感觉听见了声音,我感觉看到了画面。一切都是自性本心的投射。自然而然放轻松身心去练打坐等等的东西。别去想,你一想啊,就变成后天的了,就是识神当家了。感觉的那些个气,看见的那些个画面,就变成了妄想心造相。没啥意思。
人活着终归是要活在这个世界的,不要去极度的追求什么打坐意识去哪了,元神去哪了等等。去哪不去哪,该你走时你就得走,该你回来你就得回来。追求那个,你依然做不了自己的主。
修仙,要做自己的心灵之主,心中之念,无有一念不由自己主宰。不用非去坐着练这个,也不用非找什么感觉去练。只管练觉,觉察到自己念头的时候,觉察到自己情绪的时候,你没发现吗?”
“呃……,发现什么呀师父?”
“当你能觉察到自己起心动念,甚至是情绪时,这个觉察到,或者说自己看到了自己在想什么,在起什么情绪的自己。这个看着自己的自己是谁呢?”
“是元神!师父,是元神嘛?”
“是也不是,这啊,在世间来讲,就是所谓的元神当家。也是世人所谓的高我。是清醒时候的元神和高我哦,这个要知道。
别去听一群二五仔说什么,觉咋滴咋滴。它们根本就不明白啥叫觉。
正如为师所言,你感知整个世界,甚至是宇宙万有,无一不能离开觉的功能。你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乃至于感觉等。无不是觉在启用。
很多大傻瓜们把这个根本的东西扔一边,整日的寻求其它外法。
觉是根,是性,是本心。离特么本心,离了自性,找什么神通呢?修疯啦?
你看见啥反馈于心,听见啥反馈于心,想到啥,心里有什么感觉,什么觉受。都是觉的作用。
觉的力量修的越来越跟自己相合之时,自然就能觉察自己的一切,也能觉察世间规律了。别瞎求。
你一想这样,想那样,等你想久了,你的自性本心就给你造你想看的相出来了,依然是你在妄想。
觉之下,一切为用。能觉察自己念头,并且随意更改,那念头就成为了用。能觉察自己情绪,改变了情绪,情绪就为用。你觉察自己站在自己的视角中,去以习惯来认识世界的时候。你从这个视角出来,你就出了自身的局限。
所有人都站在了自己的视角中认识这个世界。又怎么可能见到世界的每一面呢?
老说人得见世面见世面,这世面啊,就是人心的每一面啊。不是你觉得去哪里看见什么感觉好叫见世面。你觉得的啊,就只是你觉得的。
你说一个大殿金碧辉煌,你觉得你见到了,算见了世面。人家觉得那个不算什么,人家多的是,那只是其中很小很小的一个房子而已。这是你见了世面,还是你没有见识呢?
他说,他拥有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房子。但一切都在变化,在无常中。今天他觉得的绝对好。有一天会腐败不堪,甚至是成空。后面还有人在执着造一个比他这个还好的。没完没了。
不要有一个觉得的点,若有了,那人就是目光短浅,自己将自己定义在了自我狭窄的认识中了。
跳个视角看看;为什么很多真会讲法的师父,总是苦口婆心翻来覆去的讲一个东西呢?他怎么不像世人那般,哎呀这么修好,那么练好,这么修能看见什么,那么修会有气感。
为啥真正会讲的人,从来不给你说这些话呢?”
“这这这……”
“哈哈哈,莫迷糊。世间一切啊,成住坏空,生住异灭,诸行无常,虚度晨昏。”
“师父这话是什么意思啊?”
“这个啊,其实就是无常啊。世间解释的话;
成住坏空,是佛家宇宙观的四劫理论,描述世界的完整生命周期:
成劫?;意思是世界形成。住劫?;指世界稳定存续。坏劫?呢;就是世界逐渐瓦解。空劫?则是,瓦解之后世界归于虚空,等待新轮回。此过程循环往复,揭示宇宙无永恒实体,一切皆为因缘和合的阶段性显现。
比如;你看世间的四季更替,春夏秋冬。生命循环中的生老病死。
生住异灭,是对应成住坏空聚焦具体事物的演变:
生?;说的是因缘聚合而生。比如你与你的爱人,因缘分走在一起生成爱情。
住?;暂时稳定存在。俩人情投意合组成家庭。
异?;形态与性质变异。因各自心灵视角的境遇,产生不同想法,甚至是矛盾。
灭?;因缘消散而消亡。最后分道扬镳。
此过程,强调一切现象皆无常。如心经所言色即是空,本质无自性。无自性是说,无有恒定,无常性,无我性?。
这不仅仅说的是物体无自性。也在说人的自我。也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只是暂时聚合的假象,进一步解构了我执的虚妄。
诸行无常,指现象界的本质;万物因缘和合而生,亦因缘离散而灭。如露如电,刹那生灭。
如露;象征?。露水短暂易逝,常出现于清晨且迅速蒸发,映射一切现象存在的脆弱性与无常性。
如同清晨草叶上的露珠,看似晶莹却无法持久,暗喻一切有为法(因缘和合而生的事物)仅是暂时有效的表象。
如电;比喻?;闪电瞬间划过天际,象征现象消亡的迅疾与不可捕捉性。佛陀以此强调有为法的生灭速度远超人类感知,如科学测算中,一弹指含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百次生灭,揭示物质世界实为刹那相续的幻相。
(简单你可以理解为,就是老快了,啥事儿还特么没来得及反应呢就过去了。例如;一不注意长大了,一不注意又过了几年,看似日子是在一天天的过。但人很难真的去感受到时间的飞速流逝。只会偶尔想一下,也仅仅只是想一下,感叹道;这时间可过的真快。完事了,没了。想这个有特么毛用?)
了知无常之道,并不是让人消极否定。
而是破除对常的执着,导向对真相的觉知。认知无常可减少贪嗔痴之苦,警示执念虚妄,倡导顺应变化。(就是别老做迷糊蛋,做个小笨蛋,懵呼呼的虚度光阴,追逐那些看似如何,却只昙花一现的妄想。干特么点有意思的事儿,才好玩儿。一天老特么执着个有啥没啥的干啥?有啥也不是一直有的,没啥也不是一直没的。自己把握自己的人生,若是愿意,咱们自己活成自己人生中的主人公,能咋滴啦?咱就这么活,咳咳咳。)
虚度晨昏?是说;时间观照?,晨昏象征昼夜更迭,喻指光阴易逝。强调精进修行,反对沉溺无意义的享乐或懈怠。需以随遇而安的智慧平衡生活。既不抗拒无常,亦把握当下,以清净心转化生命体验。
(随遇而安,是随无常之境遇,将心安在每一个当下。不抗拒,是说,不特么害怕,来啥应啥。把握当下,适时随机变化应对一切困难与挑战。清净心,就是如如不动,自然而然,本自具足的心。
转化生命体验;就是,嘿嘿嘿,以往那个我,被无形大手操控的那个我,哈哈哈,开始了主动模式。自己成为了自己的玩家。自己主宰自己的生命体验。
出无常啊,是心出无常。身还在无常中呢。身受心不受。心出一切受与不受,什么胖瘦黑厚的,想特么受,受一下,不享受就能不受。不染于心也不染于物。)
做到这般,就是真人了啊。是真正的自己在活。不是那个不受控制的自己在活了。打着打着游戏换人啦,真实的自己出来主导战局啦。哦吼吼。呀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