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增进修行,以及顺便完善符篆的想法,方瞳准备来一次较长的闭关修行。
主要是五行规则的领悟程度拉高,顺便将其该有的规则之力给凝聚出来,接着就是方瞳要准备的那些规则符篆核心了。
为了让自家人修行的顺利一些,方瞳这次打算一步到位,起码将已有的40点五行规则所属的规则之力全都给凝聚出来。
毕竟方瞳的五行规则领悟程度可是很高的,之前方瞳为了不浪费时间,就只凝聚了1颗规则之力而已。
现在方瞳也不缺时间了,打算一口气将这个工作给完成了再说。
将计划简要的和方爸说了一下,方瞳便自行闭关去了。
不过在此之前,方瞳需要更换一下自己的规则属性才行。
方法嘛,自然就是上次方瞳发现的无痛换皮法了。
直接通过短暂升维的方式,将自己的仙元属性更换过来。
【界主:方瞳(甲四类碳基人类)
能级:3阶
仙元:40.2
……
规则之力:1(五行规则)
……
仙躯强度:25级(三阶)
……】
再次换皮的速度却是快多了,那股澎湃强大的仙元波动再次充斥了方瞳的身躯,不过这次的规则属性却是出现了变化,再次变成了五行规则。
有些日子没用五行规则了,不过方瞳并没有产生那种疏离感。
只不过来回更换自身的规则属性,让方瞳的感觉有些微妙罢了。
完成了基本的准备工作,方瞳当即开启了新一轮的闭关。
随着心神的沉寂,方瞳的视角也是聚焦到自己所领悟的规则之力这里。
有了方瞳意识的主动参与,此地的规则结构马上便开始了集体暴动。
大量陌生又熟悉的规则结构开始不断地汇集过来,只不过这些结构有的较为完整,有的却是略显残缺。
只不过随着大量结构的汇聚,这些完整、不完整的结构碎片却是开始了互相嵌合。
完整的结构自不必多说,而那些不完整的,则是在不断的取长补短,通过众多结构的分享行为,很快那些规则结构便也是纷纷变得完整起来。
只不过那些后来补完的规则结构,看上去色彩变化却是突兀了一些。
这个画面就像一个修补粗糙的画卷一般,虽然修复好了,可是后来的色彩和原本的色彩还是有些区别的。
这一过程在方瞳的眼前迅速发生,很快又一个四面体出现在了方瞳的视野之中,刚好和第一个规则之力核心相互呼应,在原地不断的旋转着。
这第二个规则之力核心除了色彩上有些细微的区别,基本上和第一个核心没有什么区别。
仅是简单的打量一番后,方瞳的本体这边终于也是睁开了眼眸。
方瞳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时间。
果然!
修行无岁月,只不过是凝聚规则之力而已,这一次又是耗费了10天的时间。
这确实有些慢了啊!方瞳的眉头微皱。
如果每一次的凝聚都需要十天的时间,那么方瞳这次的闭关时间最少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了,也就是把40多点的五行规则全都完成规则之力的凝聚工作。
唉……
自己选的路子,还是要咬牙坚持完成的。
确认了一下没有自家人给发的留言后,方瞳再次闭眼进入到入定之中。
有了三次的凝聚经验,方瞳也是轻车熟路了,直接催动起了剩余的规则仙元,开始凝聚第三缕规则之力。
之前那种大量规则结构汇聚的情景再次出现在了方瞳的仙元之中。
只不过随着足量的规则结构出现,料想之中的第三颗规则之力的核心并没有出现。
那些汇聚过来的零散规则结构,反而是朝着之前的两颗规则之力核心包裹而去。
因为方瞳也是新手上路,对于这种意料之外的情况也是不知所措,不过由于是规则结构自发进行的行为,方瞳倒也是明智的未加阻拦,只是在那里静观其变而已。
汇聚而来的零散结构碎片很快就将两个原有的规则之力核心完全包裹住了。
不过对于碎片内部的情况,方瞳还是能够感知一二的。
包裹碎片的这个过程,在方瞳的感知之中,就好像是将一块面团扔进了面粉之中。
随着操作的进行,大量的面粉则是在这个过程之中,快速的加入到了面团之中。
因为心神之力的高度集中,方瞳根本察觉不到多少的时间流逝。
在这些结构碎片包裹了两个规则之力核心后,在方瞳的感觉之中仿佛就是一瞬间的功夫,原本松散的碎片结构便迅速冻结,成为了一个实心的结构了。
原本的两个正四面体核心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正六面体核心。
换个说法,那就是一个标准的正方体核心。
嗯……
这是把两个正四面体融合到一起了么?!
