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天后,高笙书率着大军向龙城方向进发。现在,由于进军方向明确,他和段友山商量以后,将左中右三路大军调整为前中后三路。段友山率着第二旅何必任部和第七旅赵勇高部为前军,余蒙松率第八、第九旅为后军,自己则率着第一旅胡运超部和第六旅胡翰初部,还有魏笙武的独立旅为中军。
三支大军前后保持着十余里的距离,方便呼应,浩浩荡荡向龙城进发。
同时,他还宣布重建第五旅,委任虎娃为指挥使,负责驻守飞鹰关,等后方新招募的人马来到,暂且先编入第五旅。他吩咐虎娃,飞鹰关扼守在前后方的咽喉之地,并为前方提供粮草保障的重要任务,绝对不能有失。
由于前往龙城是一马平川,大梁军一路上虽然受到柔然军的零星阻击,但很快就被第七旅的两个前锋营击溃,大军比较顺利的来到了柔然国的都城龙城城下。
为了给柔然大单于及王庭施加压力,也为了让自己的部队不会被装扮成百姓的柔然军偷袭,大梁军一路过来,遇上柔然百姓的村庄城镇,一律焚毁,逼的柔然百姓只能向他们的都城,或者统万城等其他地方逃窜。
虽然高笙书心有不忍,但他一想起柔然军对大梁国百姓的残暴,他的心也横了下来,但是,他也交代将士尽量不要杀害柔然百姓,他想着万一有一天,两国和好之后,不能让百姓因为互相屠戮而世代留下血海深仇。
兵临龙城城下,高笙书远远向着龙城望去,却见龙城的城墙宛如一条蛰伏的巨兽,横亘在草原与天际之间。它以夯土为骨,层层叠叠筑起雄浑壁垒,表面嵌满嶙峋的石块与粗粝的沙石,经年累月的风沙在墙体上刻下斑驳的沟壑,显示着它的古老。
龙城的城墙上每隔数丈便矗立着一座箭楼,以原木和牛皮搭建而成,高高探出的了望台宛如鹰隼的眼睛,俯瞰着城外无垠的草原。城门上方悬着巨大的牦牛头骨,牛角上缠着褪色的经幡,在风中猎猎作响,似在诉说着他们先祖的赫赫战功。城墙上不时有人头攒动,看样子柔然军的将士已经进入了全面的戒备。
段友山道:
“大元帅,老夫以为,蛮夷这座都城虽然看似坚不可摧,但是,这么孤零零的一座堡垒,而且,龙城外边的护城河也因缺水而干涸,有利于我军进攻,只要我军加大攻击力度,龙城不难攻下。
“如果大元帅心怀仁慈,避免我军伤亡过大,那么,咱们只需围困一些时日,城中蛮夷军民必然食不果腹,一旦他们出现内讧,我军便可乘虚而入,大元帅便可大功告成。”
段老头说的不错,可是,咱这么长时间围困,必定会造成无辜百姓的死去,甚至会造成人吃人的惨剧,就是被史学家津津乐道的唐代名将张巡,为了抵抗叛军,坚守睢阳城十个月,城中粮尽,张巡竟然把自己的爱妾杀了犒劳将士。其他几个将军见状,也纷纷杀了自己的奴仆充作军粮。一时间,城中老幼妇孺都成了战士的食物,简直成了人间地狱。
咱从1800年后的文明社会穿越而来,忍心这样人吃人的惨状因为咱而发生吗?前些日子,双方数万将士阵亡的惨状,至今令咱心中难以平复,现在,咱必须要避免龙城之中这人吃人的惨剧发生。
“段元帅所言极是,不过,本帅以为,不战而屈人之兵乃善之善者也,如果我军长期围城,龙城之中必定会出现昔日宋国被楚国围困时的易子儿食,析骸以爨的惨景,本帅心中有些不忍,能否还有其他好法子呢?”
段友山道:
“蛮夷凶残,他们入侵咱们大梁国的时候,何曾把咱们的百姓当作人?大元帅如果心怀仁慈,而要强行攻城的话,我军可能会损失惨重。老夫认为围城,乃是我军减少损失的最佳策略。”
高笙书仍在犹豫,忽然,他想起了当初郑元凯同他说的话。对啊,郑元凯曾经说过,他们的莫多伦大单于同他的同父异母兄弟莫多达克两个人多有龃龉,这对咱来说不是一个好机会吗?只要咱对蛮夷采取足够大的压力,说不定他们内部就会出现分化,咱就可以分而治之,不战而屈人之兵。
想到此处,他说:
“段元帅,本帅还是想着能来个速战速决,虽然咱们长期围困能拖垮蛮夷,但是,到了冬天,此地严寒冰冻,我军长期在野地里驻扎,将士们难免会出现冻伤而战力大减。故此,本帅决定不采取长期围困之法,而是如此如此,说不定蛮夷王庭出现内乱,我军则不战而胜,岂不妙哉?”
段友山与众位指挥使虽然听着有些将信将疑,但既然大元帅这么说了,他们必须无条件执行,况且这边的冬季严寒,也让他们感到有些恐惧,所以,他们立刻按照高笙书的部署进行了准备。
第二天,大梁军数十台战车在盾牌的护卫下,缓缓向龙城城墙靠近,城上柔然军见状,拼命发射箭矢,企图阻挡大梁军逼近,可是,面对坚硬的盾牌,他们的箭矢却也没有发挥多大的作用。
大梁军的战车到了城下之后,他们也没有搬出云梯攻城,而是对着城楼发射箭矢,柔然军赶忙躲在了箭垛之后,密切注视着敌军的一举一动。
可是,令柔然军想不到的是,大梁军的箭矢并不是对着人射,而是漫无边际的射向城楼之上。柔然军将士心中都是十分诧异,可是,不一会他们都感到了恐惧。只见敌军的那些箭矢落在了城楼上之后,旋即发出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随即火光冲天,并且火借风势,迅速向周边蔓延。
柔然军将士顿时目瞪口呆,他们何曾见过这等大杀器?眼见大火滚滚而来,他们顿时哭爹喊娘,想着拼命逃离城楼。可是,大梁军的箭矢多点开花,龙城南面的城楼顿时成了一片火海。
城中的柔然军赶紧挑水上城,企图扑救,可是,这水竟然根本无法将这大火扑灭,指挥救火的柔然军将领一时也是手脚无措,只好指挥将士们暂且逃避。
城下的大梁军将士哈哈大笑,叫喊着:
“兀那蛮夷,我们的大元帅说了,只诛首恶,胁从不问,你们只要交出侵略我们大梁国的罪魁祸首,并俯首称臣,我军就此罢兵,百姓也不致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