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洞内的排查有条不紊地进行,警员们手持强光手电,光束在黝黑的洞壁上扫过,照亮了斑驳的矿痕与散落的碎石。王琳紧随其后,异能始终保持着警惕,指尖能清晰捕捉到洞内能量波动的源头。走了约莫百余米,洞道突然豁然开朗,形成一个宽敞的石室,而波动的核心,正来自石室中央的一块不起眼的岩石后。
“小心!”王琳低喝一声,示意警员们暂停前进。他缓步上前,指尖微动,岩石旁的碎石纷纷浮起,露出了一个伪装成岩石纹理的微型信号发射器,正闪烁着微弱的红光。更令人心惊的是,发射器旁还散落着几张泛黄的图纸,上面用红笔标注着青龙山的地形,以及多处疑似“遗存点”的标记,显然是境外势力提前踩点绘制的。
“这些标记……”王琳拿起图纸,目光落在其中一处被圈出的山谷位置,“李老师说过,当年守边将士可能在山中安营扎寨,这里说不定就是营房遗址。”
赵警官接过图纸仔细查看,眉头紧锁:“他们比我们预想的更了解青龙山的情况,恐怕早就派人潜入探查过。”话音刚落,洞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对讲机声响,夹杂着村民的呼喊:“王哥!赵警官!山下来了好几辆无牌车,直奔矿洞方向!”
王琳心中一凛,境外势力竟然如此猖狂,竟敢直接带人强攻。他立刻对赵警官说:“你带着警员把发射器和图纸收好,先护送村民撤离到安全区域!我去拖延时间,等考古队和增援过来!”
“不行!太危险了!”赵警官急忙劝阻,“对方来者不善,你一个人应付不了!”
“放心,我有办法。”王琳握紧口袋里的小木牌,眼神坚定,“青龙山是四合村的屏障,绝不能让他们在这里得逞!”说罢,他转身朝着洞口方向跑去,异能全力涌动,洞道内的碎石、矿渣纷纷凝聚,在身后筑起一道道临时屏障。
刚王琳像离弦之箭一般冲出矿洞,他的速度极快,仿佛一阵风刮过。当他的目光落在山脚下时,心中猛地一紧——那里竟然停着五辆黑色的越野车,每辆车都显得异常霸气,透露出一种不可一世的气息。
更让王琳感到震惊的是,车旁还站着十几个身着黑色工装、戴着面罩的人。他们手持各种器械,如砍刀、铁棒等,正气势汹汹地朝着矿洞逼近。这些人的动作整齐划一,显然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在这群人中,为首的一人身材格外高大,他的眼神阴鸷,透露出丝丝寒意。当他看到王琳时,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冷笑:“没想到‘影子’竟然栽在了你们手里,不过这并不重要。今天,这青龙山的宝贝,我们是拿定了!”
王琳毫不畏惧地站在矿洞门口,她的身影如同守护神一般,坚不可摧。面对敌人的威胁,他没有丝毫退缩之意,反而冷静地催动着体内的异能。
随着异能的释放,地面开始剧烈震动起来,仿佛大地都在为王琳的力量所震撼。紧接着,无数碎石破土而出,它们在空中飞舞着,然后迅速聚集在王琳身前,形成了一道高达两米多的石墙。
这道石墙宛如铜墙铁壁一般,将王琳牢牢地护在身后。她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眼前的敌人,厉声道:“想要带走这里的一草一木,先过我这关!”
黑衣人见状,脸色剧变,纷纷惊慌失措地掏出武器,如临大敌般地朝着那坚硬的石墙疯狂射击。一时间,枪声大作,子弹如雨点般密集地打在石墙上,迸发出阵阵耀眼的火花,碎石簌簌掉落,仿佛石墙在这猛烈的攻击下已经摇摇欲坠。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尽管遭受如此猛烈的攻击,那石墙却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依旧稳稳地矗立在那里,丝毫没有要倒下的迹象。
为首的黑衣人见状,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他并没有被眼前的景象所吓倒,反而迅速冷静下来,挥手示意道:“上!给我炸开它!”
