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讨逆,拥护齐王”的大旗在安阳城头猎猎作响,如同一块巨大的磁石,迅速改变了北疆的力量格局。
原本蠢蠢欲动的朔方、云内等镇,在“从逆”的巨大政治压力下,不得不收敛了爪牙,转为观望,甚至暗中向安阳递送橄榄枝,表示愿“听候齐王殿下与叶大人调遣”。
安阳的外部压力骤然减轻,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部整合与“龙巢”计划中。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三皇子在京城得知安阳公然打出“靖难”旗号,并得到部分北疆边镇默认后,勃然大怒。
他无法容忍这股强大的力量脱离掌控,更无法接受其对自己“正统”地位的挑战。
在暂时无法全力北顾的情况下,他采取了更阴险的策略——驱使依附于他的、位于安阳西南方向的河西节度使郭涛,出兵骚扰安阳边境,试图牵制安阳精力,破坏其发展节奏。
河西军三万,以骑兵为主,突然越过边界,突袭了安阳西南的重镇——赤岩关。赤岩关守军虽拼死抵抗,但兵力悬殊,加之敌军来得突然,关隘一度岌岌可危。
消息传到安阳,顾慎第一个请战。
“老叶!让我去!正好拿郭涛这狗腿子试试咱们新炮的威力!”顾慎摩拳擦掌,眼中战意熊熊。新式线膛炮的成功,让他对安阳军的战斗力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叶明看着军报,目光冷静。河西军的骚扰,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向天下展示“靖难”军威、震慑宵小的绝佳机会。
“准!”叶明沉声道,“慎兄,你亲率第一燧发枪旅,并携带一个新建的‘雷击炮’营及一个标准陆战炮营,即刻驰援赤岩关!此战,不仅要击退敌军,更要打出我安阳‘靖难’之师的威风!要让所有人看看,对抗齐王殿下,是何下场!”
“得令!”顾慎兴奋地一抱拳,转身便大步流星地离去。
安阳的战争机器再次高效启动。装备着燧发枪和少量试验性线膛炮的部队,沿着铺设了碎石路基的“靖难道”,迅速向西南方向开进。
随军的还有大量装载弹药和补给的、安装了橡胶轮胎的四轮马车,后勤效率远超传统军队。
赤岩关外,河西军正在猛攻关墙。郭涛骑着高头大马,远远督战,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狞笑。
他得到的命令是牵制骚扰,但他更想借此机会攻破赤岩关,劫掠一番,在三皇子面前露个大脸。
然而,他很快就笑不出来了。
地平线上,出现了安阳军整齐的队列和迎风招展的“靖难”大旗。更让他心惊的是,安阳军并未急于冲入战场与他的骑兵混战,而是在关外一处高地上迅速展开阵型。
“那是……什么阵势?”郭涛眯着眼,看着安阳军前排士兵手中那明显不同于长矛刀剑的武器,以及阵中那些被骡马拖拽着的、覆盖着帆布的奇怪家伙。
还没等他想明白,安阳军阵中,那些覆盖的帆布被掀开,露出了黑洞洞的炮口!
“开火!”顾慎站在临时垒起的指挥台上,狠狠挥下了令旗。
首先发言的是陆战炮营的线膛炮!经过严格训练的炮组,根据观测手通过望远镜报回的数据,迅速调整射界。
“轰!轰!轰!”
数声比河西军装备的老式火炮更加清脆、穿透力更强的炮响震彻战场!炮弹不再是肉眼可见的抛物线球体,而是带着凄厉的尖啸,以近乎笔直的弹道,精准地砸向了河西军骑兵最密集的区域以及后方的指挥阵列!
“嘭!”“嘭!”
炮弹落地,并非简单的撞击,而是发生了猛烈的爆炸!
铁雨横飞,弹片四射!正在集结准备冲锋的河西骑兵顿时人仰马翻,死伤惨重!郭涛的帅旗附近也挨了一炮,护卫倒下一片,吓得他魂飞魄散,慌忙后撤。
“这是什么炮?!怎么能打这么远?这么准?还会爆炸?!”郭涛的声音都变了调。
然而,噩梦才刚刚开始。趁着河西军被线膛炮轰得阵脚大乱之际,安阳军前排的燧发枪兵,在军官的口令下,排成紧密的三列横队,开始了稳定而致命的齐射!
“砰砰砰——!”
爆豆般的枪声连绵不绝,白色的硝烟弥漫开来。
相比于河西军弓箭那软绵绵的抛射和零星的火铳射击,安阳燧发枪的齐射火力密集、精准、穿透力强!冲到射程内的河西骑兵如同撞上了一堵无形的死亡之墙,纷纷落马!
“雷击炮营!目标,敌军后队,覆盖射击!”顾慎再次下令。
装备了线膛臼炮的雷击炮营,将射程更远、弹道更弯曲的爆炸弹丸,如同冰雹般砸向试图重新组织阵型的河西军后方。剧烈的爆炸和混乱,彻底摧毁了河西军仅存的斗志。
“撤退!快撤退!”郭涛看着前方如同割麦子般倒下的士兵和后方不断升起的爆炸烟柱,肝胆俱裂,再也顾不得什么军令颜面,调转马头,带头狂奔。
兵败如山倒!三万河西军,在安阳军超越时代的火力打击下,溃不成军,丢盔弃甲,被顾慎率领骑兵一路追杀数十里,伤亡过半,逃回河西时已十不存一。
靖难首战,安阳军以极小代价,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线膛炮的射程与精度,燧发枪的齐射火力,以及新式战术的运用,展现出了碾压性的优势!
消息传开,北疆震动!所有还在观望的边镇彻底熄了与安阳为敌的心思,纷纷遣使,表示愿奉齐王号令,听从安阳调遣。
安阳的“靖难”大业,凭借这场干净利落的胜利,奠定了在北疆无可动摇的领袖地位。
就在陆上捷报频传的同时,格物院内,一项看似不起眼、却可能深远影响未来战争模式的发明,也取得了初步进展。
负责“杂学”研究的几个年轻工匠,在叶明提出的“电”之概念和“用符号传递信息”的启发下,捣鼓出了一种极其简陋的“电讯”装置原型。
他们用漆包铜线缠绕在铁芯上制作出最原始的电感线圈,用粗大的锌片和铜片在酸液中制作伏打电堆,通过一个简单的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在长导线的另一端,利用电流通过线圈产生磁场吸引小铁片发出“咔哒”声的原理,制作了一个接收器。
虽然传输距离只有可怜的几十丈,信号极不稳定,且只能传递最简单的“通”、“断”信号(他们初步约定了一套代表字母和数字的点划组合,即最原始的摩尔斯电码雏形),但这无疑是革命性的一步!
“大人……我们……我们好像做到了!”年轻的工匠首领激动地向叶明演示,双手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
当他在房间一头按下电键,房间另一头的接收器随之发出清脆的“咔哒”声时,所有参与研发的人都屏住了呼吸。
叶明看着那简陋的装置,眼中闪烁着难以抑制的兴奋。电报!虽然还如此原始,但它意味着信息传递的速度,将不再受制于马匹和船只!
“很好!非常好!”叶明不吝赞扬,“立刻成立‘电讯研究组’,集中资源,重点攻关!目标很明确:第一,增加传输距离;第二,提高信号稳定性;第三,完善编码体系,做到能准确传递复杂信息!想象一下,未来前线的军情,瞬息之间便可传回安阳;‘龙巢’基地与安阳本部的联系,将不再受海路阻隔!”
战争的模式,正在被安阳从火力到信息,全方位地颠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