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个月的功夫,卓尧就从一个普普通通的年轻人,成为了帝都超凡学院的学生。
卓尧作为赛博武道的创始人,但来到蓝星,却发现赛博武道的极限,远不如蓝星上的那些已经成型的修行系统。
这一次,他来帝都超凡学院,就是要加入武道专业。
蓝星的武道,虽然与这个世界的赛博武道有着很大的区别,但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卓尧之所以选择蓝星武道,完全是因为一个三十多年之前的一个录像。
这个影像,正是首次华夏超凡少年比赛的最后一场比赛。
视频里有两个人,一个是帝都超凡学院武道家的老师,一身白衣。而另外一个人,则是一袭黑衣,给卓尧一种极为眼熟的感觉。
不过因为年代过去,再加上对方在华夏的特殊地位,所以卓尧也只是从网上查到了一些卓尧的信息。
好像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全世界的超自然力量,都在刻意地压制着卓尧的任何信息。
帝都超凡学院的大门外,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他们都是来参加帝都超凡学院招生的。
只见卓尧背后,两个人正窃窃私语着什么。
卓尧并没有想要偷听的意思,但他那强大的神念,却是清晰地传入了他的耳中。
“你打算报考哪个系?”
“那还用说,习武哪有修仙厉害,听说剑仙路嘉要在这一届收徒,要是能成为他的徒弟的话,那就更好了。”
“我始终认为,武道最为强大,因为它在近身战斗方面,有着最大的优势。”
“你要考核?”
“不用了,武圣杨超的实力,大家都很清楚,但他从来没想过要教导自己的学生,这也是他的原因。”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钟声响起,打破了原本喧闹的校园。
入学考核即将举行。
卓尧心中毫无波澜,施施然地步入考场之中。
星海深处,一片被一种奇特的合金包裹着的星球之上,一片上万公里长的浮空码头,静静漂浮在那里。
在周围200多公里范围之内,也就只有这个太空港了。
自三百多年之前,全宇宙各大文明联手驱逐了虫群,这场危害了全宇宙不知多少年的大灾难就此终结。
而随着这个世界的毁灭,整个世界的文明也开始飞速发展起来。
上一次的大灾变让各大文化相互融合,而各大文化相互融合,共同推动了整个世界的进步。
一个文明穷其一生都没能攻克的科学问题,在别的种族或许也是如此,但反过来也不一定。
而在蓝星上出生,因虫族而像是一朵被撒向全宇宙的种子,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
当年,整个世界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进行跳跃的,很多人都是在旅途中死去的,但也有一些人幸存了下来,并且在虫洞的另外一边生根发芽。
自从虫族被消灭以后,散落在各地的人族就再次聚集在了一起。
三百多年,就已经走过了别人一万年也不一定能走过的路。
正是因为这些人的努力,这颗钢铁行星才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整个行星已经被彻底改变,从地面一直到核心,再加上先进的技术,这个比蓝星还要大1.05倍的行星,足以居住超过一百亿人。
这颗行星处于一个黑洞的边缘,重力对这里的空间产生了轻微的影响,就像是帝都二环内的土地。
受限于大多数宇宙文明的技术,想要进行远距离的空间跳跃,必须要有这样的空间扭曲能力。
也正因如此,人们在这里定居下来。
星球上方的码头上,不仅有着人类的舰船,也有着不少别的种族的舰船。
如今,这座行星已经成为了奥米加-3星团最关键的运输中心。一天下来,无数的飞船进进出出。
尽管还远远达不到最顶级的文明,但也比以前强大了太多太多。
但就算是这样强大的人族,也有一些难以抹去的遗憾。
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在三百年之前的那场大战中,原本属于地球的那颗星球,连同其所属的河系,已经彻底从这片星空中消失了。
就算是全宇宙的文明加起来,也没办法找到那个被驱逐的星系。
与此同时,一颗繁华的钢铁行星上。
在这个时代,这是一件古代的衣服。并不属于最新的研究或者技术。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观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很少有年轻人还会再去尝试那种古老的服饰。
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越来越开放,哪怕是走在大街上的古代男子,也没有人会觉得奇怪,以为他是什么时尚达人。
卓尧一边行走,一边打量着这个世界的繁华,脸上带着笑容。
卓尧忽然心中一动,他伸出自己的右手,轻轻一弹。
……
虽然现在蓝星上的科技进步了很多,但想要找到自己失踪的星球,还是有些困难的。
曾经有一位科学家认为,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太空中,一定会有一颗和蓝星上一样的行星。
如今的人类社会。【找到蓝星】这两个字,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种乐趣。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一代的人们可以找到一颗和地球完全相同的行星。
当然,这个任务也可以由人工智能来完成,但对于很多人而言,“找到”这个任务,却是至关重要的。
所有人都可以将自己观察到的位置发上去, AI会根据自己的观察结果,判断出这颗行星和地球的相似性。
目前已知的所有行星中,最接近蓝星的,也不过是86.56%而已。
在蓝星上,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类似的活动,将这一天,变成了一场盛会。
这一次的活动,不是由“联盟”正式设立。
在人类的文化里,家乡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很多人都会自发地发起一个活动,将自己所找到的行星和地球的相似性进行投票,将其命名为“归乡之日”。
明日,便是归乡之日。