随着他的命令下达,两名身材魁梧的黑衣人如饿虎扑食般迅速扛起火箭筒,毫不犹豫地瞄准了那看似坚不可摧的石墙。
王琳站在不远处,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不由得一紧。他深知这石墙一旦被炸开缺口,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他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地凝聚起全身的异能,将所有的力量都汇聚到指尖,然后猛然对准火箭筒的方向,一道无形的能量波如闪电般骤然射出。
只听“轰隆”一声巨响,那道能量波不偏不倚地正好击中了火箭筒的发射口。刹那间,火箭筒在两名黑衣人的手中剧烈爆炸,巨大的冲击力将他们直接掀翻在地,两人当场倒地不起。
剩余的黑衣人见状,顿时乱了阵脚。王琳趁机催动异能,石墙上的碎石如同暴雨般射向黑衣人,打得他们连连后退。但对方人多势众,很快稳住阵脚,再次发起猛攻。王琳的额角渗出冷汗,长时间催动异能让他有些力竭,后背的伤口也隐隐作痛——那是上次抓捕“影子”时留下的旧伤。
就在这危急关头,山林间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李砚秋带着考古队的专家和大批村民赶来,每人手中都拿着铁锹、锄头,呐喊着冲向黑衣人。“王琳,我们来帮你!”周成挥舞着铁锹,一马当先。
紧接着,警笛声由远及近,赵警官带着增援的警员赶到,迅速将黑衣人包围。腹背受敌的黑衣人顿时溃不成军,想要逃窜,却被村民和警员们死死堵住去路。为首的黑衣人见大势已去,想要引爆身上的炸弹,却被王琳甩出的碎石击中手腕,炸弹掉落在地,被及时赶来的警员一脚踢开。
一场激战过后,所有黑衣人悉数被擒。王琳长舒一口气,双腿一软,险些摔倒,被身旁的李砚秋扶住。“没事吧?”李砚秋关切地问道。
王琳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坚定的笑容:“没事,守住了。”
考古队的专家们迫不及待地进入矿洞及图纸标注的山谷位置勘察。不出所料,在山谷深处,他们发现了一处保存完好的宋代守边营房遗址,出土了数十件文物——包括将士们使用过的兵器、铠甲残片、竹简书信,还有一枚刻着“靖边”二字的铜印,与王琳的小木牌遥相呼应。
“太珍贵了!”考古专家激动地说道,声音都有些颤抖,“这些文物简直就是历史的活化石,它们生动地还原了当年守边将士的生活与战斗场景,为我们研究边境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证据!”
这个消息像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四合村的每一个角落。村民们得知后,都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大家纷纷涌向营房遗址,想要亲眼目睹这些珍贵的文物。
王琳站在营房遗址前,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枚“靖边”铜印,仿佛它是一件举世无双的珍宝。他凝视着铜印上的字迹,感受着它所蕴含的历史厚重感。然后,他慢慢地将铜印与口袋里的小木牌轻轻触碰,仿佛能听到它们之间跨越千年的共鸣。
这时,李砚秋走到他身边,感慨地说:“这些文物的发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而境外势力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价觎,也从侧面证明了它们的价值所在。我们一定要加快研究中心和博物馆的建设,让这些珍贵的遗存得到最好的保护与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我们伟大的历史。”
王琳点头赞同,目光望向远方的四合村。午后的阳光依旧温暖,将军祠的钟声再次响起,与村庄里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他知道,这场守护之战并未结束,但只要坚守“守边”初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没有护不住的根脉,没有走不通的振兴之路。
接下来,研究中心和博物馆的建设正式启动,村民们自发参与到文物保护与遗址修缮中,“守边”精神在每一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而那枚“靖边”铜印与王琳的小木牌,一同被陈列在博物馆的核心展区,成为四合村守护文化根脉、振兴乡村的精神象征,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跨越千年的守边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