方瞳忽然思维一歪,便想到了拼积木的过程。
虽然这个过程有些不可思议,不过方瞳并不担心其中有什么错误之处。
因为方瞳能够明显的感受到这个核心之中明显的三缕规则之力。
它们依旧是清晰、明确,而且操控起来貌似更加的丝滑了。
既然不耽搁自己的使用,那自然是无需担心了。
稍微平复下体内激荡的仙元,方瞳重新睁开了眼睛。
之所以如此,一是查看一下此次突然改变的凝聚过程有没有浪费更多的时间,其二么,自然是看看闭关期间,自家人有没有什么要事找自己。
只不过方瞳的担心明显是多余的,因为已经提前告知过自己的行动计划,所以方爸对于方瞳这边的行动那是十分的放心。
而且有着方妈策应,方渝也没搞出来什么幺蛾子。
所以方瞳醒来查看信息也是有些多余的,完全不需要方瞳担心。
最大的成果反而是确定了自己凝聚规则之力的时间,已然是10天的时间,没有变多,也没有变少,这倒是一个好消息了。
确认无事发生后,方瞳便放心的开始凝聚下一缕规则之力了。
这次的凝聚也是有惊无险,原本按照之前的规律,方瞳还以为这次会出现第二个正六面体的。
却是没想到这第四缕规则之力却仍是一个正四面体的小核心。
虽然两个集合体核心有些出戏,不过方瞳还是很快便接受了这一事实,毕竟尝试运转规则之力的时候,并没有什么滞涩之感。
既然如此,那便是成功了。
至此方瞳已经领悟的五行规则已然全部完成了凝聚,得到了整整4缕可动用的规则之力。
先不说相关规则带来的那些神效,光是这个数量的翻倍,就已然让方瞳释放的神通威力得到了倍增。
【界主:方瞳(甲四类碳基人类)
能级:3阶
仙元:40.5
……
规则之力:4(五行规则)
……
仙躯强度:25级(三阶)
……】
看了看自己的面板属性,虽然仙元没能得到继续的提升,但是规则之力的数量的的确确变多了,这些也是自己实力的体现。
既然规则之力已然完成了凝聚,那么接下来就是之前计划之中的规则符篆了。
只不过这次方瞳需要面对一个新的问题,那便是符篆核心结构的形态确认。
之前方瞳解读的1转空间符篆核心,因为只有一缕规则之力,其形态仍是一个正四面体。
甚至是方瞳凝聚出第二缕五行规则之力的时候,仍然认为那些规则全都是正四面体。
可是后面出现的正六面体却是打破了方瞳的侥幸。
这个核心的形态变化,虽然不是多么复杂的变化,实现起来也是相对容易。
但是方瞳不确定后续的变化是否还会出现更多更复杂的变化。
现在方瞳新设计的这个五行规则符篆,就需要将这个变化考虑进去,如何通过符篆的积累,来提升符篆核心的级别。
或者换个说法,如何统合不断增多的规则符篆结构。
试想一下,一转符篆核心很简单,就是一个正四面体,无需考虑多少其他的因素。
而二转的符篆核心却是有了两个正四面体,这时候,使用者就需要思考如何平衡这两个核心的排布问题了,什么样的排布,才不会导致核心的错乱、失衡。
这还不是最麻烦的,不过就是两个核心而已,只要操控的时候注意一些,当作两个符篆来用就是了。
麻烦的还在后面,方瞳也没想到第三缕规则之力的核心模型会成为一个正六面体。
现在方瞳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如何将两个相互独立的一转核心合并成一个统一的三转核心。
之前方瞳没在意这个问题,下意识的就理解为两个四面体直接拼成了一个六面体,也就是两个四面体分别遮蔽了一个面,靠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六面体。
可如今思考符篆核心升级问题的手,方瞳却是突然发现,之前的思考貌似出现了一个大纰漏,那就是两个一模一样的四面体相互拼接,得到的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六面体,而是一个经过拉伸的六面体,或者说这是一个棱锥。
这个突然的谬误也是让方瞳十分的头大。
很明显对于符篆这个新玩意,方瞳想要完善还需要大费功夫才行。
而且这还只是前期的变化而已,要知道方瞳的第四缕规则之力可是生成了一个独立的正四面体。
那么这种结构放在符篆核心之中,又应该如何对应内。
到时候总不能单独的刻画出一个六面体结构外加一个四面体机构吧,那样的话,维持符篆核心稳定的难度却是更高了。
同时方瞳还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之后的核心还会不会出现更多的变化,那么到时候这玩意的设计难度将会更加的困难了。
对于这个问题,方瞳也是沉默良久。
其实想要验证这个问题也很简单,那就是方瞳多花几天的功夫进行闭关,只要规则领悟达到相应的程度,自然就可以凝聚出相应数量的规则之力。
此时对于五行规则的领悟,方瞳已然达到了40多点,距离下一次规则之力的凝聚也是只差一步了。
可是方瞳并不打算这么做,之前就说了,方瞳为了自己之后修行道路的前途考虑,打算以更为强大的空间规则,来突破50点仙元的修为壁障。
可是现在方瞳空间规则的领悟却是有些落后的,想要快速的赶上来,却是有些慢的。
如果只是为了验证这个核心的猜想,便盲目的采用五行规则来突破境界。
却是有些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嫌疑了。
念头转动良久后,方瞳也是做出了妥协,还是先把目前已知的规则核心翻译成符篆核心再说吧。
基础完成之后,方瞳再去思考如何解决核心升级的问题。
而这个工作相比于凝聚规则之力的难度来说,就已经不算什么大问题了。
哪怕是五行规则的规则之力有四道,方瞳仅是是用了大半天的时间,就已经全部的单独完成了转译,也就是得到了四份单独的一转五行规则符篆核心。
之所以能有这个速度,不单是方瞳有了转译的经验了,操作起来更加的顺手。
还有就是五行规则的复杂程度,相较于空间规则,还是要低不少的,如此一来,解析转译的自然速度就快了不少。
而此时,方瞳看着面前悬浮的四件成品核心,却是泛起了难为。
不好办啊!
正如前面方瞳想到的那些问题一般,此时有了实物的参考,方瞳也是更加直观的看到了核心升级的难度。
也就是说,在符篆一道上,单纯的将核心进行堆叠升级,其实是一种不合理的升级手段。
对此,方瞳暂时有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堆料升级之法。
通过不断的堆料,从而实现低级符篆核心的不断升级。
而想要实现这个方法,那些正四面体、正六面体的结构很明显是不可能实现的,对此方瞳也是想到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球体。
四面体和六面体之所以无法实现那种堆料式的升级,主要还是因为其形态的限制,导致简单的堆料时,根本无法掩盖掉之前的形态特征。
但是这种问题对于球体来说就不是个问题了,哪怕是不断的堆料,也不过是扩大了球体的体积,但是其形态仍然只是球体而已,完全符合方瞳的预期。
当然这种办法也给方瞳提出了新的难题,那便是如何实现这种异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